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支持策略為主線,通過查閱書籍、觀察實踐、反思交流等,分析了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概念界定、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理論依據(jù)、我國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現(xiàn)狀、影響幼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因素,以及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支持策略的相關研究和實施建議,以期促進幼兒身體素質(zhì)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體育;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6-0083-02
引? 言
自課程游戲化推廣以來,自由、自主、創(chuàng)造、愉悅的游戲精神深入人心。教師應嘗試探索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新模式,實現(xiàn)場地有效劃分、資源巧妙運用、幼兒自主選擇、教師支持策略間的和諧發(fā)展,努力提升戶外體育活動質(zhì)量。
一、問題提出
發(fā)展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是提升幼兒身體素質(zhì)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必經(jīng)途徑。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因素進行鍛煉,開展各種自主且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在運動中培養(yǎng)幼兒大膽、自信、勇敢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怎樣才能讓幼兒在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中獲得身心愉悅的體驗?教師應如何支持幼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教師要進行深入研究。
二、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與教師支持策略的相關研究
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大多是群體性游戲,幼兒在與同伴游戲時可以增強協(xié)作精神,在解決矛盾過程中還可以提高交往能力與明辨是非的能力[1]。本文通過分析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明確支持與指導的方向及影響因素,提出組織教師支持幼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相關建議。
(一)幼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相關研究
1.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概念界定
教育學家斯賓塞指出體育活動是一種教育活動,是一種基于物質(zhì)滿足之上的在特定時間、空間范圍內(nèi)遵循某種特定規(guī)則的追求精神滿足的一種行為活動,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包括體育游戲和體育活動,有智力游戲和活動性游戲之分。
2.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理論依據(jù)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發(fā)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zhì)、協(xié)調(diào)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幼兒園有效開展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能夠提升幼兒的免疫力及對疾病的抵抗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3.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現(xiàn)狀
活動目標較隨意。大多數(shù)幼兒園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時,往往對目標的制訂較為隨意,較少提前制訂計劃,導致幼兒在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中學到的知識較少,教學效果不理想。
活動材料較少。隨著年齡的發(fā)展,幼兒的認識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就要求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材料的種類應隨之豐富。雖然很多園所的材料種類增加了,但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材料仍不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尤其在沒有既定目標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活動自由度受限制。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較差,教師往往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不敢完全放手,而過多地干涉與保護不利于幼兒自主活動價值的實現(xiàn),限制了幼兒自主活動自由度。
4.影響幼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因素
場地問題。戶外體育活動以集體運動形式為主,活動時,很多班級擠在操場上,導致戶外體育活動材料堆積在一起。幼兒經(jīng)常出現(xiàn)玩了以后沒有將材料放回原處的情況,導致下次玩的時候又出現(xiàn)找材料的現(xiàn)象。
目標定位。在活動中,教師往往扮演“觀望者”的角色,不清楚本次活動的目標是什么、發(fā)展幼兒的哪些能力等,而且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單一,缺乏趣味性。教師在組織活動時總是有許多安全方面的顧慮,大大降低了幼兒自主性戶外體育活動的質(zhì)量。
個體差異。幼兒自身能力發(fā)展水平存在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的動作及技能的發(fā)展水平差距較大。另外,部分家長對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淡薄,導致幼兒缺乏鍛煉機會,從而影響了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開展。
(二)教師支持策略的相關研究
1.教師有效支持的意義
教師的有效支持能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教師在為幼兒提供更多游戲空間的同時,還要注重安全教育。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使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在活動開始前、活動中、活動后都要關注幼兒人數(shù)、穿戴、場地、器材等,及時制止幼兒的危險行為,確保每位幼兒在游戲中都是安全的。
教師的有效支持能促進幼兒均衡發(fā)展運動技能,提高多種能力。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蘊含著許多探究、創(chuàng)新和冒險的因素。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自信、勇敢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提高幼兒的合作和交往能力。自主性體育活動打破了班級、年齡的界限,使幼兒的語言表達、合作與人際交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發(fā)展。
教師的有效支持能優(yōu)化操作材料的投放,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根據(jù)實際條件,我園布置了小山坡、石頭谷、彩虹車道、沙水池、小菜園等幾大區(qū)域,分年齡段制訂冬令時和夏令時戶外活動場地安排表,實現(xiàn)就地取材、一物多玩。材料投放是保證戶外體育活動順利開展的物質(zhì)基礎,直接影響著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
教師的有效支持能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有效交流。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幼兒戶外活動中的智慧標識、場地和材料的使用說明書、公約,提醒幼兒自由換區(qū)、自主整理,形成幼兒戶外自主管理系統(tǒng)。
2.教師有效支持的策略
(1)教師在活動中站位的安排——做“巡回”指導
固定式站位是指教師或保育員站在指定位置,不隨意變換場地。巡回式站位是指站位教師根據(jù)一定的路線,來回巡查的一種站位方式。這種站位方式有利于隨時觀察并掌握每位幼兒在運動中的各種表現(xiàn)。
(2)教師在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做“有心”觀察
活動中,材料的投放要貼合幼兒“最近發(fā)展區(qū)”,以“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為宗旨。教師可以分層次、分難易程度擺放晨間活動器材,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有挑戰(zhàn)困難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使用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探索,在活動中能有所動、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
(3)教師在活動中角色的轉(zhuǎn)變——做“有意”參與
教師作為幼兒的合作伙伴,不僅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活動,還要不著痕跡地解決幼兒遇到的問題,讓幼兒更好地開展活動。因此,教師要注意角色的定位,適時、適當介入,進行積極的隱性師幼互動和指導。
三、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支持策略的實施建議
活動前。第一,經(jīng)驗準備:教師應對照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種類和形式,了解幼兒已經(jīng)具備哪些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經(jīng)驗,及時為幼兒補充相關經(jīng)驗。第二,材料準備:教師應提供幼兒所需的活動材料,適時適宜地根據(jù)年齡段、場地、季節(jié)進行投放,并與幼兒一起制作明確的智慧標識,便于活動后的自主整理。
活動中。教師要樹立三種觀念:幼兒是一個有能力且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教師是幼兒的守護者,要和幼兒一起學習,陪伴和支持幼兒成長;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生活、游戲、經(jīng)驗,根據(jù)幼兒發(fā)展需要規(guī)劃和生成各類活動。教師應正確解讀幼兒的行為,傾聽幼兒的對話,關注幼兒的安全。
活動后。教師要善于評價,引導幼兒進行分享交流,解決幼兒遇到的難題,幫助幼兒積累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再次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愿望。教師要不斷豐富材料和組織形式,重視環(huán)境育人的理念,營造適宜的活動環(huán)境,保障幼兒園戶外自主性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結(jié)? 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應創(chuàng)新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模式,探索戶外體育活動的更多可能,對接五大領域教育要素、三個年段發(fā)展的主要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謝廣利.開展幼兒園戶外區(qū)域性體育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明日,2019(05):240.
作者簡介:趙黎(1982.9-),女,江蘇常州人,本科學歷,常州市鐘樓區(qū)西林街道中心幼兒園副園長,幼兒園一級教師,獲常州市“學科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