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歡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方法:實驗對象抽取50例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收治時間均位于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將該5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觀察組25例,前者行常規(guī)護理,后者行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 結(jié)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相較于對照組呈更高顯示(P<0.05),自我護理能力相較于對照組呈更強顯示(P<0.05)。結(jié)論: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可明顯改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我護理能力。
關(guān)鍵詞: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高血壓腦出血;護理滿意度;自我護理能力
前言:高血壓是一種全球常見病。根據(jù)20世紀50年代以來進行的幾次大普查顯示,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和患病率總體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上升趨勢。但高血壓人群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卻依舊偏低。這直接導致了高血壓腦出血發(fā)生率的不斷增長,有數(shù)據(jù)顯示,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的病死率已高達30%~40%,使人類的生命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1]。為此,本實驗探討了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
1 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對50例高血壓腦出血病例予以選取,均為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對總50例予以分組,25例對照組中,男:女=15:10,均位于45-75歲年齡段內(nèi),平均(56.32±2.32)歲;25例觀察組中,男:女=16:9,均位于47-75歲年齡段內(nèi),平均(56.28±2.35)歲;實驗抽取所納入病例:均自愿參與實驗;均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實驗抽取所排除病例:病歷資料不完善者;合并重要臟器病變者;不自愿配合本組實驗者。組間觀測信息經(jīng)檢驗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一)評估,應對患者目前的疾病軌跡階段及疾病進展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此外還應對本階段患者在疾病相關(guān)行為方面、自我概念行為方面以及日常生活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評估。(二)確定目標,制訂護理方案,方案包括護理評估、干預前認知-行為-心理狀況評分,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選擇干預方式、干預方向和干預方案,并確定解決護理問題的優(yōu)先順序,實施護理干預。(三)實施護理:①心理護理,責任醫(yī)生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以鼓勵、安慰的態(tài)度安撫患者,恰當?shù)貫榛颊哒f明病情,解除患者的精神壓力,及時了解患者的所需,幫助患者接受事實,減少患者的擔憂,增強他們對治療的信心。②穩(wěn)定血壓,應使血壓緩緩下降到腦出血前原有的水平或稍低為宜,血壓過高時不宜用過劇烈的降壓藥物。③飲食護理,對于有吞咽和咀嚼障礙的患者應囑咐其緩慢進食、進水,以免發(fā)生嗆咳,若患者出現(xiàn)嘔吐,應將嘔吐物迅速清除,對于無法主動進食者,可選擇鼻飼。④功能鍛煉,有證據(jù)表明,在腦出血后的前3個月內(nèi)其功能恢復最快,半年左右的時間患者基本可以達到最大恢復,因此,在疾病早期,護理人員應協(xié)助患者積極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及語言訓練,每天按摩肢體,促進血運,并抬高下肢15度左右,鼓勵患者主動尋找有效的交流方式。⑤出院護理,患者出院時應詳細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保證患者完全知曉。出院后應對患者進行不定期電話回訪,確保患者的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自我護理能力情況。
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diào)查表,主要包括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護理技能及注意事項告知情況3個方面,每項均為25分,非常滿意為20~25分,滿意為15~24 分,不滿意為0~14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制調(diào)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用藥依從性、心理水平、生活行為方式以及疾病認知情況4個方面,每項均為10分,分數(shù)越高提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 統(tǒng)計學
在SPSS22.0中對所涉數(shù)據(jù)錄入。計數(shù)在進行表述時用[n(%)],經(jīng)卡方檢驗對結(jié)果獲取;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t值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兩組自我護理能力對比
觀察組的自我護理能力更強(P<0.05)。如表1:
2.3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2.00%(23/25),對照組患者為68.00%(17/2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500,p=0.033)。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起病急驟,在數(shù)小時甚至幾分鐘內(nèi)就可出現(xiàn)偏癱、失語、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及死亡等嚴重臨床癥狀。在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過程中,密切關(guān)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有無異常升高現(xiàn)象,一旦出現(xiàn)該情況需立即進行降壓處理,可有效為患者爭取搶救時機,并促進患者術(shù)后康復。在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查閱相關(guān)文獻謹慎地、明確地、明智的選用最佳的科學證據(jù),并將其與實際臨床知識和經(jīng)驗相結(jié)合,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腦出血是長期高血壓病沒有有效控制而造成的腦部嚴重的并發(fā)癥,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針對不同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來取了不同的護理方案。它不只是處理了腦出血的問題,在護理過程中還考慮了患者的全身情況,制定出了綜合的護理方案,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出院護理等多項護理,有效提高了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成功率[2]。
綜上所述,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促進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開麗.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9):1707-1709.
[2]羅連平,冼秋霞,張玲,汪宇雄.基于慢性疾病軌跡框架的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20,43(4):30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