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畫
有些書適合讀完收藏,比如《故宮宴》,從美食視角切入神秘的故宮,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點。清代是中國近現(xiàn)代美食的起點,《故宮宴》著重介紹的就是紫禁城里的清代宮廷美食文化。
讀正文前細(xì)讀目錄,有助于厘清書的脈絡(luò)?!豆蕦m宴》以十二個月份為章,每月以薦新食材為線,結(jié)合史料《膳底檔》的記錄,以八十篇文章復(fù)原了鮮為人知的皇家美食,喚醒了“紫禁城六百年”的文化記憶。
何為薦新?這是歷朝歷代統(tǒng)治者都十分重視的禮法儀式。人們每月在享用新鮮時令蔬果前,先舉行儀式祭獻神明和祖先,此為薦新禮。《故宮宴》中包含了不少類似“薦新”之類的詞語解釋,可謂“開卷有得”。
比如清代最負(fù)盛名的“千叟宴”,是為籠絡(luò)臣民而舉行的大型酒宴,每次至少要兩三千人,席開八百桌,依不同身份、不同等級設(shè)成銀、錫、銅三種質(zhì)地的暖鍋宴,而臣民們參加國宴是個“辛苦活”;餑餑是皇帝和后妃日常飲食或?qū)m廷筵宴中的主要食品,早晚膳之間還有克食??耸呈侵笌椭氖澄?,如山楂就叫克食;皇帝舉行大婚典禮后,要行合巹宴。巹是一種瓠瓜,古代結(jié)婚時,人們用它做盛酒器……好奇感夾雜著求知欲,令我一氣呵成讀罷此書,感覺漲了很多知識。
我從《故宮宴》里還了解到清代宮廷有許多吃食規(guī)矩,除夕夜吃的餃子得是素餡的;立春日,要食“五辛盤”,即蔥、姜、蒜、韭、辣芥?!靶痢迸c“新”同音,取其象征性的吉利意義;4月8日浴佛節(jié)要吃結(jié)緣豆以結(jié)人緣……清宮御膳是五味調(diào)和的模范,皇帝的一膳須有冷與熱、葷與素、鮮與干的搭配,可見那時宮廷已很重視養(yǎng)生。
我還記錄下來一些名菜。箱子豆腐是一品(即一份或一碗)以豆腐為主料的山東名菜,這道菜在乾隆帝126天的南巡膳單中共出現(xiàn)了28次。為何會出現(xiàn)這么多次?一定很好吃吧,改日要搜來品嘗一下。皇帝用膳后,通常會把自己用過的膳食賞賜給后妃。乾隆偏愛令貴妃,經(jīng)常賞蓮子鴨給她吃。蓮子與鴨子肉搭配在一起營養(yǎng)全面,也有“蓮生貴子”的吉祥寓意。鍋塌雞是乾隆帝喜食的菜肴之一。我吃過鍋塌豆腐,沒吃過鍋塌雞,以后有機會也要去嘗一嘗。
我從《故宮宴》中還看到不少鮮為人知的美食秘史:我們愛吃的火鍋,宮里人也愛吃,慈禧最愛吃菊花火鍋;溥儀追求新鮮食物,癡迷西餐,16歲生日那天,老太妃賜給他的壽宴,他只看了看就賞給別人吃了,轉(zhuǎn)而享用番膳房給他準(zhǔn)備的西餐;我們耳熟能詳?shù)臐M漢全席,竟是清亡后膳房廚役為謀生而營造出來的噱頭;清代最為節(jié)儉的皇帝是道光,他在位時正是清王朝走下坡路的時期,因此日子過得節(jié)省,一般皇帝的日常膳食是四十八品,道光帝的膳食菜加上餑餑一共才五品……
閱讀《故宮宴》,讓我有穿越到清代的感覺,仿佛透過一扇小小的窗,視線直落到故宮神秘的美食餐桌上,垂涎欲滴,暗自叫好。好在,如今網(wǎng)絡(luò)資源豐富,想吃故宮名菜,照著名字去搜一搜,都能搜到,真是歡喜。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