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簡單概括《平面國》這本書。它可以是首次解釋“維度”概念的科普讀物、腦洞大開的科幻小說,或是煞有介事的數(shù)學童話、劍走偏鋒的精神啟蒙,也可以是辛辣諷喻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寓言。
這本于1884年橫空出世的小書,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尚未完成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而成。當時大眾視野中的科學還在和巫術、魔法、占星術混作一團,現(xiàn)代物理學還未誕生,而作者埃德溫·A·艾勃特已經(jīng)在暢想高維空間了。這種大大超前于時代的天才想法,讓這本書顯出一絲荒誕的氣質:仿佛通篇在一本正經(jīng)地胡說八道,散發(fā)著濃濃的英式幽默,有趣、迷人,令人捧腹。也因為其內(nèi)容過于超前,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問世之前,幾乎無人把《平面國》看成埃德溫·A·艾勃特的重要著作。
直到近40年后,在廣義相對論的影響下,四維空間迅速成為科學界的“新寵”。1920年2月12日,《自然》雜志上刊登了一篇題為“歐幾里得、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短報,將埃德溫·A·艾勃特稱為預言第四維度的先知,這本蒙塵之作自此成為無數(shù)大師的啟蒙之作和眾多科幻小說的靈感來源,深刻影響了現(xiàn)當代科學和科幻文學發(fā)展。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說:“若想理解維度,再沒有比《平面國》更好的入門作品了?!笨枴に_根、斯蒂芬·霍金等科學家都曾在各自著作中談論本書。再加上《生活大爆炸》中謝爾頓的大力推薦,“平面國”已然成為全球范圍內(nèi)的超級文化符號。
埃德溫·A·艾勃特在平面宇宙設定基礎上,展開細節(jié)詳實的“平面國”生活畫卷。在題獻部分,作者以正方形先生的口吻,描述了對人類不斷探索高維空間的憧憬:“寫給所有空間中的居民,特別獻給H·C。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謙卑的平面國居民。他一開始只知道二維的世界,后來才有幸被引入三維的空間。作者把這本書獻給天空之國的臣民們,希望本書能激勵你們不斷立下更高的志向,去探索四維、五維甚至六維的秘密。立體人,你們是比作者更高級的物種,愿探索能拓寬你們的想象,并孕育出最少見、最卓越的美德——謙虛?!?/p>
在書中的平面國里,各形狀居民操心自己的國家社會,就像我們操心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們住在平面房子里,通過霧氣和光線識別他人,靠彼此觸摸識別“角度”區(qū)分地位。平面國史上還發(fā)生通過染色消除階級而引發(fā)的大事件,比起空間世界的人類歷史也不遑多讓。
作者埃德溫·A·艾勃特(Edwin A. Abbott,1838—1926年),牧師,神學家,數(shù)學家,古典文學學者,26歲就任倫敦城市學校的校長,成為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H.Asquith)的老師?!镀矫鎳分胁粌H有對二維世界出自邏輯與數(shù)學角度的構想,尖銳的社會諷刺、對窮人和婦女權益的討論甚至關于神學的探討也出現(xiàn)在作者的觀照視角中,作者將內(nèi)容延伸到了意識形態(tài)、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等層面,拉起讀者與那個世界感同身受的某種共鳴。而《平面國》中傳遞的理性和求知的力量,是其得以傳世并在當下仍具有啟迪性的精神內(nèi)核。透過這本書,讀者或許可以獲取觀察世界的新角度,最終獲取開啟新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