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英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家庭作業(yè)也被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學校和教師將家庭作業(yè)視作課堂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他們相信通過完成家庭作業(yè),學生可以練習所學的技能并獲得努力的反饋,從而達到全面鞏固所學知識和發(fā)展相應技能的目的。然而,在日常教學中,作業(yè)的落實情況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部分學生缺乏思考,敷衍應對,草草了事,導致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不高,進而致使作業(yè)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負擔,學生慢慢對英語學科失去興趣。為了改善作業(yè)落實情況,減輕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初中英語教師對“如何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進行了長期的教研實踐,逐漸摸索出區(qū)內特色作業(yè)模式,以期改變傳統(tǒng)作業(yè)目的單一、內容單一、形式單一的教學現(xiàn)狀。
下面我將以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 Section B 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的讀寫結合課設計為例,介紹南崗區(qū)減負增效、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的實施方法。
一、課時教學設計分析
1.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該單元主要圍繞“free time activities”(課余活動)這一話題內容展開,話題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本節(jié)課是該單元第五課時教學內容,屬于讀寫結合課。本節(jié)課的閱讀語篇是對學生課余時間的活動進行調查總結,教師希望通過本節(jié)課的閱讀材料促進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學生依托自己或老師搭建的支架來完成寫作任務的能力。本節(jié)讀寫課語篇的題目為What Do No.5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主要針對學生的三項業(yè)余活動——exercise,use of the Internet以及watch TV的情況進行調查,呈現(xiàn)調查結果,并發(fā)表作者對健康放松方式的看法和建議。通過對不同課外活動的調查,引出“生命在于運動”(Life lies in movement.)這一主題,并倡導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加強體育鍛煉。本節(jié)課的課文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建立起健康合理的生活價值觀,同時也是對本單元語言知識和語言功能的進一步鞏固和升華,對學生的寫作技能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能夠掌握本課的重點詞匯:result, percent, online, television, although, through, mind, body, such, together, die;能夠學會We found that...We were surprised that ...It is + adj.+ to do sth.等句式;合理恰當?shù)貢鴮懷芯繄蟾妫J清運動的益處,學會使用支撐句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2)語言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能力。寫前:激活信息,組織素材,充分發(fā)揮文本的功用,搭設語言支架,建構框架,培養(yǎng)寫作微技能,提升寫作能力;寫中:梳理內容,構建結構,錘煉語言;寫后:多方評價,及時反饋,提高讀者意識,磨練寫作中的組織架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使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意識到良好生活習慣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幫助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
3.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南崗區(qū)平均每個班級人數(shù)為45人,學生的英語學習優(yōu)勢在于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和寫作技巧,能夠理解短文和與該主題相關的一些單詞,并且多數(shù)學生對英語感興趣,可以積極參加到課堂活動中。然而,班上還存在學生的英語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個別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信心和動力等問題。基于以上學情特點,本節(jié)英語讀寫課為提高學生讀寫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4.教學過程:
(1)寫前活動
Step 1:課前導入
教師通過自我介紹和提問:Where did I go? What did I? do on vacation?讓學生從圖片中猜測,而后針對假期安排——旅行、讀書、鍛煉,進行班級內的調查,讓每名學生參與到課堂調查當中。
設計意圖:通過真實的情景和問題,導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Step 2:分析本課的閱讀語篇結構
要求學生再次閱讀課文語篇,勾畫語篇中的關鍵詞,并完成工作表中的配對任務。而后教師幫助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啟發(fā)學生總結說出各個自然段中關鍵句的作用,讓學生關注語言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設計意圖:啟發(fā)學生多角度地分析語篇,從謀篇布局到遣詞造句;搭設支架,指導學生理清思路;增加學生的思維容量,促進其思維進階發(fā)展,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的高階思維能力。
(2)寫中活動
Step 1:利用表格審清題干要求并列提綱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表格逐步審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題目要求。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使用“表格審題法”審清寫作要求,明確優(yōu)秀寫作標準,繼而列出寫作提綱,理清寫作思路,梳理寫作內容,建構寫作結構。
Step 2:形成第一段(仿寫練習—呈現(xiàn)初稿—生生互評—教師點評—修改完善)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材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總結歸納,鼓勵學生利用已有句型改寫句子,讓學生按照寫作計劃完成初稿。教師鼓勵學生展示他們的習作,并且讓其他學生評估被展示的寫作,并從內容,語言,結構等角度給予評價,在學生提出建議后教師進行點評,補充。
設計意圖: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可以鍛煉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互為“讀者”進行閱讀和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起“讀者”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和借鑒,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深度學習。
Step 3:形成第二段(頭腦風暴—文本分析—呈現(xiàn)初稿—生生互評—教師點評—修改完善)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思考運動的好處,頭腦風暴后,形成思維導圖;其次,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教材閱讀語篇,啟發(fā)學生總結歸納出一篇好文章包含的要素及特點;最后,運用所學寫作技能形成第二段初稿,經過展示,生生互評,教師補充點評等環(huán)節(jié),更正草稿中的錯誤。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頭腦風暴”,通過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反饋形式,來實現(xiàn)課堂寫作的交流目的,搭建能讓學生進行交流反饋和自主寫作的平臺,增強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Step 4:形成第三段(文本分析—提供支架—呈現(xiàn)初稿—修改完善)
設計意圖:讓學生意識到完整書信結構的重要性,通過給學生寫作支架,降低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難度。
(3)寫后活動
總結與自評
教師鼓勵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所學內容,在板書上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匯總,學生完成學生頁上的自我評價反思表格,進行自我總結。
設計意圖:在課堂最后通過讓學生總結梳理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已學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我評價表進行課堂學習過程反思,提高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引導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二、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1.夯實基礎
Task 1: Match the word with its meaning.(將單詞與其含義相匹配。)
(1)result ? a.to stop living
(2)online ? b.because of something
(3)through ? c.the physical form of a person
(4)mind ? d.controlled or connected to a computer
(5)body ? e.the information that you get from a scientific
test or research
(6)die ? ?f.your thoughts or your ability to think, feel,
and imagine things
Task 2: Fill in the blanks.(填空)
(1)Last month we(ask)our students about(他們的業(yè)余活動).
(2)We(find)that only fifteen percent of our students exercise every day.
(3)Twenty percent exercise only (每周一至三次).
(4)The other ten percent use it? (至少)three or four times a week.
(5)We all know that many students often?(上網(wǎng)), but we were?(surprise)that ninety percent of them use the Internet every day.
(6)The answers to our questions about watching television were also?(interest).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jié)課已學的重點詞匯、詞塊和語法。通過單詞詞義匹配練習以及填空練習檢查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
完成標準:完成過程中注意單詞拼寫以及字母書寫。建議用時5分鐘。
結果使用:以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第六十九中學(哈西校區(qū))八年一班(以下簡稱六十九中八年一班)為例,班級里82%的學生基礎知識滿分;11%的學生因為不清楚所給單詞的詞義,詞性出現(xiàn)匹配錯誤;6%的學生因為粗心和字跡不清失分。教師會在下一節(jié)英語課前針對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答疑。
2.鞏固提高
Task 1: Read the requirements and fill in the table.(閱讀題干要求并完成審題表格)
2018年哈爾濱市中考:假如你是班長李明,今天你們班針對同學們的暑假計劃進行了討論,你們班的外教David對此很感興趣。請你根據(jù)以下信息,給David寫一封電子郵件,告訴他討論的情況,并說說暑假期間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什么好處。
寫作要點:
(1)討論主題: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meaningful)暑假。
(2)同學們的暑假計劃:
①一半的同學打算去旅游;
②四分之一的同學打算多讀一些好書;
③你打算參加社會實踐活動(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3.說一說暑假期間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什么好處。
設計意圖:審題是完成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審題不慎或審題偏差都會導致寫作信息傳達出現(xiàn)偏差。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審題,養(yǎng)成好的作文審題習慣,教師要求學生利用表格進行作文審題。
完成標準:審題時勾畫關鍵詞,如:“中學生”“好處”等。建議用時4分鐘。
結果使用:在進行寫作任務前列表格審題,極大地幫助了多數(shù)學生養(yǎng)成了認真讀題思考的寫作習慣。
3.拓展遷移:
Task 2: Analyze the sentence patterns and imitate.(分析句型并仿寫)
(1)Imitate the topic sentence(主題句仿寫)
It is good to relax by using the Internet or watching game shows, but we think the best way to relax is through exercise.
【It is + adj.+ to do sth., but sb.think(s)...】
通過旅行,多讀好書來度過暑假是好的,但我認為最好的度假方式就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Imitate the supporting sentence(支撐句仿寫)
①Exercise such as playing sports is fun, and you can spend tim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as you play together.
【sth./ doing sth.such as ... is +adj., and...】
打掃公園,去養(yǎng)老院等社會實踐活動是有幫助的,并且我們可以在與其他人工作的過程中鍛煉我們的溝通能力。
②And remember, “old habits die hard.”
【And remember, “...”】
請記?。骸皫椭藭屪约鹤兏谩?/p>
設計意圖:仿寫練習是鍛煉提升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先挑選教材閱讀語篇中出現(xiàn)的主題句和拓展句,而后幫助學生總結相應句型,給予學生寫作支架,而后再基于2018年中考作文話題,讓學生進行仿寫。循序漸進,降低寫作難度,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寫作信心。
完成標準:在句子仿寫過程中,注意單詞的正確拼寫和語法的準確使用,寫完進行檢查,建議用時8分鐘。
結果使用:六十九中八年一班中,有71%的學生可以準確仿寫。仿寫作業(yè)的設置有效地幫助了學生寫準、寫好作文,幫助學生克服了寫作畏難心理。教師批閱后,總結出常見錯誤類型,在第二節(jié)課上呈現(xiàn)作業(yè)中的典型錯誤讓學生進行改錯練習。
4.追求卓越:
☆Optional Task : Use the hamburger theory to finish writing the benefits of taking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選做任務:使用“漢堡理論”完成習作——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好處。)
設計意圖:選做作業(yè)的布置旨在給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更大發(fā)展空間,因為這部分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上面作業(yè)中涉及的知識內容,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學習輸入和練習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設計選擇作業(yè)更能激發(fā)他們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這種學習的內驅力也是他們英語學習最好的助推。
完成標準:選擇性完成,建議用時8-15分鐘。
結果使用:以六十九中八年一班為例,班級里有7名學生高質量地完成選擇作業(yè)。教師將完成的7份選做作業(yè)進行了面批詳改,對這部分學生進行了鼓勵。
在優(yōu)化作業(yè)的實踐中,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英語教師為實現(xiàn)分層作業(yè),使英語處于各水平的學生都可以高效使用作業(yè),將每日的英語作業(yè)分成以下四個層次:夯實基礎、鞏固提高、拓展遷移以及追求卓越。通過以上四個層次讓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全面鍛煉所學技能,循序漸進式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以上是南崗區(qū)關于減輕中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的部分教學實踐,南崗區(qū)的英語教師團隊全面考慮學生英語發(fā)展水平、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努力做到精準設計作業(yè),根據(jù)實際學情,精選作業(yè)內容,合理確定作業(yè)數(shù)量。此外,南崗區(qū)會繼續(xù)開展優(yōu)秀作業(yè)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加強優(yōu)質作業(yè)資源共建共享,鼓勵各校英語教研組加強對學校作業(yè)設計與實施的研究與指導,實現(xiàn)讓學生在作業(yè)中收獲,更好地實現(xiàn)作業(yè)鞏固已學知識,反饋學習效果的使用目的。
■ 見習編輯/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