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歡
摘? 要? 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肌理特征,比較容易捏塑成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還可以在上面進行陶刻裝飾,集書法、繪畫等等藝術形式為一體,既具有實用的功能,又具有欣賞的價值,讓我們在禪茶一味的氛圍之中,體會到東方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我們國人的藝術審美。在設計和創(chuàng)作此壺的過程之中,有感于紫砂藝術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結合,于是想把方器賦予更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品位,而陶刻裝飾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作品“儒四方”,重點突出一個“儒”字,而四方是其器型的表現。儒字的表達從何而來,只能從器型的整體設計、小元素的點綴,還有陶刻裝飾的內容等等方面進行考量,于是成就了這一把獨特的四方壺形,滿滿的細節(jié)突出作者的匠心獨運,流露出令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的無窮韻味。
關鍵詞? 紫砂壺;儒四方;器型設計;人文雅韻
在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之中,陶瓷文明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幾乎可以代表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脈絡和演變歷程,在國際上面,我們的稱呼“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由此可見陶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重要標志之一。如今,我們最為熟悉的陶瓷代表之一就是宜興紫砂。紫砂從材質和光澤度來看,似乎和我們最為熟悉的陶瓷有點區(qū)別,其實紫砂是一種介于陶和瓷的形式存在,比陶的?;潭雀?,不易碎裂,比瓷的?;潭鹊鸵恍?,顆粒度高、透氣性強,所以用來泡茶是最為合適不過了。于此同時,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肌理特征,比較容易捏塑成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還可以在上面進行陶刻裝飾,集書法、繪畫等等藝術形式為一體,既具有實用的功能,又具有欣賞的價值,讓我們在禪茶一味的氛圍之中體會到東方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我們國人的藝術審美。
1? 紫砂壺“儒四方”的器型設計
紫砂作品“儒四方壺”(見圖1)從傳統(tǒng)的四方器演化而來,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窗戶的形態(tài),同時把陶刻藝術裝飾其上,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氣息,讓我們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感受到紫砂藝術的無窮魅力。此壺壺身線條硬朗之中帶著些許柔美,沒有純粹的直角轉折,頗見作者的深厚功力;壺底收納自帶弧度,留出些許的空隙,氣韻流暢;壺嘴婉約修長、亭亭玉立,出水非常爽利;與之遙相呼應的把手圈卷自然,呈現出耳廓形態(tài),端握舒適;壺蓋壓合壺口,嚴絲合縫,氣密性良好;上面的壺鈕則采用了既像一座江南常見的小橋設計,與顧景舟經典作品“上新橋”的壺鈕有幾分的相似,又似一把古琴一般優(yōu)雅淡雅,把其中的高山流水、人文雅韻展示得淋漓盡致。此壺壺身的立面上還有窗欞的紋理裝飾,上面銘文“品茗賞壺,趣在其中”八個大字,清麗脫俗、雋永耐看,和整體的壺身完美地融合起來。在設計和創(chuàng)作此壺的過程之中,有感于紫砂藝術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完美結合,于是想把方器賦予更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品位,而陶刻裝飾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作品“儒四方壺”,重點突出一個“儒”字,而四方是其器型的表現。儒字的表達從何而來,只能從器型的整體設計、小元素的點綴,還有陶刻裝飾的內容等等方面進行考量,于是成就了這一把獨特的四方壺形,滿滿的細節(jié)突出作者的匠心獨運,流露出令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的無窮韻味。
2? 紫砂壺“儒四方”的人文雅韻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我們古人留下了許多令人嘖嘖稱贊的千古文章和各種藝術形式,令今天的我們嘆為觀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些手工傳統(tǒng)藝術形式逐漸地被機械化大生產所替代,所以宜興紫砂在經過千百年的傳承之后依然如同方興未艾一般處于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方面得益于紫砂本來良好的透氣性和沖泡茶葉的實用性,另一方面就是其中蘊含的文化氣息和精神層面的寄托,讓我們一直在使用紫砂壺的過程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內在之美。和其它的茶具相比較,若論實用性,蓋碗之類可能要比紫砂壺更加好用,但是若論把玩性和藝術欣賞,那紫砂壺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從古到今,紫砂文脈源遠流長,融合了書法的剛柔并濟、建筑的橫平豎直、家具的線條組合等等,把江南文化之中的典型代表都以紫砂的材質呈現出來,具有獨特的藝術器型和代表性,所以中國陶都宜興才能夠以紫砂享譽全球。這件紫砂作品“儒四方壺”正是把這種人文氣質具化到紫砂壺中,通過窗欞形態(tài)的裝飾、壺鈕的小橋抑或古琴的形態(tài),還有壺身言簡意賅、直抒胸襟的銘文,共同構建出我們古人心目之中的儒雅生活和閑情雅致,也讓今天的我們不斷地臨摹、羨慕不已,希望追尋到那種過去生活的美好之所在。也正是通過紫砂藝術,讓我們能夠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從而更加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審美。
3? 結? 語
隨著人們對于健康的重視和茶文化的不斷發(fā)展,飲茶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基本的解渴需求,而是為了營造一種禪茶一味的休閑方式和文化層次的需求。面對越來越紛雜的茶葉等級和紫砂文化,我們在無所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考慮它的意義和價值,這樣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尋找到自己喜愛的器具,在長時間的喝茶把玩和欣賞摩挲過程之中達到了壺人合一的境界,充分地感受到“壺中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內涵和真諦。
參 考 文 獻
[1]周其斌.四方紫砂壺器之美學意境[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8(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