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睿 梁柳紅
摘要:目的:探討中國人群飲茶與鼻咽癌患病風險的關系。方法:計算機檢索中英文數(shù)據(jù)庫,運用Meta分析的方法,計算匯總比值比( odd ratio,OR) 及其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以探究鼻咽癌患病風險與飲茶的關系。結果:共納入4項研究,Meta分析結果表明,飲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國人群患鼻咽癌的風險(OR=0.71,95%CI:0.65~0.78) 結論:飲茶可能是中國人群鼻咽癌的保護性因素。
關鍵詞:茶,鼻咽癌,Meta分析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其中華南地區(qū)是我國鼻咽癌的高發(fā)地區(qū),EB病毒感染、遺傳易感性和環(huán)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是鼻咽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影響我國人群鼻咽癌發(fā)病的主要環(huán)境、飲食因素,對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導依據(jù)具有重要意義。
茶是中國消費最普遍的飲品之一。研究表明, 茶葉中含有的多種有效復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等作用,但在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fā)現(xiàn)飲茶的抗癌作用卻不盡相同。 為了明確飲茶對中國人群鼻咽癌患病的影響,本研究對4項相關文獻進行 Meta分析,探討飲茶是否能夠預防中國人群鼻咽癌的患病風險。
1.材料和方法
1.1. 文獻檢索策略
2021年5月由兩名研究者綜合搜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 (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以檢索相關研究。中文檢索詞為茶葉、飲茶、膳食因素、危險因素、鼻咽癌,英文檢索詞為tea、diets、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isk factors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1.2 ?納入和剔除標準
納入研究需符合以下標準:鼻咽癌;研究發(fā)表于2010-2021年;研究對象為中國人群;包含足夠的數(shù)據(jù)來提取比值比( odd ratio,OR)及其95%置信區(qū)間(95%CI)。剔除標準為:除鼻咽癌之外的其他類型頭頸部腫瘤;沒有獲得足夠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的研究;研究質量差;個案報道、綜述。
1.3數(shù)據(jù)采集
數(shù)據(jù)由兩位研究者獨立采集,出現(xiàn)分歧通過團隊討論解決。從所選研究中收集以下數(shù)據(jù):每項研究第一作者姓名、發(fā)表時間、研究類型、樣本量、茶的種類、比值比( odd ratio,OR)及其95%可信區(qū)間( 95% CI)。
1.4統(tǒng)計分析
通過合并各研究中飲茶或最高飲茶量相對不飲茶情況的OR值及其 95%CI,計算得出總OR值來分析飲茶與鼻咽癌發(fā)病之間的關系。研究的顯著異質性定義為P < 0.05 和/或I 2> 50%。如果觀察到顯著異質性,則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否則則應用固定效應模型。所有統(tǒng)計分析均使用RevMan5.4.1進行,分析結果主要通過森林圖來展示,使用漏斗圖來評估發(fā)表偏倚。
1.5質量評估
采用紐卡斯爾-渥太華質量評估量表衡量研究質量。6分及以上的研究被認為是高質量的研究。
2.結果
2.1所選研究的基本特征
檢索、篩選和納入的過程如圖1的流程圖所示。最終納入4篇英文文獻,研究均發(fā)布自中國南方地區(qū),共計鼻咽癌患者4229例,對照組4429例,研究均為病例對照研究,其它研究特征總結在表1.
2.2飲茶與鼻咽癌發(fā)病風險的meta分析
通過對納入的4項研究進行匯總分析, 合并OR值及95%CI為0.71(95% CI:0.65-0.78, P = 0.14,I2 = 45%,圖2)。I2 = 45%提示各研究異質性較小,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結果表明飲茶者相對不飲茶者患鼻咽癌的危險性有所下降,提示飲茶可能是中國人群鼻咽癌的保護因素。
2.3發(fā)表偏倚
使用漏斗圖評估本研究中文獻的發(fā)表偏倚。如圖3所示,納入的4項研究所對應的散點相對平均分布于對稱性漏斗的下方,提示沒有明顯的不對稱性證據(jù),表明研究偏倚性不大。
3.討論
茶是世界范圍內消費最廣的飲料之一。茶葉中富含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兒茶素、酚酸、黃酮醇、生物堿、游離氨基酸、茶色素等。多項研究表明,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具有預防多種癌癥的作用,包括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肝癌和口腔癌等。茶葉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抗癌機制也在細胞和動物實驗中得到了驗證。然而關于飲茶和鼻咽癌發(fā)病的關系,因為在人群中流行病學調查的數(shù)量和樣本量有限,難以得出明確的結論。為此,我們進行了這項Meta分析以彌補單個研究的局限性,為飲茶對鼻咽癌發(fā)病風險的影響提供更有力的依據(jù)。
該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飲茶可以顯著降低中國人群鼻咽癌的發(fā)病風險 ,納入的研究異質性不顯著表明研究結果具有相對良好的穩(wěn)定性。匯總結果提示飲茶可能是中國人群患鼻咽癌的保護性因素。
然而,這項Meta分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僅確定到4項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其次,由于缺乏原始數(shù)據(jù),無法根據(jù)茶的類型、濃度、量、沖泡方式、飲用方式等進行亞組分析。
總之,飲茶對中國人群患鼻咽癌可能具有一定保護作用 ,然而還需要更多大樣本或前瞻性隊列研究進一步驗證結論。
參考文獻:
[1] 劉曉雪, 張志將, 宇傳華. 中國居民1987-2015年鼻咽癌死亡趨勢 [J].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 43(7):
[2] Kim T L, Jeong G H, Yang J W, et al. Tea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An Umbrell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J]. Adv Nutr, 2020, 11(6): 1437-1452.
[3] Zhao H, Mei K, Yang L, et al. Green tea consumption and risk for esophage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J]. Nutrition, 2021, 87-88(111197.
[4] Huang J, Chen S, Shi Y, et al.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from green tea exhibits potent anticancer effects in A-549 non-small lung cancer cells by inducing apoptosis, cell cycle arrest and inhibition of cell migration [J]. J BUON, 2017, 22(6): 1422-1427.
[5] Xie J, Yu H, Song S, et al. Pu-erh Tea Water Extract Mediates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MDA-MB-231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J]. Front Pharmacol, 2017, 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