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時節(jié),知了在黃葛樹上剛叫了幾聲,重慶的大街小巷、上坡下梯、山間拐道、江邊碼頭,都擺上了冰粉。重慶的冰粉是靠吆喝的,夏天的冰鎮(zhèn)小食太多,冷不丁就會錯過。冰激凌、雪糕、冷飲,隱身在各種花花綠綠的夏季甜美中,一聲“冰粉,紅糖冰粉”,總是讓人循聲而去。
38度的高溫,是夏季山城的主打歌,涼爽、甜膩、回甘、清熱的冰粉,是它蕩氣回腸的副歌,愛上了這個潮濕火熱的夏天,一碗冰粉足矣。
冰粉是川渝一帶有名的傳統(tǒng)小吃,在夏季尤為被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人們主要是靠搓冰粉籽制作冰粉。冰粉籽其實是假酸漿的種子,含油18.6%,其中飽和脂肪酸11.1%、亞油酸20.8%。有清熱退火、利尿、祛風、消炎等功效,治發(fā)燒、風濕性關節(jié)炎、瘡癰腫痛等癥。
北碚、合川、萬州等地的人們喜歡搓上一盆冰粉,贈與左鄰右舍,好吃之余,又把這門技藝得以推廣。女人們將假酸漿種子用水浸泡足夠時間后,濾去種子,加適量的凝固劑,凝固一段時間后便制成了晶瑩剔透、口感涼滑的石涼粉,是一種消炎利尿、消暑解渴的夏季保健食品。
如今,冰粉變得越來越華麗。
解放碑步行街、楊家坪步行街、觀音橋步行街的冰粉,以色相取勝,山楂、醪糟湯圓、芝麻、碎花生米等十余種輔料,花花綠綠,看得人喉嚨里伸出了爪子??纯礄还窭锏南懔贤扑],玫瑰味的,桂花味的,百合香味的,傳統(tǒng)紅糖味的……簡直覺得每種口味都要吃過才好。這些冰粉品相妖嬈,都不會低于十元一份。于是有小姑娘、小伙子嘀咕,這些味道,夏天都要來嘗一遍才好。
會做生意的老板,見機行事,說,“還可以混搭口味,比如桂花玫瑰味,紅糖百合味……”光是聽老板報名目,口水就在喉嚨里打轉了。
除了城市街區(qū),重慶山里的冰粉那又是另一種風味。
歌樂山、南山、黃葛古道、照母山、鐵山坪、縉云山,抬腳便是山的城市里,蒼翠浮眼,綠嶂環(huán)身。重慶人下班后或周末約上一二好友,去山里走走,神清氣爽,只是口舌漸乏,正想打聽哪有消暑飲食時,一個不起眼的挑夫躥了上來,一張殷情備至的臉,“冰粉,冰粉涼快,紅糖養(yǎng)身。”挑夫一邊說著,一邊揭開捂得嚴嚴實實的背簍,果真是冰粉呢。于是率性要上一碗,“不貴,才5元?!?/p>
簍里的冰粉突出本味,紅糖芝麻撒上,大塊晶瑩潤滑的冰粉在塑料碗里游蕩,吃得路人直呼“安逸!”若有挑剔的食客說配料簡單,挑夫也不生氣,說,“我這可是手搓冰粉籽,傳統(tǒng)紅糖冰粉,吃的就是冰粉本味,可不是那些配料。那些雜七雜八加一堆的,鳩占鵲巢。城里那些還不知道什么粉粉兌的呢?!?/p>
路人笑了。
走到半山腰或山頂上,又有幾家搭著偏棚,賣冰粉涼蝦冰棍的,看見路人極力吆喝,“手搓冰粉,手搓冰粉。”這是他們的“主打產品”。
尋聲而坐,問他怎么個手搓法,老板們便七嘴八舌,你也聽不清哪家是哪家說的,耳朵里只鉆進了冰粉籽幾個字,反反復復。
不過你要多點幾碗,跟老板多扯幾句家常,就慢慢知道詳委。
從樹上摘下冰粉籽,放二兩在紗布中,扎結實了,然后把紗布放在約裝有十斤水的大盆里,像搓衣服一樣繁復搓揉冰粉籽,慢慢地水變渾了,起了泡子,這就便是冰粉籽中的漿被搓出來了。搓個大約十分鐘,再把盆里的水攪拌下,待泡子慢慢消失,用兌好的石灰水倒入其中,整個過程就跟點豆腐一樣,石灰水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雖然不能直接食用,但是可以改變冰粉籽的化學成分,使其變成堿性,凝固成固體。再靜靜地等待兩個小時,冰粉就制作成功了。
這冰清玉潔,喜煞食客。舀上一碗,配上紅糖汁、碎山楂、芝麻,甜膩可口的冰粉就完成了。
如果自己做,二兩冰粉籽可以做十斤冰粉,如果家庭成員多,倒是可行,如果不多,那簡直是要浪費了,因為做好的冰粉如果不在一天之內吃完的話,就會變形,廢掉。
不過現(xiàn)在超市也推出了各種速食冰粉粉,買一袋回去,沖水攪拌,待煮,簡便操作,不會浪費還可口。如此便捷,職場婦女瞬間也變成快槍手媽媽。
江水浩蕩,酷熱難消,傍晚,愛在江邊戲水、納涼的重慶人,也會要上一兩碗冰粉。
“冰粉,紅糖冰粉——”那入耳的吆喝,簡直要把入口即化的甜軟糯,吹進人的心窩,是江風宜人,也是冰粉沁心,這夏天最美好的體驗。
◆強雯,重慶市渝中區(qū)作協(xié)主席,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紅巖雜志社編輯,曾獲重慶文學獎、紅巖文學獎、巴蜀青年文學獎,出版有長篇小說《養(yǎng)羞人》《吃鯨魚的騾子》文化隨筆集《重慶人絕不拉稀擺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