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禧
人生如白駒過隙,倏忽兩鬢已染霜華。在這個舒緩慵懶的盛夏,我整理書柜,打算曬一曬藏書。拉開其中一個柜門,滿滿一柜子的《今古傳奇·武俠》,帶著劍嘯西風的豪情與飲馬長江的雄圖,羈塵而來。從最初32開的試刊號起,到而今16開的改版,幾乎一期不拉。我為它們輕輕拭去浮塵,望著那曾經(jīng)無比熟悉的封面,我的心,隨著它們穿越回了二十年前那個同樣晶瑩剔透的夏日。那時的晴空深邃碧藍,青春的記憶燦爛明快,在我一生中永難忘懷。
我最早接觸武俠小說,是在大概八九歲的時候,通過借閱鄰居家一位大姐姐的梁羽生小說《大唐游俠傳》和《萍蹤俠影錄》,完成了最初的武俠啟蒙。后來上中學時,有位同學家里開小說出租店,彼時實在缺乏娛樂項目,我正如饑似渴地到處找書看,不但硬啃大部頭的世界名著,還去這位同學家翻找通俗小說。當我問他什么小說最受歡迎時,他將已被翻得破破爛爛的《神雕俠侶》和《碧血劍》甩給我……從此,“金庸”這兩個大字,閃爍著熠爚的光芒,永遠鐫刻在了我的心里。
比較慶幸的是,這位同學開租書店的長輩,應該頗具文化視野和文學鑒賞力,租的小說雖然多為盜版,卻絕無黃暴爛俗,武俠如金庸、梁羽生,歷史小說如高陽、蔡東藩等,皆是前輩名家的如椽巨作。通過這家租書店,我基本看完了金庸所有的作品。那時沒有網(wǎng)絡,筆者對通俗小說的優(yōu)劣甄別并無概念,倘若起手接觸的不是這些沉博絕麗的名家名作,而是那些充斥無聊打斗和下流色情的九流貨,那我對武俠小說的熱愛,也就無從談起了。
流年似水,轉(zhuǎn)眼間進入了21世紀,我也買了電腦,裝了ADSL,整個眼界一下子被五彩繽紛的網(wǎng)絡給打開了。少年時一心想看,卻無錢購買的眾多武俠名著,乃至于久聞其名,但大陸難見實體書的不少臺灣武俠名家的作品,在網(wǎng)上輕易就能找到。我沉醉在痛快淋漓的激越閱讀中,并浪蕩于各個武俠文學論壇上,終于有一天,被我撞上了網(wǎng)名橫刀的小編熊嵩。
彼時,熊嵩正為了《今古傳奇·武俠》的創(chuàng)刊在網(wǎng)上四面出擊,尋找、聯(lián)絡各路作者。拜央視張紀中版《笑傲江湖》引發(fā)熱議,進而造成新一波武俠風潮所賜,2001年的中國,正處于武俠黃金盛世的前夜。1980年代與1990年代培育了那么多武俠小說的忠實擁躉,他們中有不少人早已不安于只當一個讀者?!督窆艂髌妗の鋫b》最初的那批原生態(tài)作者,不少就來自熊嵩等人在論壇上的奮力發(fā)掘。
“少年俠氣,交結(jié)五都雄。”在這潛龍之淵、群英之藪的筆墨江湖,各路英杰為了同一個目標匯聚在一起,以文論劍,隨后被有著敏銳市場洞察力的《今古傳奇·武俠》編輯部凝聚成一股武俠新軍。我有幸躬逢其盛,在《今古傳奇·武俠》創(chuàng)業(yè)之初,就與組織接上了頭。這時我已在一些報刊上發(fā)表了近百篇“豆腐干”,與橫刀一番溝通后,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急欲在紙間筆底,一逞英俠夢。
然而,現(xiàn)實總是骨感的。編輯部主任鄭保純(木劍客)不但自身文筆好,對武俠小說也有獨到的見地與認識。他看過我初期的小說稿后,認為模仿金古的痕跡較重,尚未形成自身的風格,還須多加磨煉……就這樣,一磨煉就磨了我一年多,《今古傳奇·武俠》形勢日好,百舸爭流、名家競雄,在版面頁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肉少狼多,不對,是俠多,何時能輪到我上稿?說實話,那時的心情頗為沮喪。
所幸,由于我對電影和游戲的熱愛,在平時與諸位編輯閑聊時,總能闡發(fā)些“一鳴驚人”的論調(diào),這引起了編輯小似(王璇)的注意。她約我從電影和游戲角度出發(fā),撰寫相關(guān)的武俠專題。彼時恰好武俠名導何平聯(lián)合姜文、趙薇、王學圻等,拍攝了大片《天地英雄》,一度成為社會熱門話題。我便盡力寫了一篇《武俠史詩,天地英雄》,發(fā)表在《今古傳奇·武俠》2003年第24期(總第42期)的副刊“易筋新經(jīng)”上。后來據(jù)讀者調(diào)查表顯示,讀者們都較滿意該文,小似便鼓勵我再接再厲,繼續(xù)為該欄目供稿。我當然樂于承命,但從此也被副刊所羈絆,被定位成了副刊作者,再加上還有其他工作要忙,武俠小說的創(chuàng)作竟擱淺了。
就這樣,為《今古傳奇·武俠》撰寫了數(shù)年的副刊后,因橫刀和楊小邪被調(diào)去《今古傳奇奇幻版》創(chuàng)業(yè),邀我為《今古傳奇奇幻版》寫稿,我便跟隨他們“過檔”,從此中斷了與《今古傳奇·武俠》的合作。但對于雜志的購買,我是一期未停,直至某天赫然驚覺,附近的郵政報刊亭竟然已經(jīng)不賣《今古傳奇·武俠》了,后來連報刊亭都在城市中消失了。
互聯(lián)網(wǎng)大潮的奔流洶涌,任何個人也無法阻擋,只能順應潮流發(fā)展。大部分報刊在移動閱讀的沖擊下,日子都越過越難,今古傳奇也不例外?!督窆艂髌嫜郧榘妗纷钕鹊瓜拢浜笤t極一時的《今古傳奇奇幻版》也無奈??又州喌健督窆艂髌婀适掳妗返虮?,《今古傳奇·武俠》在黃金十年與武俠熱潮過去后,亦不似當年壯勇。幸有幾位元老苦苦支撐,總算不負初心,尚能一戰(zhàn)。社領(lǐng)導對雜志進行了大改版,同時轉(zhuǎn)變經(jīng)營思維,轉(zhuǎn)換用稿標準,不再單純執(zhí)著于傳統(tǒng)武俠,而是著眼于探索全新的武俠世界觀與展現(xiàn)模式。于是我的美食武俠小說《食鼎記》被責編空氣推薦給主編傲月寒,于2019年2月號開始連載。這部小說取歷史為骨、以美食為魂,跳脫既往的武俠套路,將家國情懷、人文哲思和俠義精神,寄托在亂世的美食傳奇中,盡力求新求變求突破,希望能在揚棄與創(chuàng)新中摸索出一條路。小說連載后,我也總算是在與《今古傳奇·武俠》相識十八年后,圓了一個夢。
歲月如歌,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撫今追昔,幾多思量,幾多感慨。人間聚散,本是平常事,此刻登臨長亭,目送青衫蓑笠,雖身隔秦嶺,卻信知音不遠。愿再過廿年,我們還能再相聚,共明月,轟飲酒壚,向長江濤頭,做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