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蘭州市餐飲食品、餐具食源性致病菌監(jiān)測結果分析

      2021-09-13 11:10:39李羽翡芮文君傅雷李羽翠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21年7期
      關鍵詞:蘭州市餐具

      李羽翡 芮文君 傅雷 李羽翠

      摘?要:目的:掌握蘭州市主城區(qū)餐飲食品衛(wèi)生狀況,為衛(wèi)生行政部門制定相應監(jiān)督、監(jiān)測方案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采集57家餐飲單位餐飲涼拌菜、熗拌菜、熟肉制品、冷加工糕點、鮮榨果汁、沙拉果盤、動物性水產品、餐飲器具、器皿等共計418個樣品,進行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賀氏菌檢測,并利用生物梅里埃全自動鑒定系統(tǒng)對菌種進行分析。結果:312份食品樣品合格率為90.06%,大腸菌群檢出率6.41%、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0.96%、李斯特氏菌檢出率1.60%、沙門氏菌檢出率0.64%、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0.32%,未檢出志賀氏菌。106份餐飲器具總檢出率為5.66%,其中,李斯特氏菌、大腸菌群分別占0.94%、4.72%。結論:本檢測結果可指導食品監(jiān)管部門提高應急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關鍵詞:蘭州市;餐飲食品;餐具;食源性致病菌

      目前,針對餐飲環(huán)節(jié)消毒食(飲)具、餐飲涼拌菜中食源性致病菌進行全面分析檢測的數(shù)據(jù)蘭州還未見報道。鑒于此,本研究制定了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優(yōu)化實驗條件及檢驗方法,對蘭州市餐飲行業(yè)消毒食(飲)具、餐飲涼拌菜進行了抽樣、檢測,對大腸菌群、食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項目進行針對性的檢測鑒定、數(shù)據(jù)匯總和分析。力求能夠了解本地區(qū)消毒食(飲)具、餐飲涼拌菜食源性污染狀況,對食品可能發(fā)生的污染事件進行預警,為政府采取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1-10]。

      1?材料與方法

      1.1?樣品

      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七里河區(qū)、安寧區(qū)、西固區(qū)、紅古區(qū)餐館餐廳38家、火鍋店7家、海鮮館1家、大學食堂9家、自助餐廳2家共57家餐飲企業(yè),312個餐飲食品樣品(包括涼拌菜、熗拌菜、冷切熟肉制品、冷加工糕點、鮮榨果汁、沙拉果盤、動物性水產品生魚片、涼拌海蟄)以及106個消毒食(飲)具(包括骨碟、味碟、飯碗、湯碗、啤酒杯、飲品杯、勺子、筷子、叉子、小刀)進行采樣分析。采樣場所盡可能覆蓋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包括餐館(特大型餐館、大型餐館、中型餐館、小型餐館)、食堂(機關食堂、學校/托幼食堂、企事業(yè)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小吃店、快餐店、飲品店、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表1~2)。

      1.2?設備與試劑

      1.2.1?微生物實驗室常規(guī)設備和材料?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tǒng)(VITEK2 COMPACT GN,梅里埃);菌種鑒定儀器(VIDAS,梅里埃);高壓滅菌鍋(CL-32L,日本ALP);恒溫培養(yǎng)箱(IPP260plus,德國默爾特);冰箱(BCD-30SBSJ,海爾);顯微鏡(cx31,奧林巴斯);電子天平;均質器;振蕩器;無菌手術剪、鑷子;微量移液器,1、10 mL無菌吸管;400 mL無菌均質袋;直徑90 mm無菌培養(yǎng)皿;精密pH試紙;配套鑒定試劑卡及專用SLM試劑盒;API 20E專用RAPID ID 32 E(腸桿菌科和其他非苛養(yǎng)革蘭氏陰性桿菌)鑒定試劑條。

      1.2.2?標準菌株?鼠傷寒沙門氏菌CMCC50115、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ATCC19115、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志賀氏菌CMCC51592、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均購自廣東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標準菌株復蘇后分裝在甘油稀釋液中(甘油最終濃度30%),-80 ℃冰箱保存。

      1.2.3?培養(yǎng)基?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ST)肉湯、煌綠乳糖膽鹽(BGLB)肉湯、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緩沖蛋白胨水(BPW)、四硫磺酸鈉煌綠增菌液基礎(TTB)、亞硒酸鹽胱氨酸增菌液(SC)、亞硫酸鉍瓊脂(BS)、木糖-賴氨酸脫氧膽鹽瓊脂(XLD)、Hektoen Enteric瓊脂(HE)、三糖鐵培養(yǎng)基(TSI)、7.5%氯化鈉肉湯、血瓊脂平板、Baird-Parker瓊脂平板、腦心浸出液肉湯(BHI)、兔血漿、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硫代硫酸鹽-檸檬酸鹽-膽鹽-蔗糖(TCBS)瓊脂、3%氯化鈉胰蛋白胨大豆瓊脂、3%氯化鈉三糖鐵瓊脂、嗜鹽性試驗培養(yǎng)基、李氏增菌肉湯LB(LB1、LB2)、PALCAM瓊脂、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yǎng)基、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湯(TSB-YE)、志賀氏菌增菌肉湯、麥康凱(MAC)瓊脂、木糖、鼠李糖發(fā)酵管、丹麥SSI沙門氏菌血清(206種)、磷酸鹽緩沖液、營養(yǎng)瓊脂小斜面、革蘭氏染色液、無菌生理鹽水、NaOH溶液、HCl溶液;化學試劑(分析純),天津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培養(yǎng)基,北京陸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化鑒定試劑條、試劑卡,法國生物梅里埃試劑公司。

      1.2.4?消毒餐飲具檢測?檢測具體項目試劑培養(yǎng)基同上,另需滅菌棉拭子若干個,滅菌過濾試紙2.0 cm×2.5 cm(5 cm2)若干張,自制。

      1.3?方法

      本課題大腸菌群及致病菌檢測采用普通發(fā)酵法與儀器相結合的方法,前期微生物發(fā)酵增菌參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789,并根據(jù)實踐經驗進行個別步驟調整。實驗過程中設置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每個樣品做3個以上稀釋度,每個稀釋度做2個平行;后期菌種鑒定階段,使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tǒng)(VITEK2 COMPACT GN及VIDAS)。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3.1?大腸菌群?食品樣品,稱取樣品25 g,用225 mL 生理鹽水稀釋,初發(fā)酵采用9管法,接種雙料和單料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胨(LST)肉湯分別3、6支,每管接種1 mL,36 ℃培養(yǎng)24 h,觀察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對產氣者進行復發(fā)酵試驗。用接種環(huán)從產氣LST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yǎng)物1環(huán),接種于煌綠乳糖膽鹽肉湯管中36 ℃培養(yǎng)48 h,產氣者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鑒定。

      1.3.2?沙門氏菌?食品樣品,無菌操作取25 g(mL)樣品加入225 mL緩沖蛋白胨(BPW)水,均質后36 ℃培養(yǎng)18 h,移取1 mL,轉種于10 mL TTB內,42℃培養(yǎng)24 h。同時,另取1 mL,轉種于10 mL SC內,36 ℃培養(yǎng)24 h[11-12]。培養(yǎng)后分別取增菌液1環(huán),劃線于BS瓊脂平板和XLD瓊脂平板,BS于36 ℃培養(yǎng)48 h,XLD培養(yǎng)基于36 ℃培養(yǎng)24 h,自選擇性瓊脂平板上分別挑取2個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鑒定[13-19]。

      1.3.3?金黃色葡萄球菌?食品樣品,無菌取樣25 g樣品至225 mL 7.5%氯化鈉肉湯中均質,均質后于36 ℃培養(yǎng)18 h。將增菌后的培養(yǎng)物,分別劃線接種到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36 ℃分別培養(yǎng)48、18 h。對于可疑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及血漿凝固酶試驗。血漿凝固酶試驗挑取Baird-Parker平板和血平板至少5個可疑菌落分別接種到5 mL BHI和營養(yǎng)瓊脂小斜面,36 ℃培養(yǎng)24 h。取新鮮配制的兔血漿0.5 mL,放入小試管中,再加入BHI培養(yǎng)物0.2 mL搖勻,置于36 ℃水浴箱內,觀察凝固現(xiàn)象,采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及VIDAS鑒定儀對可疑菌及其是否產毒素進行鑒定。

      1.3.4?副溶血性弧菌?無菌取樣品25 g,加入3%氯化鈉堿性蛋白胨水225 mL均質后于36 ℃培養(yǎng)16 h。對所有顯示生長的增菌液,用接種環(huán)在距離液面以下1 cm內沾取一環(huán)增菌液,于TCBS平板上劃線分離,于36 ℃培養(yǎng)24 h。對于TCBS上呈圓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綠色可疑菌落,進行純培養(yǎng)。挑取3個以上可疑菌落,劃線接種3%氯化鈉胰蛋白胨大豆瓊脂平板,36 ℃培養(yǎng)24 h后挑選純培養(yǎng)的單個菌落進行氧化酶試驗,副溶血性弧菌為氧化酶陽性。嗜鹽性試驗:挑取純培養(yǎng)的單個可疑菌落,分別接種0%、6%、8%、10%不同氯化鈉濃度的胰胨水,36 ℃培養(yǎng)24 h,觀察液體混濁情況。副溶血性弧菌在無氯化鈉和10%氯化鈉的胰胨水中不生長或微弱生長,在6%氯化鈉和8%氯化鈉的胰胨水中生長旺盛。對于陽性可疑樣本采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鑒定。

      1.3.5?李斯特氏菌?無菌操作取樣品25 g,加入到含有225 mL LB1增菌液的均質袋中,30 ℃培養(yǎng)24 h,移取0.1 mL,接種于10 mL LB2增菌液內,于30 ℃培養(yǎng)24 h。取LB2二次增菌液劃線接種于李斯特氏菌顯色平板和PALCAM瓊脂平板,于36 ℃培養(yǎng)48 h,圓形灰綠色,周圍有棕黑色水解圈的菌落為可疑菌落。挑取典型可疑菌落使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鑒定[20-22]。

      1.3.6?志賀氏菌?無菌取樣25 g,加入裝有225 mL的無菌志賀氏菌增菌肉湯均質后41.5 ℃,厭氧培養(yǎng)20 h。沾取增菌液分別劃線接種于XLD瓊脂平板和MAC瓊脂平板上,36 ℃培養(yǎng)24 h,取無色至淺粉紅色的半透明、光滑、濕潤、圓形可疑菌落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種于營養(yǎng)瓊脂36℃培養(yǎng)24 h,對于純培養(yǎng)物采用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儀鑒定。

      1.3.7?消毒餐飲具?對不同消毒餐飲具,取樣略有不同??曜樱阂?根為1件,將下端約5 cm處以無菌生理鹽水潤濕的棉拭子擦拭,將棉拭子置于無菌塑料袋中。其他餐飲具:用1 mL生理鹽水潤濕10片滅菌后的過濾試紙2.0 cm×2.5 cm(5 cm2),選擇餐具通常接觸食物的內壁及接觸嘴唇部位的內壁。30 s后取下,置于無菌塑料袋中。

      將上述制備好的棉拭子或紙片作為樣本全部加入增菌培養(yǎng)基,進行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進一步增菌、分離、純化、鑒定,結果以50 cm2檢出或未檢出報告,操作方法參考1.3.1~1.3.6。對于檢出的可疑陽性菌株采用VITEK2 COMPACT GN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tǒng)及配套試劑卡進行鑒定及分型。按儀器使用說明進行正確操作。

      2?結果與分析

      2.1?各類餐飲食品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

      各類餐飲食品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見表3。

      2.2?各類洗消餐飲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

      各類洗消餐飲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見表4。

      2.3?不同類別食品檢出結果統(tǒng)計

      不同類別食品檢出結果統(tǒng)計見表5。

      2.4?不同材質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

      不同材質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見表6。

      2.5?不同檔次餐飲店食品及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

      不同檔次餐飲店食品及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見表7。

      3?結論

      3.1?各類餐飲食品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

      對餐飲涼拌菜、熗拌菜、冷切熟肉、水產品、冷加工糕點、鮮榨果汁、沙拉果盤等六大類312個樣品進行檢測,檢出20個大腸可疑菌、2個沙門可疑菌、3個金黃色葡萄球菌、1個副溶血性弧菌、5個李斯特氏菌。其中,熟肉類食品檢出率最高,其次為涼拌菜和熗拌菜。除生食水產品只做了30個外,其余項目均檢測312個批次樣品,其中大腸菌群檢出率為6.41%。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李斯特氏菌檢出率分別為0.64%、0.96%、0.32%、1.60%。

      3.2?各類洗消餐飲具中大腸菌群及致病菌的檢測結果

      對各類洗消餐飲具,包括骨碟、味碟、飯碗、湯碗、啤酒杯、飲品杯、勺子、筷子、叉子、小刀共計106個批次樣品進行檢測,陽性檢出樣品共計6個批次,分別是5個批次的大腸菌群和1個批次的李斯特氏菌,總檢出率為5.66%。

      3.3?不同類別食品檢出結果統(tǒng)計

      對312個餐飲涼拌菜、熗拌菜、冷切熟肉、水產品、冷加工糕點、鮮榨果汁、沙拉果盤等樣品進行分類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腸菌群在豬肉、牛肉、雞肉、魚肉、瓜果、蔬菜、糕點中均有檢出,分布無明顯規(guī)律;沙門氏菌只在雞肉中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蔬菜和糕點均有檢出,李斯特氏菌只在牛肉中檢出[23-26]。

      3.4?不同材質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

      對不同材質的洗消餐飲具檢測結果顯示,聚丙烯聚乙烯材質餐具及玻璃餐具檢出率最高,分別為11.11%、16.67%,木制、不銹鋼餐具致病菌檢出率為零。陶瓷和密胺類餐具檢出率相差不大,分別為6.90%、7.41%。其中,李斯特氏菌、大腸菌群分別占0.94%、4.72%。不同餐具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質,密胺餐具輕便、耐摔,是當前使用最廣泛的餐具,但是其使用周期較短,時間長了餐具就會老化、變黃,影響其美觀性。木制餐具無毒、安全,但成本較高,在餐飲行業(yè)不宜大范圍推廣。聚丙烯聚乙烯餐具便宜耐用,但是劣質材料中會混有聚氯乙烯殘留,使用時間過長會有殘留溶出,發(fā)黃變硬,數(shù)據(jù)顯示其染菌數(shù)目較高。玻璃餐具透明美觀,但不宜使用堿性洗液洗滌,數(shù)據(jù)顯示染菌數(shù)也較高。陶瓷餐具既美觀,又不涉及清洗溶劑的腐蝕作用,且染菌數(shù)居中,所以是餐飲店使用最為廣泛的餐具。

      3.5?不同檔次餐飲店食品及洗消餐飲具檢出結果統(tǒng)計

      對不同檔次餐飲店內食品及餐具的檢測結果顯示,小型餐館總檢出率最高,為9.09%,大中專食堂,食品和餐具的檢出率均為最低,總檢出率也最低,為5.13%。大型餐廳食品檢出率為9.56%,較中檔餐廳低0.76%。食品樣品總檢出率為9.94%,大型酒店、中檔餐廳、大中專食堂、小餐館的檢出率分別為10.23%、10.10%、7.55%、11.11%,依舊是小餐館檢出率最高。只針對洗消餐具樣品,大型酒店、中檔餐廳、大中專食堂、小餐館的檢出率分別為7.41%、11.11%、0%、3.70%,大中專食堂未檢出不合格餐具。

      3.6?對檢出的可疑陽性菌株的鑒定

      采用VITEK菌種鑒定儀器對檢出的陽性菌株進行鑒定,采用VIDAS鑒定儀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否產毒素進行鑒定,結果統(tǒng)計見表8。

      4?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菌群超標依舊是餐飲食品、餐具污染的重要構成原因,其在食品污染的種類類別上沒有明顯差異。餐飲具污染主要集中在大腸菌群和單增李斯特氏菌,其他致病菌均未檢出。單增李斯特氏菌在蔬菜、肉類、水產、糕點以及餐具樣品中都有檢出,推測是由于該菌的生存環(huán)境可塑性大,酸堿條件耐受性好,在0~42 ℃之間均可廣泛生長。此外,食品樣品單增李斯特氏菌檢出的4例均為牛肉,推測該菌對于牛肉具有污染的優(yōu)勢性。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在餐具中未檢出,在食品中的檢出率均未超過1%,但沙門氏菌只在雞肉中檢出,因此沙門氏菌污染雞肉、雞蛋的問題依舊不能忽視。

      餐具樣品的檢測結果并未明確顯示大企業(yè)的衛(wèi)生狀況一定比小企業(yè)好,一方面,大企業(yè)顧客多,餐具周轉頻繁,不能做到充分洗消滅菌。另一方面,分析樣品數(shù)據(jù)顯示,生食水產品只采了30個樣,存在1例陽性,牛肉制品采樣21個,存在4例陽性,而這兩類產品在小型餐飲店、食堂均未采到樣品,因此這兩類產品的存在,從側面上拉高了大型餐飲店的陽性檢出率??傮w來看,致病菌在涼拌蔬菜、熟制肉制品檢出率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這兩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最易受到刀具、砧板的污染。蔬菜制品清洗不到位或清洗水源不純凈也可能是造成污染的原因,而熟肉制品加工后的保存也應引起關注,如果冰箱不能做到生熟分開,就會很容易引起生熟交叉污染。

      餐飲樣品是食品安全防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尤其應對重大餐飲保障任務或節(jié)假日餐飲安全任務時,更應做到全面、仔細[27-28]。本次餐飲、餐具樣品的采樣監(jiān)測分析,不僅對餐飲涼拌菜、熗拌菜、熟肉制品、冷加工糕點、鮮榨果汁、沙拉果盤、動物性水產品、餐飲器具、器皿等共計418個樣品進行了微生物檢測,更對可疑陽性致病菌進行了純培養(yǎng)物生化鑒定。通過掌握本地區(qū)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種類及分布規(guī)律,可有效指導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食品監(jiān)管部門應急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將可能波及人員范圍、事件影響程度降低到最低點,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吳林海,王建華,朱淀,等.中國食品安全發(fā)展報告:2013[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2-500.

      [2]胡建國.我國餐飲業(yè)食品安全現(xiàn)狀及控制方法與措施[J].輕工科技,2012(9):131-135.

      [3]Ban G H,Kang D H.Effect of sanitizer combined with steam heating on the inactiva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in a biofilm on stainless steel[J].Food Microbiology,2016(55):47-54.

      [4]Lv F,Liang H,Yuan Q,et al.In vitro antimicrobial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elected plant essential oil combinations against four food-related microorganism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44):3057-3064.

      [5]徐瀟,甘辛,崔生輝,等.我國餐飲服務食品中致病菌污染及檢驗現(xiàn)狀分析[J].中國藥事,2012(6):545-547.

      [6]Turgis M,Vu K D,Dupont C,et al.Combined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essential oils and bacteriocins against food borne pathogens and food spoilage bacteria[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48):696-702.

      [7]香港食物環(huán)境衛(wèi)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S].2007,5:1.

      [8]王海燕,喬昕,袁寶群,等.2006—2009年江蘇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監(jiān)測分析[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0,22(5):431-434.

      [9]CDC.Preliminary food net data on the ineidence of foodborne iiinesses-slected sites,Uinted States[J].MMWR,1999(48):189-194.

      [10]Mosupye F M,Holy A.Microbiologic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exposure assessment of street food vending in Johannesburg,South Afric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0(61):137-145.

      [11]Bajpai V K,Baek K H,Kang S C.Control of Salmonella in foods by using essential oils:A review[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45):722-734.

      [12]ISO 6579—2002[S].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2002,2.Comparison.

      [13]Ray B,Bhunia A.江漢湖,譯.基礎食品微生物學(4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264-270.

      [14]吳雙志,劉洋,胡鋒,等.2011—2013年牡丹江市食品中沙門氏菌的分布調查[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5,31(9):1005-1007.

      [15]尹明遠,張曉燕,艾乃吐拉,等.2010—2012年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零售生肉中沙門菌污染情況調查[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4,26(2):172-175.

      [16]陳笑南,章忠輝,繆蔚蔚,等.2013—2015年溫州市甌海區(qū)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6,26(20):2989-2993.

      [17]謝作蓉,等.餐飲食品及餐飲具食源性致病菌監(jiān)測結果與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7(9):114-115.

      [18]陳玲,張菊梅,楊小鵑,等.南方食品中沙門氏菌污染調查及分型[J].微生物學報,2013,53(12):1326-1333.

      [19]山珊,牛瑞江,賴衛(wèi)華,等.免疫磁珠法富集沙門氏菌的優(yōu)化及應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3(13):153-156.

      [20]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DAS全自動食品致病菌檢測方案[M].上海長源科學技術有限公司,2002:1-4.

      [21]Peng H,Shelef L A.Rapid detection of low levels of Listeria in foods and next-day confirmation of L.monocytogenes[J].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2000(41):113-120.

      [22]Peng H,Shelef L A.Automate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low levels of listeriae and salmonellae in food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1(63):225-233.

      [23]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GB 4789.4—2016[S].

      [24]王學碩,等.餐飲食品中沙門氏菌的危害分析,污染調查與防控[J].中國藥事,2013,27(9):974-979.

      [25]張景平,陳麗瓊,盧彩蘭.2011年龍巖市城區(qū)不同消毒方式食(飲)具消毒質量調查[J].預防醫(yī)學論壇,2012,18(7):505-509.

      [26]胡建國.我國餐飲業(yè)食品安全現(xiàn)狀及控制方法與措施[J].輕工科技,2012(9):131-135.

      [27]聶勇光,等.濱州市餐飲服務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狀況[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8,24(5):26-28.

      [28]劉顏.我國餐飲企業(yè)食品安全問題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D].江蘇揚州:揚州大學,2011.

      猜你喜歡
      蘭州市餐具
      蘭州市園林綠配置模式
      陽光少年的飛馳年華——蘭州市第四十六中學輪滑社團活動掠影
      學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46
      餐具叮咚
      蘭州市藝彩少兒美術作品選登
      學生天地(2019年3期)2019-03-05 08:21:34
      看餐具,識鳥喙
      蘭州市核桃標準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wasara紙餐具——環(huán)保不簡單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有趣的西式餐具
      《蘭州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管理辦法)》8月起實施
      沾益县| 通道| 荣昌县| 高要市| 白玉县| 晋江市| 林州市| 旅游| 泸定县| 邳州市| 和顺县| 柳河县| 萨嘎县| 浦县| 姚安县| 科技| 清水县| 新竹县| 拉孜县| 新巴尔虎右旗| 金沙县| 常德市| 盐城市| 留坝县| 灵川县| 普洱| 剑川县| 山东省| 明光市| 德清县| 浪卡子县| 兰西县| 华蓥市| 繁峙县| 巴彦淖尔市| 清苑县| 云浮市| 文水县| 富裕县| 江口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