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華
順慶府中學堂留別①
朱 德
驪歌一曲思無窮②,今古存亡憶記中。
污吏豈知清似水,書生便應氣如虹。
恨他狼虎貪心黑,嘆我河山泣淚紅。
祖國安危人有責,沖天壯志付飛鵬。
①此詩作于1 9 0 6年。
②驪(lí)歌:告別的歌。
從題目可知,這首詩寫于作者離開順慶府中學堂之際。
作者對學堂求學經歷的回憶中,有已經銘刻在心靈深處的今古存亡的歷史與現實。
盛世的理想是當時的作者心中的風景,而衰敗不堪的現實則讓作者心中泛起深深的憂思。想到那些一味貪污且如狼似虎的官吏,憤慨與痛恨之情必然如怒濤般涌起:只知中飽私囊的污吏們哪里知道世間還有像水一樣清潔純凈的品格?他們狼虎一般貪婪而殘酷的心應如烏鴉一般黑吧?憤恨之情激蕩著書生揚清抑濁、蕩去滓穢的意氣。這意氣凌云而上,直貫長虹!想到在貪官污吏的腐敗統(tǒng)治下山河飄搖、蒼生涂炭的現實,漲涌不已的悲痛與嘆惋似乎將詩人的眼淚都染成了血一樣的顏色……
憤慨與憎恨,擔憂與悲痛,在詩人心中碰撞、激蕩成一股沖天的壯志,這壯志一如那從莊子《逍遙游》里飛起的大鵬鳥,背負起讓祖國由危轉安的重任,以改變污吏當道、民不聊生的現實,讓盛世氣象再次顯現在中華大地……
這樣的壯志是作者的,也是作者留給順慶府中學堂的學子的,還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因為國家安危,人人有責!
從作者創(chuàng)作此詩到現在,一百多年過去了。一百多年來,為了改變中華民族不斷衰敗的命運,為了讓自己的國家從貧窮落后走向富強,無數像作者一樣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懼艱辛,心有國家,不畏犧牲!
1 .“恨他狼虎貪心黑,嘆我河山泣淚紅”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 .“祖國安危人有責,沖天壯志付飛鵬”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1 .抒發(fā)了作者痛恨當時像狼虎一樣貪婪殘酷的黑心官吏和為被蹂躪的祖國悲痛的情感。
2 .這兩句詩讓我感受到作者心系祖國安危的責任感和像大鵬鳥一樣的凌云壯志,這樣的責任感和志向正是作者在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中作出巨大貢獻的動力。我們也應該像作者一樣心系國家,樹立高遠的志向,并為此志向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