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營業(yè) 闞延華
1929年,在紅軍初創(chuàng)時期,紅四軍黨內(nèi)出現(xiàn)了矛盾和分歧。嚴峻的考驗,擺在了年僅28歲的陳毅面前。他在福建龍巖主持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赴上海向黨中央?yún)R報紅四軍各方面情況、參與中央三人委員會研究紅四軍建設重大問題,并根據(jù)周恩來的多次談話和中共中央會議精神,于9月下旬起草了《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史稱“九月來信”。
“九月來信”促使紅四軍主要干部在思想認識上發(fā)生轉變,為古田會議的勝利召開奠定了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陳毅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在團結、責任、使命和政治上的擔當精神,從而化解了紅四軍黨內(nèi)矛盾。
同非無產(chǎn)階級思想作斗爭
1929年6月14日,毛澤東在給林彪的信中指出:“四軍黨內(nèi)顯然有一種建立于農(nóng)民、游民、小資產(chǎn)階級之上的不正確的思想,這種思想是不利于黨的團結和革命的前途的,是有離開無產(chǎn)階級革命立場的危險?!?/p>
在“九月來信”前,這些非無產(chǎn)階級思想有三個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
一方面,中共中央1929年2月7日來信要求紅軍分散游擊的主張,增加了紅四軍內(nèi)部人員擁有分散主義思想的借口,在紅四軍、紅五軍第二次會師后,出現(xiàn)了“彭德懷率紅五軍回湘贛邊區(qū),毛澤東率三縱隊,朱德率一、二縱隊與軍部,在贛南分兵活動”的情況。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派來紅四軍工作的劉安恭,在擔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和臨時軍委書記后,因不了解紅四軍的發(fā)展歷史和斗爭實況,主張照搬蘇聯(lián)紅軍的一些做法,在一次臨時軍委會議上作出“前委只討論行動問題,不要管軍隊的其他事”的決定。這種下級黨委限制上級黨委領導權的錯誤決定,加劇了紅四軍黨內(nèi)關于軍隊領導、單純軍事觀點和流寇思想等問題的爭論。
同時,紅四軍主要領導干部在黨怎樣領導軍隊、軍隊怎樣進行農(nóng)村武裝斗爭的問題上陷入爭論,臨時軍委堅持要“分權”,使前委無法統(tǒng)一領導、開展工作。
面對紅四軍內(nèi)部的爭論和錯誤思想,1929年6月8日,陳毅在福建上杭白砂鎮(zhèn)召開的前委擴大會上堅定維護前委領導,“表決時41人參加的前委擴大會,以36票對5票的壓倒多數(shù),通過了取消臨時軍委的決定”。劉安恭的臨時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職務被取消,陳毅任政治部主任,并代理前委書記,主持紅四軍前委的工作。
這一時期,陳毅負責籌備并主持召開紅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會上,他以堅定維護黨內(nèi)團結的擔當精神,力求統(tǒng)一黨內(nèi)思想認識。大會討論期間,陳毅看到大家互不服輸、激烈爭吵,不斷提醒道:“這樣爭論不好,影響團結……大家都是從井岡山下來的,要團結到底。”面對各執(zhí)一詞的紅四軍軍政領導朱德和毛澤東,陳毅非常誠懇地說:“你們朱毛就像戰(zhàn)國時期的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吵,我這個鄭國在中間簡直不知道如何是好。兩大之間為小,我是進退兩難啊。我就是怕紅軍分裂,其實你們也是怕紅軍分裂的,不對嗎?希望你們兩方要團結起來才好?!?/p>
盡管紅四軍七大存在許多問題,但經(jīng)過陳毅的積極努力,大會通過了他起草的《紅軍第四軍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決議案》指出了黨對軍隊的領導方面存在的錯誤思想,批評了“保守主義”“逃跑主義”“流寇思想”和單純軍事觀點,認為“毛澤東和前委的領導是正確的,紅四軍中黨的工作是好的,特別是‘支部建在連上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
赴滬匯報尋對策
1929年6月,陳毅擔任紅四軍前委書記后,立即向中共中央寫信匯報閩西情況及前委的工作計劃,謀求進一步解決紅四軍黨內(nèi)存在的問題。不久,中央來信要求紅四軍派干部去上海匯報工作,陳毅決定前往上海。
8月下旬,陳毅經(jīng)上杭、龍巖、廈門到香港,然后搭乘英國輪船,經(jīng)幾晝夜航行抵達上海,參加黨中央召開的軍事會議。
陳毅首先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報告了紅四軍七大的召開情況。8月29日,在向忠發(fā)、李立三、周恩來、項英、關向應等出席的政治局會議上,他又作了全面詳實的報告。9月1日,遵照中央要求,陳毅完成了五份書面匯報材料:《關于朱德、毛澤東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關于朱、毛紅軍的黨務概況報告》《關于朱、毛爭論問題的報告》《關于贛南、閩西、粵東江農(nóng)運及黨的發(fā)展情況的報告》和《前委對中央提出的意見——對全國軍事運動的意見及四軍本身問題》。
作為紅四軍前委負責人、紅四軍主要領導干部的“全權代表”,陳毅在向黨中央作的口頭匯報和書面報告中,堅持黨性原則、忠于客觀事實,本著對紅四軍前委、對紅四軍革命事業(yè)負責的精神,如實向黨中央?yún)R報了紅四軍的情況。他的匯報,使黨中央對紅四軍有了全面準確的了解,明確認識到紅四軍內(nèi)部存在的紅軍建設、根據(jù)地建設和對敵斗爭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參與起草“九月來信”
根據(jù)1929年8月29日的政治局會議決定,黨中央成立了以李立三、周恩來、陳毅三人組成的委員會,研究討論紅四軍的經(jīng)驗和問題。此后,李立三、周恩來多次到陳毅的住所閱讀陳毅所寫的報告。
在參與三人委員會討論的同時,陳毅閱讀了周恩來8月21日起草的給紅四軍的指示信、毛澤東4月5日起草的紅軍第四軍前委給中央的信、毛澤東6月14日給林彪的信。他結合全國形勢和自身參與紅四軍實踐活動的經(jīng)驗,對紅軍建設的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
9月28日,由陳毅起草、周恩來審定的《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經(jīng)中共中央發(fā)出。這封“九月來信”指出:“先有農(nóng)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jīng)濟基礎的產(chǎn)物?!焙跃帉懙摹蛾愐銈鳌酚涊d:“陳毅過去沒有表達過這樣的思想,李立三、周恩來也沒有。” “而在‘九月來信中這種‘先‘后的提法,……把農(nóng)村紅軍看成取得城市政權的主要原因了?!闭怯捎陉愐阌H身經(jīng)歷了紅四軍的建設實踐,經(jīng)過三人委員會的集體思考之后,他對紅軍所處地位的認識才發(fā)生了轉變和深化。
“九月來信”還嚴肅指出了紅四軍七大和前委擴大會的缺點及危害:“前委對于朱毛兩同志問題,沒有引導群眾注意對外斗爭,自己不先提辦法,而交下級自由討論,客觀上有放任內(nèi)部斗爭關門鬧糾紛的精神,前委自己鑄成這個錯誤……對朱毛問題沒有顧及他們在政治上的責任之重要……再則一般同志對朱毛的批評,大半又是一些唯心的推測,沒有從政治上檢查他們的錯誤……”這是陳毅在學習中央指示、了解全國形勢、參與三人委員會討論和思考后,形成的認識。此前,他并沒有“從政治上指出正確路線”。
糾正黨內(nèi)錯誤思想
1929年10月1日,陳毅攜帶“九月來信”離開上海,經(jīng)香港、汕頭,于10月22日回到紅四軍前委所在地廣東梅縣松源,開始了糾正紅四軍黨內(nèi)錯誤思想的工作。
陳毅先是糾正自己的錯誤。他在返回前委駐地的當天夜里,就組織召開前委會傳達中央指示精神,誠懇地承認和檢討了自己的錯誤,并寫信給毛澤東。信中寫道:“這次到中央走一趟,我們的爭論問題都解決了。七次大會我本人犯了一次嚴重錯誤,我可以作檢討?!?/p>
當有人向陳毅出示毛澤東寫給紅四軍八大會議的那封要堅決打倒“陳毅主義”的信后,陳毅真誠地承認自己有調和折中的錯誤傾向,坦承“陳毅主義”雖是為了維護黨內(nèi)團結,但實際上削弱了正確主張。他表示,毛澤東所說的“陳毅主義”是非無產(chǎn)階級的東西,我自己也要和同志們一起打倒這個“陳毅主義”。
在前委會上,陳毅傳達了中央“九月來信”,并作了詳細解釋,談了工作的具體辦法。他提出:“我們都要把毛澤東請回來,我向他承認錯誤?!闭埫珴蓶|回紅四軍前委的建議,得到大多數(shù)同志的認同和支持。朱德也誠懇地表示:“過去的那些我收回,我們請他(毛澤東)回來?!?/p>
會后,陳毅派專人把“九月來信”送去蛟洋給正在養(yǎng)病的毛澤東,使其第一時間了解到中央精神。
紅四軍到江西尋鄔(今尋烏縣)后,陳毅再次去信請毛澤東回前委。11月26日,毛澤東在中共福建省委巡視員謝漢秋的陪同下到達汀州,與紅四軍會合。當晚,陳毅又誠懇地向毛澤東作了檢討,詳細介紹了上海之行。
11月28日,在毛澤東、朱德、陳毅出席的前委擴大會上,形成了召集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等內(nèi)容的決議。12月3日,紅四軍前委到達福建新泉當天,陳毅協(xié)助毛澤東對部隊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討論紅四軍黨內(nèi)外存在的問題。12月中旬,紅四軍前委移駐古田后,陳毅白天召開調查會,夜間整理材料、書寫意見。
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召開。毛澤東作政治報告,朱德作軍事報告,陳毅傳達“九月來信”。會議通過《中國共產(chǎn)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毛澤東重新當選為前委書記。
古田會議后,陳毅就自己的工作安排征詢毛澤東的意見,毛澤東說:“你就留在這兒,哪兒都不要去!”
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