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無論是在高校還是在中小學校,對于黨史學習教育都具有其特殊的傳播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義。由于音樂教育中音樂本身的特點和存在價值就是傳播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而且其內容和思想也是與時俱進的主旋律和主題詞,具有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音樂教育對黨史學習教育具有強烈的促進作用和升華效果。本文將從音樂教學手段和途徑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音樂教育;黨史學習;教學手段;現(xiàn)實意義
一、音樂教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傳播意義
音樂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組成部分,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者具有重要作用。音樂教育不僅能擴大音樂視野,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而且具有陶冶高尚的藝術情操,形成正確的藝術觀,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的性格品質,使人身心得到益處的教育意義。
鴉片戰(zhàn)爭以來,人民覺醒的音樂劇、音樂社團,爭取自由、獨立和民主的,。反帝反封建的音樂文化,以及覺醒歌曲和詞曲的創(chuàng)作等,比如:反帝反封建剝削的河北民歌《種大煙》、《礦工苦》和反帝反封建斗爭精神和愛國熱情的山東民歌《洪秀全起義》等;對于黨史學習具有開篇的教育意義;隨著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新音樂文化得到發(fā)展,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走向革命起到積極作用。比如:新式軍樂的形成,《國際歌》的傳唱,學堂樂歌轉變?yōu)閷W校歌曲,為推動新音樂文化起到變革的作用。后來的抗戰(zhàn)歌曲《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前進歌》和《長征組歌》等這樣的歌頌黨和歌頌黨的歷史的音樂作品不勝枚舉,尤其建國以來和改革開放以及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幾乎每天都有歌頌黨和歌頌黨的歷史的音樂作品的誕生,而且貼近人民生活、貼近現(xiàn)實社會,貼近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場景。比如:《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中國夢》《我們的新時代》等音樂作品無不是在歌頌黨和黨的歷史,傳播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華兒女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二、音樂教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傳播途徑
這里所講的“音樂教育”是廣義上的音樂教育,是對全中華兒女的音樂教育意義上的黨史學習教育傳播意義上的論述。音樂教育不限于課堂,而更多的是在課外。課內只是一種音樂知識、音樂技能和音樂思想基礎的學習,而真正能夠體現(xiàn)音樂教育意義的則是課外對于課內音樂教學的深化和延展,由課內純粹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延展為能夠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思想引領,那就是要把音樂中歷史的、現(xiàn)實的和未來的黨的思想融入到所有人的內心世界,融入到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心中,用音樂創(chuàng)作手段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有利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能夠引領時代和引領思想的音樂作品和音樂文化進行傳播,能夠真正把黨史學習教育以音樂的形式進行傳播,達到育人和樹人的效果,這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音樂教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聽學紅色音樂作品,品精神和文化
聽即是學,學即是聽,音樂就是在聽和學之間,從專業(yè)的角度講,目的就是為了演唱和演奏。高校大學生聽黨歌,學黨歌既是一種責任,又是一種義務,不僅是成長過程中的必須營養(yǎng)品,更是人生路上夯實步伐的力量和勇氣,那就是我們青年大學生要通過學習音樂和聽唱黨的歌曲,弄懂音樂和歌曲的內涵,明白歌曲和音樂中演唱的什么?演奏的什么?充分領會音樂中傳遞的思想和文化,讓我們在音樂中聆聽一種思想,品味一種精神,學習一種信仰,忠誠一種事業(yè),品嘗音樂中有聲和無聲的心聲與召喚,思考音樂和歌曲中寄予我們青年大學生的希望與厚愛,學習音樂中無盡的力量和崇高的理想與信念,這才是我們學習音樂的真正意義,也是音樂教育中黨史學習教育傳播的特殊形式和方法。
(二)學唱紅色歌曲,培養(yǎng)愛國激情
縱觀音樂歷史,音樂文化總是反映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主題和主流,把最優(yōu)秀的和最有價值的東西傳承下來,尤其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先進的“思想”和“文化”。“五四”運動中誕生的歌頌黨和祖國的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歌唱祖國》等,充分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新思想;抗戰(zhàn)歌曲《義勇軍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大刀進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充分地反映了抗戰(zhàn)中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激情和革命精神;贊美改革開放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大地飛歌》和《好日子》等,充分反映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繁榮景象和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這些歌曲無疑是黨的優(yōu)秀音樂文化和先進思想的傳承和弘揚,它把愛國激情和民族精神的靈魂傳遞給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學生,讓他們從中明理明事,懂得黨的燦爛輝煌來自不易,黨的艱難曲折揮之不去,黨的革命精神必須學習和傳承,懂得如何以實際行動學會擔當、學會不辱使命,學會聽黨話跟黨走。這就是音樂教育的無限魅力和作用。
(三)用好紅色音樂文化,培養(yǎng)崇高理想信念
高校音樂教育傳播黨史學習教育精神不僅限于課堂,課外的音樂活動也重要的黨史學習教育傳播方式。這也是最接地氣的一種學習教育傳播形式,能夠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充分的和真實的體現(xiàn)。鼓勵學生參加合唱團,因為合唱通過人聲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而且合唱具有合作和協(xié)調的功能,更能激發(fā)參與者的集體意識和大局意識。《國際歌》《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東方紅》《祖國萬歲》《中國夢想》《社會主義好》等歌曲深藏著一種強烈的愛國熱情和革命精神,以及追求夢想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精神。這些歌曲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活動和唱歌進行合唱,在升旗儀式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黨旗下宣誓唱《七一建黨歌》,在紅色旅游中唱《長征組歌》,在辛福的生活里我們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和《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在黨的節(jié)日里唱《黨的生日歌》《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在南湖我們唱《紅船歌》等,既能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愛黨熱情,又能激發(fā)有擔當、有作為的使命精神,從而鍛造崇高的理想信念??傊魳方逃趥鞑h的歷史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積極的意義。
作者簡介:梁婷子(1982.2-),女,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講師,重慶鋼琴家協(xié)會會員,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