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摘要:奧賽里斯作為古埃及神話中的冥界之主,古埃及人將其描述為一個死而復生的國王,這一表達內容恰好反映古埃及人對于死亡的理解。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點,恰好是新生命的起點。通過對于奧賽里斯神話形象的重新梳理,可以探尋古埃及文明中的死亡觀,理解人類早期思想世界的另一個重要維度。
關鍵詞:古埃及宗教;奧賽里斯;神話形象;死亡觀
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上古時期,各個文明古國對于死亡均有著不同的理解,古埃及人通過宗教與神話賦予死亡以新的含義,將生與死、短暫與永恒,置于同一維度思考,從而構建出一套具有神話色彩的亡靈世界。與中國的死亡觀念不同,中國孔子主張“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與此相反,古埃及人卻具有強烈的“來世”信仰,來世觀念是古埃及人克服死亡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來世神話的構建來緩解人們對死亡未知世界的恐懼,“在他們看來,死亡并不是人生的毀滅,而是生命從一個世界轉移到另一個世界,死是生的延續(xù),準備死亡世界上是準備著去面對與神聯(lián)系的新生命。埃及人認為現(xiàn)世是短暫的,只有來世才是永恒的”[1]36。奧賽里斯作為冥界之主,負責審判通往冥府的靈魂,人們渴望通過奧賽里斯的審判來使自己獲得永生。
一、古埃及文明與死亡文化
死亡是人類的終極思考,人們戀生懼死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映,而“所謂死亡文化,就是人們對于死亡的認知以及由此體現(xiàn)于死亡的活動中的一整套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及其習俗、規(guī)范之總和”[2]。古埃及人的平均壽命不過35歲,上古時期的古埃及不僅需要與各種自然災害做斗爭,還要與各種疾病、瘟疫做抗爭,因此,死亡成為古埃及人對于生命理解的一個重要維度。死亡的恐懼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所帶來的未知,未知成為人們懼怕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智慧的古埃及人卻通過奧賽里斯的神話將死亡的未知恐懼賦予新的含義,將信仰、死亡與文化三者結合一起。因此,古埃及文明也被稱為“死亡文明”,古埃及民族稱為“等待死亡的民族”,但古埃及人絕不是靜待死亡的來臨,我們至今可以聯(lián)想到的金字塔、神廟與木乃伊等,都體現(xiàn)了古埃及人對死亡含義的理解。正是出于對死亡的尊重,上至埃及國王法老下旨黎民百姓,都熱衷于喪葬儀式,“在原始思維中,原始人往往憑借古老的‘靈魂和‘萬物有靈的觀念,以宗教、神話的形式拒斥死亡。原始死亡觀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對死亡頑強的反抗和堅定的否定”[3]13。
在古埃及的死亡信仰中,“古埃及人認為,人是由實在的肉體和精神的靈魂組成。人有兩種永生的靈魂,‘巴和‘卡?!托稳缫恢蝗祟^鳥,相貌與本人一模一樣,像孿生子一樣同活人共生于一體。人死后,‘巴可以自由飛離尸體,常棲息在墳墓山,或從墓頂飛來看望涂著香膏的尸體;如果尸體能夠保存得足夠長久,‘巴還可以在人‘復活時再次回來與他結合?!ㄊ侨松哂械淖o身符,與本人相貌完全相同,并具有人的雙臂”[1]36。為此古埃及人要向亡者的墓穴內存放大量祭祀品,以保證死者能像活著的時候一樣獲得供養(yǎng),這些獻祭品都是為“卡”所準備的?!斑@種靈魂信仰從根本上將統(tǒng)一的人二重化:一個是看得見的、活生生的、肉體實在的人,另一個是看不見的、無形無象的心靈或靈魂的人,這也就是相信兩個實體世界的存在:可見的實體世界與不可見的、不可觸的、‘精神的世界?!盵3]25
二、古埃及神話中的奧賽里斯形象
“在任何一種有關埃及歷史的文獻中,奧賽里斯(Osiris,舊譯烏色里斯)都是被作為第一主角來敘述的。即使是普魯塔克在書中講述奧賽里斯,也是使用嚴謹?shù)拇呵锕P法而并非抒情文體。沒有奧賽里斯,就沒有埃及的一切?!盵4]可以說奧賽里斯成為古埃及人死亡信仰的核心內容。“古埃及人對奧賽里斯崇拜由來已久,起源于何時不太清楚,但形成于早王國時期的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創(chuàng)世神學之中就有奧賽里斯神。古王國時期,奧賽里斯更被吸納進了赫利奧波利斯太陽祭禮當中,成為九神團之一。”[1]89古埃及人以神話的形式,描繪了一位兼具智慧與能力的賢王形象。但由于古埃及的神話紛繁復雜,古埃及人又沒有對自己民族神話進行統(tǒng)一,因而流傳至今關于奧賽里斯形象也是多個版本,大體內容為奧賽里斯與自己的妻子伊西斯是兄妹關系,他們二人都是天神蓋布與地神努特的孩子。成人后二者結合在一起,兩人感情甚好、相敬如賓,奧賽里斯登基后“就著手將埃及人從缺吃少穿和野獸般的生活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他教他們認識土地上出產(chǎn)的各種果實,為他們制定法律,還教他們學會尊重神靈。后來為了讓所有人都過上文明開化的生活,他的足跡遍及整個大地”[5]。但作為奧賽里斯的弟弟——賽特卻由于嫉妒之心,開始策劃謀殺哥哥的計劃,他首先訓練了一批死侍效忠自己,然后趁奧賽里斯熟睡之后,測量其身高,按照奧賽里斯的身形打造了一口精美的棺材,蒙在鼓里的奧賽里斯對自己的弟弟賽特毫無防備之心,很輕松地被賽特騙至棺材內。隨即狠心的賽特將自己的哥哥奧賽里斯釘在棺槨中,并扔進尼羅河中溺死,作為妻子的伊西斯偷偷找到自己的愛人,準備用魔法使其復活,卻再一次被賽特發(fā)現(xiàn),這一次賽特為絕后患將奧賽里斯切成大大小小十五塊扔到各地,哀慟的伊西斯將散落的尸塊收集起來并縫制拼組在了一起,由至高無上的拉神下令阿努比斯與托特神二者合力把奧賽里斯制作成木乃伊。根據(jù)神話描述這是古埃及第一個木乃伊。而后伊西斯誕下荷魯斯,荷魯斯將為父報仇。復活后的奧賽里斯成為了冥界之王,審判著通往冥界亡者的靈魂。奧賽里斯神話影響久遠,埃及人對奧賽里斯的崇拜一直延續(xù)到基督教時期。“即是埃及人接受基督教后,他們還繼續(xù)把死人制作成木乃伊?!薄昂芫靡詠?,他們繼續(xù)把他們的上帝和基督教的上帝和神混同起來。埃及人自己將永遠認為如果死后要永生,尸體就必須制成木乃伊?!盵6]59在奧賽里斯復活的過程中有一個重要儀式——開口儀式。這個儀式的起源在神話中也有記述,死后的奧賽里斯被亞麻包裹起來,制成了木乃伊,盤旋于天空之上的伊西斯用翅膀將空氣緩緩送入奧賽里斯的鼻內,慢慢地奧賽里斯蘇醒了過來,并成為冥府之王。為模擬這一過程,需要有祭司扮演神話中的阿努比斯與荷魯斯,通過重演奧賽里斯開口儀式,來完成亡者的復活?!爱斈翈熢谟勉^狀物觸弄死者嘴唇并說出荷魯斯曾對奧賽里斯說出的話時,他們相信,這一切便會真地發(fā)生效力,死者便會真地復活,從而使死者可沿著奧賽里斯走過的道路,進入奧賽里斯的天堂?!盵7]
到了新王國時期,人們對奧賽里斯的崇拜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下面一段是古埃及人對奧賽里斯的歌頌:
榮耀歸于你,噢,奧賽里斯,安妮費爾(Un-nefer),阿布圖(Abto)(阿比多斯)偉大的神,永恒之王,你已經(jīng)歷了數(shù)百萬年。你是努特胎里的長子,眾神祖先賽伯的兒子。南方和北方王國的主,高貴白冠之主。……死者起來看到你,他們呼吸著空氣,當圓盤從天邊升起時,他們望著你的臉。見到你,他們心安了。噢,永恒的你,永生的你。[6]46-49
對奧賽里斯的歌頌主題依然是死亡與永恒,在某些時候奧賽里斯的信仰地位甚至高于拉神。將其稱為永恒之王,恰好反映古埃及人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不是被動接受,而是積極面對。人們對其歌頌、獻祭,并將其復活過程不斷在亡者身上重演,以求逝者的永生。
三、奧賽里斯神話折射的死亡探討
作為尼羅河畔誕生的農(nóng)業(yè)民族,古埃及人崇尚太陽,太陽為埃及的農(nóng)作物帶來了充足的陽光,而尼羅河則為古埃及人的農(nóng)耕帶去了必要的養(yǎng)料和水源。奧賽里斯的崇拜起源則與埃及的自然環(huán)境密不可分?!皧W賽里斯首先是尼羅河神,是尼羅河周期性的苦水與泛濫的一種神格化的象征?!薄皧W賽里斯是尼羅河水復漲復落,植物枯榮有序的神格化象征?!盵8]6奧賽里斯的形象起源恰好反映出古埃及人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理解?!疤柮刻鞆臇|方升起,從西邊落下,奧賽里斯死而復生的神話,在古埃及人眼里都是強大的生命力和繁殖力的象征,也是自然界、人的生命、社會現(xiàn)象不斷循環(huán)這種觀念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盵9]137人們相信死亡也是一種往復的表現(xiàn),因而自然死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人們會通過喪儀讓亡者重新復活。正如卡西爾所提到的“對生命的不可毀滅的統(tǒng)一性的感情是如此不可動搖,以致到了否定和蔑視死亡這個事實的地步。在原始思維中,死亡絕沒有被看成是服從一般法則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八鼈償嗳环裾J死亡的真實可能性。在某種意義上,整個神話可以被解釋為對死亡現(xiàn)象的堅定而頑強的否定?!盵10]137“在審判大廳中,奧賽里斯是主審,領有42個神陪審。大廳中間有個天平,天平的一端是象征正義和真理的羽毛,另一端是死者的心。天平旁邊是負責記錄的文字之神圖特,還蹲著一個集合了四種動物特征的怪獸。死者首先要陳述自己一生的功過,有兩個罪過單,分別列有40項和42項罪名(兩個單子的部分內容是重疊的),死者要一一否定這些罪名。”“如果死者有罪,天平就朝心的一邊傾斜,怪獸就會撲上把心吞噬,這就意味著‘二次死亡,也就是真正的死亡,死者將永遠不得超生?!盵11]這段描述反映人類的自然死亡并非是真正的死亡,只有經(jīng)過奧賽里斯審判后被判有罪并吃掉心臟的人才面臨著最終的死亡。因此,人們?yōu)榱吮苊庾约旱男呐K在冥界被吃,很多達官貴族會在自己的墓室中記述出生前所作的善事,以此避免心臟被吃,這樣就產(chǎn)生了古埃及的早期自傳文學,“古埃及人刻寫自傳的目的是為死者的來世服務。他們篤信來世,并且以樂觀和功利的態(tài)度對待死后的生活”[9]103。
而人們?yōu)榱俗约核篮竽艿玫綂W賽里斯的寬宥,生前就盡量做善事,通過對死后世界的構建,完成了古埃及人對現(xiàn)世世界物欲克制,對死亡神話的理解規(guī)范人們在當下社會遵守法則,不要逾越道德的底線。這就是古埃及信仰中的“來世審判”。以鮮活的神話構建亡者世界的審判過程,亡靈需要在奧賽里斯面前澄清自己沒有犯過錯誤。而所有的這些回復問題的答案,并非是冥府奧賽里斯的答案,他恰恰是生者為死者規(guī)定的內容。換言之,這種“來世審判”的信仰,要求人們能夠對現(xiàn)世行為負責。亡者是否能在奧賽里斯的審判后獲得永生,也是根據(jù)亡者生前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行為決定的。因而對于來世的理解是是需要現(xiàn)世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是奧賽里斯神話對于古埃及人信仰的重要影響。這種接受“來世審判”的思想與古王國社會衰敗、王權衰落有關?!肮磐鯂ネ龊?,王權的沒落給人們的宗教思想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奧賽里斯崇拜的內容開始具備了倫理道德因素,產(chǎn)生了‘來世審判的思想,信仰者日眾。”[9]139通過對奧賽里斯的崇拜,來逐漸恢復社會秩序,以信仰的力量規(guī)范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奧賽里斯神話是一種道德死亡觀,死亡并不意味著終結,死亡恰恰是對現(xiàn)世行為總結與考驗的開始。
此外,人們死后會被帶領至冥界,去接受奧賽里斯的審判,因此催生出《亡靈書》的出現(xiàn)。《亡靈書》雛形出現(xiàn)于第二中間期,發(fā)展到新王國時期日臻成熟,它是人們死后通往冥界的行動指南,“它可以保護亡靈在冥國中生活幸福,避免各種困厄和險阻,順利地通過諸神的審判,平安達到‘真理的殿堂。在那里可以與神同住,也可以和大神奧西里斯一樣獲得新生”“有些章節(jié)還專門囑咐在冥王面前務必替亡靈隱惡揚善?!盵8]3這里重點表達了人們渴望來世生活與復活的愿望。在《亡靈書》中奧賽里斯形象更加豐滿、生動。隨著《亡靈書》的流傳,奧賽里斯信仰也成為古埃及人民間信仰的重要部分。
四、結語
奧賽里斯神話成為古埃及人對于死亡世界的一種想象,是人類文明對死亡文化的早期探索。通過生動的神話形象將生者世界與“亡靈世界”二者建立了聯(lián)系,奧賽里斯神話不僅成為古埃及神話中的重要基石,也逐漸成為維系古埃及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維系著古埃及民族中的死亡信仰,強化民族之間的認同。
其實,對奧賽里斯神話的構建不僅反映古埃及人的死亡觀念,還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對于社會道德、王權觀念等方面影響。以神話的形式構建出來,既方便流傳,又夾雜說教內容,有利于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奧賽里斯神話構建反映古埃及人對待死亡并不是消極順從,而是積極面對,是古埃及人應對死亡的積極表現(xiàn)?!坝捎趯ι牟恢袛嗟慕y(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的信念,神話必須清除這種現(xiàn)象。原始宗教或許是我們人類文化中可以看到的最堅定最有力的對生命的肯定?!盵10]138奧賽里斯不僅是冥府之主,更是永恒的代表,生命的終結在奧賽里斯的冥府中得到了延續(xù),人們也希望通過對奧賽里斯的崇拜與模擬,完成個體生命的重生與復活。
參考文獻:
[1]李模.古代埃及宗教與政治關系研究[M].北京:線裝書局,2013.
[2]楊柳,孫智勇,朱小紅.殯葬文化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198.
[3]楊足儀,向鷺娟.死亡哲學[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
[4]李書崇.死亡文化[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27.
[5]普魯塔克.論埃及神學與哲學——伊希斯與俄塞里斯[M].段映虹,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35.
[6]巴奇.埃及宗教[M].陳焰,譯.如一,校.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7]趙立行.古埃及的智慧[M].臺北:林郁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00:70.
[8]陳義華,王偉均.東方文學文化精粹[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7.
[9]顏海英.守望和諧:古埃及文明探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卡西爾.人論[M].甘陽,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11]李肖.絲綢之路研究(第1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