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巍 饒其文
摘 要:針對南京長江第五大橋縱向鉆石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的結構特點,通過合理的制作工藝和工裝,有效保證了索塔鋼殼節(jié)段的制造精度。
關鍵詞: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節(jié)段;節(jié)段制造;預拼裝;胎架;制造精度
中圖分類號:TU317.1 文獻標識碼:A
1 工程概況
南京長江第五大橋工程在南京長江第三大橋下游約5公里,南京長江大橋上游約13公里處??缃鳂蚴强v向鉆石型索塔中央雙索面三塔組合梁斜拉橋,橋跨布置為80+218+600+600+218+80=1 796 m,大橋布置圖見圖1所示。
三塔均采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索塔,即雙壁鋼殼內填混凝土索塔。每座索塔由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及下橫梁組成,其中下塔柱為縱向雙肢單箱三室六邊形斷面;中塔柱為縱向雙肢單箱單室四邊形斷面;上塔柱為單肢單箱單室四邊形斷面,上塔柱附含鋼牛腿和鋼錨梁,索塔鋼殼采用Q345C板材和Q235B型材,用鋼量約7 641噸。采用HRB400級鋼筋,鋼筋用量約3 265噸。
索塔鋼殼節(jié)段由內外鋼壁板、豎向加勁肋、水平加勁肋、水平角鋼、豎向角鋼、焊釘組成。外側鋼壁板標準厚度為12 mm~20 mm,內側鋼壁板標準厚度為6 mm,水平角鋼、豎向角鋼把內外鋼結構連接成整體;內外壁板與混凝土塔柱結合面焊接φ22×150和φ13×150剪力釘。
鋼錨梁及鋼牛腿位于上塔柱,鋼錨梁支承于鋼牛腿上,鋼牛腿焊接于索塔內壁板,鋼錨梁與鋼牛腿之間設置不銹鋼摩擦副。
2 鋼殼節(jié)段制造難度分析
(1)薄壁密肋,壁板單元較薄結構剛性較弱且節(jié)段帶有傾斜角度,節(jié)段組裝時不便于設置支撐,節(jié)段斷面尺寸難以控制。
(2)塔錨匹配,上塔柱鋼殼節(jié)段中設有4個鋼錨梁,共計8個鋼牛腿,節(jié)段組裝時需確保8個鋼牛腿與鋼錨梁墊板間隙均≤1 mm,精度控制難度大。
(3)附肋豎筋,豎向鋼筋數(shù)量多,精確匹配難度大。
3 節(jié)段制造工藝
考慮結構本身剛度及水平鋼筋穿入等特點,索塔鋼殼節(jié)段制作全部采用正位立式組拼方案,整體制作工藝如下:
(1)在專用平臺上布置基線,內壁板內腔胎架設置角度支撐,以內胎為基準,配合平臺地線立式精確定位周圈內壁板單元,保證壁板傾斜角度(如圖3)。(2)調整內壁板箱口尺寸及傾斜角度合格后,組裝內、外壁板之間的勾筋,定位組裝前外壁板接寬單元,重點箱口尺寸及其與大地傾斜角度(如圖4)。
(3)采用同樣方法,依次定位組裝另外三側外壁板單元,調整斷面尺寸滿足要求后,調整勾筋角度,對正各層水平鋼筋接頭,連接鋼筋套筒,同時施焊內、外壁板立位焊縫(如圖5)。(4)組焊內、外壁板之間的水平及豎向角鋼支撐,完成節(jié)段整體制作(如圖6)。
4 節(jié)段制造工藝措施
針對索塔鋼殼的總拼難點,采取如下措施,確保加工制造精度滿足要求。
4.1 雙向圍擋胎架設計
胎架設計時,采用地平臺精準地樣配合支撐胎架的形式,確保壁板單元組裝角度,從源頭控制鋼殼節(jié)段的制造質量。制作專用立式組裝胎架,胎架基礎需牢固并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胎架支撐平臺頂面需滿足平面度要求。在胎架底座上布設塔架,塔架設三層可水平調節(jié)的剛性撐桿,用于支靠定位內、外壁板單元。撐桿水平調節(jié)尺寸以底座上的基準線為準用全站儀進行調節(jié),外壁板塔架周圈相連,頂部設走臺。內、外壁板單元底邊以基線及靠擋定位,上口利用胎架可調節(jié)水平支撐,采用吊線錘,并配合全站儀精確測量控制壁板傾斜角度及箱口尺寸。
4.2 索塔鋼殼錨梁配作工藝
(1)精細化的鋼錨梁、鋼牛腿制作:鋼錨梁斷面尺寸較小但長度較長,長細比較大,熔透焊縫密集,焊接變形較大,為消除焊接變形對鋼錨梁墊板平面度的影響,鋼錨梁采用整體機加工工藝,確保加工后墊板平面度≤0.5 mm。為確保鋼牛腿單元定位精度,上塔柱內壁板單元制作時,將板單元先接寬,在胎架上精準劃線、組裝鋼牛腿單元,翻身后定位組裝錨管,從組裝難度、焊接位態(tài)等方面,均更有利于鋼牛腿單元組裝精度,且更有利于保證焊接質量。
(2)牛腿壁板單元整體機加工:索塔鋼殼每個節(jié)段中設有4個鋼錨梁,共計8個鋼牛腿,節(jié)段組裝時需確保8個鋼牛腿與鋼錨梁墊板間隙均≤1 mm,精度要求非常高,為此,利用大型落地鏜銑床對牛腿壁板單元合件整體機加工,確保牛腿單元上承面平面度滿足要求,為節(jié)段組裝時鋼錨梁匹配奠定基礎。
(3)塔錨配作總拼:上塔柱節(jié)段制作的關鍵,是確保鋼錨梁的定位精度,為此,特采用塔錨配作工藝總拼,將4個鋼錨梁利用胎架優(yōu)先定位,檢測合格后,依次定位牛腿壁板合件單元及其他壁板單元,塔錨配作,可以使鋼錨梁起到支撐壁板的內壁板的作用,同時有效保證鋼錨梁與牛腿和壁板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
4.3 “1+1”節(jié)段立式匹配預拼裝
(1)鋼殼節(jié)段制作完成后,按照架梁順序,在預拼裝胎架上每個塔柱進行全橋1+1節(jié)段的立式預拼裝。
節(jié)段采用“1+1”立式預拼裝,沿鋼殼外壁板匹配件對應位置設置立柱,立柱帶有爬梯,便于施工人員上下及進行檢測、測量等作業(yè),節(jié)段間環(huán)縫位置處,周圈設置施工平臺,便于測量作業(yè)及匹配件安裝等。預拼裝胎架構造示意見圖10。
精確定位后,檢測兩個節(jié)段間的接口匹配、節(jié)段高度,節(jié)段基線間距、節(jié)段間線型、縱橫方向偏位等項點合格后,安裝角式匹配件,并以匹配件上的測量柱為基準,測量節(jié)段斷面空間位置關系,為橋位架設安裝提供理論數(shù)據支持。
(2)附肋豎筋精確定位,采用“豎筋樣板定位法”工藝,即根據豎向鋼筋間距不同,制作不同孔距鋼筋定位樣板,在“1+1”預拼時采用定位樣板卡固在鋼筋端頭螺紋絲扣處,實施對豎向鋼筋的精確定位。
每種不同孔距的豎向鋼筋各制作樣板1套,包含圓孔樣板和半圓孔樣板,其中圓孔樣板為基準樣板,設圓定位孔,半圓孔樣板為活動樣板,設半圓定位孔。使用時先將基準樣板對線于壁板縱基線處,并將該處豎筋定位點固十字短筋(此時基準樣板可以取掉),再用活動樣板以基準樣板兩端定位孔為準,手動卡固定位附近豎筋并點固十字短筋,接著再用活動樣板以已定位豎筋為準同法定位附近豎筋,以此類推,直至所有豎向鋼筋定位。經過實際使用驗證,有效提高了橋位豎筋連接率,從不足30%提高到90%,解決了制約橋位施工進度的難題。
5 結論
南京五橋索塔鋼殼已經完成了橋位的架設安裝工作,經監(jiān)理、業(yè)主等各方檢測驗收,各項驗證指標均滿足制造規(guī)則和相關標準的要求。索塔鋼殼節(jié)段的制作達到了鋼結構毫米級的制造精度要求,對今后類似結構制造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S].
[2]Q/CR 9211-2015,鐵路鋼橋制造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