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國Netfilx播出由大衛(wèi)·芬奇監(jiān)制的動畫短片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這些包含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等元素的2D和3DCGI短片,憑借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拘一格的表現(xiàn)形式、深邃厚重的思想內涵征服了一眾動畫愛好者,這部被觀眾親切稱作“愛死機”的作品也迅速成為全球熱議的現(xiàn)象級爆品。作為大衛(wèi)·芬奇的御用編劇,英國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Alastair Reynolds)負責了“愛死機”第一季第7集、第14集的劇本創(chuàng)作,他親自操刀改編了自己的短篇小說《齊馬藍》和《天鷹座裂隙之外》,脫胎于《齊馬藍》的《齊馬的作品》,也被全球觀眾公選為“愛死機”第一季的頂級佳作。
此次出版的《齊馬藍》一書,即是集合了雷諾茲13個短篇科幻故事的合集。該書收錄了《齊馬藍》《真正的故事》《伊諾拉》《從信號到噪音》《卡迪夫的消亡》《隱藏》《明拉的花》等13篇科幻短篇小說,這些故事有的發(fā)生在地球上不遠的未來,有的則是跨銀河系的新太空歌劇。
雷諾茲在這些科幻故事里不斷地向哲學發(fā)問——
當機器托管了人類的記憶,當人類不斷被機器改造,生命的意義是什么?藝術又何以誕生?
這兒有個關于火星拓荒者的故事,他會告訴你人類登上火星后,說出的第一個詞是“狗屎”。
為戰(zhàn)爭而生的機器,會夢到和平嗎?人類文明毀滅前的全部記憶都在它的腦中。
如果平行時空里,她還活著,你想不想給她“打個電話”,信號中斷前的噪聲里留下什么信息?
為了隱藏起來免遭屠戮,你愿意拋棄肉體,變成機器內部的一串代碼嗎?
也許你以為自己傳授的技術可以拯救一個星球,但結局未必是你想看到的。
當整個宇宙只剩下一個人類,他得做什么才能不讓自己發(fā)瘋?
…………
作為“太空歌劇大師”,雷諾茲在這部作品中展現(xiàn)了其奇崛的幻想世界和強大的文字功底,在每個獨立的故事之間,科幻與懸疑相交融,暗潮與波濤在孤獨的宇宙中回蕩。在記憶與藝術的探尋中,宇宙正在道出自己的真相。
作者阿拉斯泰爾·雷諾茲,1966年生,科幻作家,被譽為“太空歌劇大師”。曾在紐卡斯爾大學攻讀物理學和天文學,并于圣安德魯斯大學獲得天文學博士學位。1991年,雷諾茲移居荷蘭,并在當?shù)氐臍W洲空間與技術研究中心(隸屬歐洲航天局)工作,直到2004年之后才開始專職寫作。雷諾茲的作品曾獲英國科幻小說獎,并多次入圍雨果獎、阿瑟·C·克拉克獎、約翰·W·坎貝爾紀念獎、西奧多·斯特金獎和軌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