樂樂
簽約評論家制度的建立,是北京市文聯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對文藝評論發(fā)展的新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首都文藝評論工作、推動文藝評論與文藝創(chuàng)作良性互動的新舉措。加強文藝評論,基礎和關鍵都在于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yǎng)。建立簽約評論家隊伍,選拔優(yōu)秀中青年文藝評論家,打造文藝評論界的領軍人才,對于培養(yǎng)造就一支思想理論水平高、專業(yè)能力強,敢于發(fā)聲、積極發(fā)聲的北京文藝評論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首批10位簽約評論家,匯聚了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藝院團、文化媒體等文藝機構的優(yōu)秀中青年文藝評論家,涉及文學、戲劇、電影、電視、網絡文藝等多個藝術門類,為北京文藝評論隊伍注入了鮮活的力量。期望首批10位簽約評論家秉承首善意識,在各個方面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一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文藝評論的方向盤;二是要增強使命感,認真履行文藝評論的社會責任;三是要堅持與時代同行,不斷增強文藝評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推動首都文藝評論的繁榮發(fā)展作出新貢獻。
北京評協(xié)同時啟動了學術對談項目“坊間對話”,這是北京評協(xié)結合現場觀摩活動開展的系列學術研討活動,將以不同藝術門類專家對談的方式,對當下熱點文藝現象進行深入解讀,讓文藝評論走進大眾生活,發(fā)揮文藝評論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
這些影視作品典型形象的出現背后有很多的原因,也有很多具體的表現:
長時段大歷史觀的展現。建黨100周年這個視角一旦做出來了,按照100年的時間看待,整個的文藝創(chuàng)作獲得了一個長時段的大歷史觀的視野,再加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對歷史的縱深的投射,一種大歷史觀就獲得了。在今天的新時代,尤其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要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它的重要性和力度越來越強。所以長時段大歷史觀的透視,在典型形象塑造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浮雕式的生描,即很多影視作品對人物形象采用了浮雕式的生描的做法。大量運用對比、視覺化,以及蒙太奇手法,千方百計的讓人物像浮雕一樣在觀眾中留下深刻的形象,給予了濃墨重彩的描寫,給予觀眾的震撼力前所未有。
革命現代性的詩意呈現。總結中國文化現代性歷史就會發(fā)現,紅色革命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鮮艷奪目的一種顏色——古代沒有,國外也沒有,是中國自己的。拿《革命者》來說,影片開頭李大釗的墓碑從地下發(fā)掘出來,雨水順著墓碑上紅色的銘文流淌,整個熒屏都是鮮紅的色調。影片最后他英勇就義,一面鮮艷的紅旗飄起來……從開頭的鮮紅到結尾的鮮紅,整個電視劇用了詩意化的手段濃墨重彩地展示李大釗的光明磊落、舍身忘死的形象,就是用詩意化的風格揭示革命者。
地緣美學面貌的呈現。中華大地每一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方言俗語、民間傳說和生活方式?!渡胶G椤愤@部劇,就是借鑒了地緣美學面貌。尤其像林教授、白校長等典型人物,使閩寧兩地方的精神文化融合、碰撞在一起,讓這些人物展現出它的典型光輝。
黨史也可以故事化,充滿故事,這就是文學藝術可以發(fā)揮作用的天地,把黨的歷史還原到故事當中,還原到生活當中,通過故事展現生活中它的本來狀況,這樣能夠契合人民的心,像總書記說的“打江山、坐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史的歷程就是為守住民心的歷程,黨的心同民心聯系在一起,未來黨史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希望緊緊抓住黨的初衷和民心契合點展開創(chuàng)作。
今年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題的眾多影視劇作品獲得了爆發(fā)式的涌現,這可以說是對于黨史的重新發(fā)展,對黨史的重新探索。這些影視作品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進程。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黨史的全景畫卷!這些作品既有革命歷史題材,也有社會現實題材;既有表現革命領袖和優(yōu)秀人物的,也有描寫普通基層黨員群眾的;既有表現革命和戰(zhàn)爭的,也有反映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使得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影視創(chuàng)造呈現出一派百花爭艷、春色喜人的景象。
《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在廣闊的社會文化的背景之上講述一個有關思想探索和覺醒的歷史進程。特別難得的是,這個電視劇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對黨史、對黨的領導人物的關注,年輕人從黨史中認識了解革命先驅,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包括很多文化人,他們的思想視野被激起了強勁的熱情。
《山海情》是以人代史,它的主題發(fā)掘劇情呈現當中塑造了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通過別具一格的色彩豐富的表現,把農民主體性帶出來的情感描寫來展示新時代的巨變。這兩部電視劇非常的受歡迎,豆瓣網的評分一開始9.1分,這個劇播完了達到9.4,大家確實很喜歡,真心很喜歡。
2021年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在整個社會和文藝當中聚焦的是黨。黨史題材的創(chuàng)造一直在進行,到了2021年一下子爆發(fā)了。這樣的表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chuàng)造,其實進行的是從歷史到當下的兩個相關話語的雙向對話。此外,影視作品表現的人物性格,就是我們探索的人物形象和典型形象,他們大多數是過去時的,但是他們的精神是現代時、未來時,這是一種求索融合傳播的過程,或者說是一種思想上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