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鳳元
肥胖癥是指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及體重增加,這種慢性代謝性疾病是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和肥胖癥在全球流行,已然成為嚴峻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2012年國際肥胖癥研究協(xié)會報告顯示,全球范圍內超重者接近10億,肥胖癥患者近4.75億,每年死于肥胖癥及其相關疾病的人數至少有250萬,在西方國家,成年人約有半數人體重超標和肥胖。我國的肥胖癥患病率也逐年上升,據2010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報告顯示,我國成人超重率為32.4%,肥胖率為10.9%。肥胖癥是代謝綜合征的主要組分之一,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腦卒中、腫瘤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與此同時,肥胖癥患者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受到別人歧視或者是對自身體型不滿意而生出自卑感,致使患者自殺率高而結婚率低,這已成為社會問題之一。肥胖癥及其相關疾病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之生活質量下降、預期壽命縮短。積極開展肥胖癥患者的體重管理工作有助于幫助其預防和控制體重超標和肥胖及其相關并發(fā)癥,改善遠期預后情況、延長生命時限,并提高這一人群的生活質量。而體重管理的關鍵在于如何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何為依從性?它受到什么因素影響?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呢?
一、從“依從性”的概念分析
據相關文獻了解,“依從性”的大體概念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指:患者在院外遵從醫(yī)院的治療方法,如按時按規(guī)定服藥方法、控制飲食、改善生活方式等。但隨著現代醫(yī)療模式的不斷發(fā)展變化,近幾年,對醫(yī)療管理“依從性”的解讀有了新的觀點,認為:醫(yī)生和患者之間打破傳統(tǒng)的依賴與被依賴的關系,建立新的合作的關系。這一概念不僅指出了醫(yī)生的職責所在,同時也規(guī)定了患者在臨床上配合醫(yī)療的程度?;谶@一理論,體重管理的依從性成為了不僅僅是醫(yī)生或者患者單方面的意識和態(tài)度問題,而是雙方的共同協(xié)作、患者為減輕體重困擾而遵從醫(yī)囑的能動性問題。
二、肥胖癥患者依從性現狀分析
就目前臨床情況來看,很多醫(yī)務人員及醫(yī)學研究者認為肥胖癥患者的體重管理依從性并不高。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肥胖癥患者大約有50%左右并未遵從醫(yī)囑、依從管理??偟膩碚f,目前肥胖癥患者體重管理依從性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1、疾病預防階段的依從性遠遠低于治療階段;2、具有酒癮、煙癮等其他不良個人史的患者依從性較差;3、無明顯并發(fā)癥狀患者依從性差;4、醫(yī)囑模糊或不理解醫(yī)囑導致患者依從性差?;颊叩捏w重管理依從性差,不僅給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影響醫(yī)務人員的診療判斷,甚至導致社會經濟負擔的增加。
三、影響患者依從性的原因
影響患者依從性的因素有很多,有醫(yī)生的因素,也有患者自身的因素,還有患者家屬的因素等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患者的不依從。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還是認識層面上的誤區(qū),常見的誤區(qū)包括:不了解自身的疾病、不信任醫(yī)生、對疾病的治療沒有信心、怕藥物副作用、怕中毒、怕藥物成癮;還有一些人自覺病情好轉就拒絕繼續(xù)服藥;不能忍受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認為服藥或治療很不方便,嫌麻煩;生活工作太忙,不記得按時服藥或與之相反,有病亂投醫(yī)、濫用藥。分析肥胖癥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亦是如此。依從性差或者是非依從性影響著肥胖癥患者病情的控制,同時也影響著患者其他重要臟器的功能狀態(tài),患者的非依從性會增加出現并發(fā)癥的風險,并導致其預后不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四、改善肥胖癥患者體重管理依從性的有效策略
1、科學評價,制定個性化方案
肥胖癥及其相關并發(fā)癥的產生原因多種多樣,每個患者的基本生理調節(jié)也各不相同,因此處理原則也不完全相同。做好體重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進行科學的評價,這是體重管理的基礎。具體的評價指標包括腰臀圍、體重指數、血壓、生化指標及人體成分分析等,其中,人體成分分析可以直觀的讓患者了解自身的脂肪水平超標多少,肌肉多少,含水分多少等。
經過科學的評價再結合患者的自身意愿,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及各項生理指標改善目標。對于不同疾病的人群,在生理指標改善目標是不同的,如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胰島素抵抗,其減重速度會慢一些,而血糖波動較大;再如對于單純性肥胖的患者,多沒有合并復雜的內分泌紊亂,所以體重管理的重點就在于體重本身??茖W的評價加上制定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是提高肥胖癥患者依從性的基礎。
2、積極溝通,合理干預
要做好體重管理,首先要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規(guī)范良好的健康宣教應是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其中的,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重要紐帶。向患者宣教肥胖的危害,使患者樹立體重健康的理念,建立戰(zhàn)勝肥胖的信心,醫(yī)患間的溝通與互動會建立信任的橋梁。
醫(yī)療手段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作為體重管理的干預措施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關鍵,無論是藥物減肥還是運動減肥都可以達到體重管理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隨訪工作,進行合理的干預有助于患者對醫(yī)囑遵從性的維持,從而對肥胖癥的遠期治療保駕護航。
通過科學評價、積極溝通,實施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結合醫(yī)師的合理干預對治療過程中的不當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和指導,幫助患者減重成功,恢復健康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