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范礽與清初白鹿洞書院考述

      2021-09-28 08:01:36張勁松
      關鍵詞:白鹿洞主洞南康

      張勁松

      (南昌師范學院 書院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32)

      作為明清時期的官辦書院,白鹿洞除禮聘名儒外,多有以書院所在的南康府(治今江西廬山市)同知、推官、府學教授、訓導、星子縣學訓導等為書院主洞的情況。地方官員主洞無一定之規(guī),頗為雜亂,是以研究者對官員主洞并未給予太多關注,即或是書院歷史的親歷者,如明代以推官身份主洞的李應昇、清代星子知縣毛德琦等也無記錄。在修纂的《白鹿洞志》“沿革”卷中,所記多為名儒、顯宦的事功,而對地方官員主洞的事跡所記寥寥,但實際上,主洞官員中也不乏有為之士,他們于主洞任上頗有興復之舉,如李應昇于天啟二年(1622)應知府袁懋貞之請以推官主洞事,“興復白鹿洞書院,立館舍招集人士,旬有小會,月有大會,會期親詣洞宿,與諸生質疑問難,推明紫陽之教,一時從游者千里應之,其成名于世者指不勝屈”[4]卷十三。立館講學外,李應昇還重修白鹿洞志,立洞規(guī)并申請洞學科舉等等,有功書院甚多[5]125。因此,主洞官員應為白鹿洞書院歷史文化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深入發(fā)掘,其中清順治末年的主洞——浙江會稽人范礽與李應昇類似,亦是不應被忽略的一例。

      一、范礽的家世

      范礽(生卒年不詳),字祖生,號熊巖,明末清初浙江會稽人(今浙江紹興),史稱“(范礽)公稱亢宗,少時龍寶副墨流傳四方”[6]卷七,少年時即聰慧異常。清順治丙戌(1646)中舉,順治末年任南康府推官,以推官主白鹿洞書院。復升廣信府同知,平九仙山寇,人多其功[7]卷二十三。范礽出身書香世家,祖父范可奇,字士穎,號云岑,為范仲淹十九世孫,萬歷甲戌(1574)進士,授刑曹,精法律,出守黃州,后升廣西副使,積勞成疾,卒于任,祀名宦、鄉(xiāng)賢祠。范礽之父紹裘為可奇次子,字次鐮,號紫閬,萬歷戊午(1618)副榜,選授鳳陽通判,“時逆珰竊政,媚奄者建祠于臨淮,紹裘署篆,避之以行。及掣鹽真州,紹裘無絲毫之羨,尋卒于官”,祀名宦、鄉(xiāng)賢。范可奇季子紹序,字幼欽,萬歷丙辰(1616)進士,授保定推官,考選刑科給事中,告假歸里,病憤時事,使家人至京上之,疏侵逆珰。有同年生遏之不聽。未幾卒,祀保定名宦[7]卷二十三。

      范礽外祖父為張元忭(1538—1588),元忭字子藎,別號陽和,浙江山陰人(今浙江紹興),嘉靖戊午(1558)舉人,隆慶辛未(1571)登進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萬歷丁亥(1587)升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侍讀,明年三月卒于官,謚文恭。張元忭為浙中王門的代表之一,“先生之學,從龍溪得其緒論,故篤信陽明四有教法”[8]卷十五,有《不二齋文選》存世。張氏尤注意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編纂,續(xù)修、主修了《山陰縣志》《紹興府志》《會稽縣志》等。據(jù)朱賡所撰行狀,張元忭子男二:汝霖、汝懋;女一,字范憲副可奇仲子紹裘,即范礽之母[9]卷之一。范礽的舅父張汝霖,字肅之,號雨若,萬歷乙未(1595)進士,知廣昌縣(今江西廣昌),升兵部郎中,副考山東,以詿誤去;再入仕籍,升廣西參議?,幦顺雎樱瑓f(xié)征蠻將軍剿之,尋以病卒;著有《易經因旨》《四書荷珠錄》《郊居雜記》等。汝霖弟汝懋,萬歷癸丑(1613)進士,知休寧(今安徽休寧),有惠政,擢御史,官至大理寺丞[10]卷十四二。張汝霖孫男張岱(1597—?),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陶庵老人等,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史學家,著作等身,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張子文秕》《瑯嬛文集》《石匱書后集》等多種流傳于世。張汝霖為范礽的舅父、張岱的祖父,因此,范礽為張岱的父執(zhí)輩。

      二、主洞白鹿洞書院及其作為

      范礽為白鹿洞書院主洞在史籍上有不同表述,毛德琦康熙《白鹿書院志》將范礽與其前任胡淑寅及繼任朱雅淳、巫之巒、汪士奇等統(tǒng)一表述為“司理南康,兼督洞事”,并沒有像李應昇那樣明確地稱之為“主洞”。在范礽補輯的《廬山紀事》卷七“白鹿洞書院”中,增補主洞7人,分別為章潢、舒曰敬、薛應旂、李應昇、李明睿、熊維典、 范礽[6]卷七。另據(jù)明末清初學者黎元寬(1608—1687)《白鹿書院志序》稱“山陰名士祖生范君實來司李南康,續(xù)公之緒,又嘗以漕務過淮,承公口授,歸而從眾推為洞主,肆力文章”,指范礽為眾推為洞主[11]卷之九。黎氏在《審克編(序)》中亦稱“祖生范公以理學名流司理于南康郡,山水之間足了公事矣。乃人文聿起,學徒景從,臺司相與推擇公為白鹿洞主,以貞教化”[11]卷之九,表明范礽兼主鹿洞并非像其他推官只是循例而已(1)康熙《南康府志》卷五“職官”載,清代南康府推官自順治至康熙六年裁撤時前后共有8人,其中胡淑寅之后分別為范礽、朱雅淳(以上二人為順治時任)、巫之巒、林檀、汪士奇(以上三人為康熙時任),康熙《南康志》推官與毛德琦《白鹿書院志》卷五“主洞”推官基本一致,似表明推官兼督洞事乃是慣例。但也有不同,即康熙時推官林檀(興化人,舉人)未出現(xiàn)在書院志“主洞”之內,林檀任推官時連州人廖文英為南康知府(廖氏曾于明崇禎末年任南康府推官),廖氏“知南康府,督洞學事,置田清租,增號舍,繕圍墻垣,宿洞課士,興廢舉墜”(1150)。或許因為有地方最高長官的親自過問,故毋庸推官再兼督洞事,這表明并非所有的推官都理應兼書院主洞。。

      (一)順治十五至十七年間主洞

      據(jù)毛德琦《白鹿書院志》卷三“沿革”,清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江西巡撫聘建昌鄉(xiāng)宦熊維典主洞事,以瑞昌何孝先為副講[3]卷三。道光《建昌縣志》卷九“人物”稱:熊維典,字約生?!樦伍g蔡中丞士英、李司憲長春延請主白鹿講席二年[12]卷九。則熊維典為白鹿洞主洞在順治十四、十五二年,十五年離任。清順治十四年增補的明李應昇天啟《白鹿書院志》志尾有題款,稱“南康知府高民望,同知龔蕃錫,通判閔子奇,推官范礽,星子縣知縣黃秉坤仝校訂,儒官余保定督刻”[13],則順治十四年范氏已為南康府推官,由于熊維典出任書院主洞,范礽并未以推官兼主洞。

      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廬山紀事》稱,是書“國朝順治戊戌,巡按御史許世昌屬南康推官會稽范礽重為補訂”[6],順治戊戌為順治十五年(1658)。范礽在《廬山紀事·序》中署款“順治十六年(1659)孟春月會稽范礽祖生父題于冰玉澗之讀書臺”,刊刻時間亦為順治十六年。該書“卷七”為“白鹿洞書院”,補輯中增加了主洞章潢、李應昇、薛應旂、熊維典、范礽等7人。由此可知,順治十五年熊維典離任后,范礽接任洞主,并于順治十六年完成對《廬山紀事》的補輯工作。

      李應昇《白鹿洞志》于順治十四年增補后,順治末年第二次補修,此次補修題款與十四年不同,內容為“南康知府薛所習,同知龔蕃錫,通判閔子奇,主洞推官范礽,星子縣知縣黃秉坤,白鹿洞副講余允光、張世經,儒官余保定同?!盵2]1025,與順治十四年相比,除修志人員有變動外,范礽明確為推官主洞。毛德琦康熙《白鹿洞志》卷五“主洞”有余允光和張世經的簡介,“余允光,字叔夜,奉新人。任建昌教諭,順治十七年書院副講;張世經,府學訓導,書院副講”[3]卷五。另據(jù)康熙《南康府志》卷六“名宦”所載,薛所習,字淄林,孟縣人,順治十四年守南康,在任五年,十八年以建昌逋賦奪一級去,士民惜之[4]卷六。則薛氏任南康知府在順治十四年至十八年,余允光于順治十七年為書院副講,薛所習遲至順治十八年為南康知府,因此,可以確定范礽遲至順治十七年仍為主洞推官,甚至十八年亦有可能在主洞任上(2)據(jù)康熙《南康府志》,繼范礽之后的清順治時期最后一任南康府推官為朱雅淳,這表明朱氏在順治十八年已到任,因不知朱雅淳到任時間,也就無法知道范礽離任的具體時間。毛德琦《白鹿書院志》亦載朱雅淳為范礽之后“司理南康,兼督洞事”者。朱雅淳,號湛侯,浙江余姚人,舉人。。

      綜上,順治十四年范礽為南康府推官,十五年白鹿洞書院主洞熊維典離任后,自順治十五至十七年范礽以南康府推官兼白鹿洞書院主洞,這是范礽為白鹿洞書院主洞的大概時間。

      (二)興復作為

      1.補輯《廬山紀事》?白鹿洞書院史料

      《廬山紀事》為明桑喬謫居九江時于嘉靖四十年(1561)所編。清順治十五年,范礽以其書“湮沒戎馬之場,又數(shù)十年其聞見所積,未有領要”,遂有輯補之意,在得到巡撫江西御史許世昌(?—1666)的支持肯定后,“余是以廣蒐軼事,凡原本所未收與后之不及載者,俱屬辭而比之,使存于目,思于心,天下人油油然,于山峙靜水窈而通矣”[6]廬山紀事序。比對桑喬原著,范礽補輯的《廬山紀事》內容多有擴增,其中卷七“五老峰東南至羅漢嶺白鹿洞書院”所補內容甚多。如于書院禮圣殿補《李元鼎同司李范礽賦鹿洞圣殿重新詩》:“講堂深鎖石厓巔,老樹虬蟠不記年。似有煙嵐留太古,還因圖畫契先天。崗頭月到傳龍臥,洞口云間任鹿眠。愧我勞勞徒仰止,高峰瀑雪濺寒泉。”[6]卷七明倫堂補輯:“堂后有云章閣,蔡士英碑記,王養(yǎng)正建”;“主洞”補章潢等7人,“有功鹿洞”補輯明葛寅亮、清蔡士英、李長春、張朝璘、許世昌等5人;于“藝文”中補輯明代提學葛寅亮《重修書院記》、清代巡撫蔡士英《重興書院志》、張朝璘《白鹿洞碑文》、明崇禎主洞李明睿《重修書院碑記》及南康府知府薛所習、同知龔蕃錫及范礽等人自撰的詩文多篇[6]卷七。如其中所補輯的“明張文恭元忭游鹿洞詩”和范礽“次韻詩并敘”,范礽在敘中稱“外王父太史文恭張公嘗著《朱陸異同辯》,偉哉!……余守官南康,上不以無似,俾得主講席,徘徊仰止,稽昔賢之遺蹤,得外王父斯詠”,并引申朱陸鵝湖有異而鹿洞無不同,“他時當闡繹斯旨,續(xù)辯以為之記”[6]卷七,有調和朱陸之意。范礽及部分地方官員在《廬山紀事》中增補的詩文有的并未出現(xiàn)在明清《白鹿書院志》和南康、星子等地方志中,從而為白鹿洞書院保存了一份難得的史料。

      2.續(xù)補《白鹿書院志》

      黎元寬《進賢堂稿》卷九有《白鹿書院志序》,序稱:

      余竟讀《白鹿書院志》而慨然曰:嗟乎!豈不以人哉!興替之際如轂轉耳。始李賓客兄弟好奇開山,未必為道也,而白鹿肇跡,至于濂溪聞道矣。……山陰名士祖生范君實來司李南康,續(xù)公之緒,又嘗以漕務過淮,承公口授,歸而從眾推為洞主,肆力文章。余竊服膺其課不專于洞,則師友之道廣;志專于洞則《春秋》之義精,于徵文獻,祖生其亦白鹿之長城,終不可墮……祖生作續(xù)就,余樂而序之,余亦藉祖生為奏,記蔡公道終不在瓦礫也。[11]卷九

      3.恢復洞學科舉

      許世昌在《廬山紀事》中對補輯的章潢等七位主洞一一作了評贊,如稱薛應旂“理學文章,卓然一代偉人,可謂麟徵鳳翥矣”[6]卷七,稱范礽為“初授南康司理,小大之獄必以情。著有《審克編》行世。設洞考,補弟子員,人士景從,比之歐陽”[6]卷七。由此可知范氏主洞時恢復了明末以來的洞學科舉制度。明天啟二年(1622),李應昇以推官任白鹿書院主洞,申請洞學科舉,“伏乞俯將鹿洞遺才,照白鷺書院事例,先期另考,額為十名”,得到時任學道的批允,“洞生科舉八名,仍前遺才另考,永為定例”[3]1217。明末兵燹后,鹿洞“歲久荒蕪,祠廟圮壞,不稱具睹。又樹木蔽虧,周遭壓屋”[6]卷七,經蔡士英、張朝璘等江西巡撫的興復,書院漸復舊規(guī)。在此背景下,范礽恢復明天啟以來書院遺才另行科試的做法得到上憲的支持,從而使書院與士子的科舉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達到“人士景從”的效果。事實上,清代的洞學科舉直至康熙五十年(1711)仍在執(zhí)行,彼時除南康本府在洞童生另期考試,拔取四人入南康府學外,外郡曾入洞讀書者也“急加錄取,得游泮者倍于往日”[3]1264。

      除上述作為外,范礽在白鹿洞還主持匯編《西江淳意》、構筑書院堂廡等。順治補訂的《白鹿書院志》有范礽所撰《徵刻西江淳意啟》,稱白鹿洞名并岳麓、睢陽而稱勝跡,因晦翁、子靜以增奇,“茲者幸逢總漕部院,佐壽考以作人;撫守按巡學臺,弘薪槱而助化,一時在位率多燕國文章;……儻辱俯鑒饑渴,庶其不我鄙夷,各檢鴻篇相逢,遙寄珠璣滿把”[2]1025。據(jù)此,范礽在主洞時還主持征集蔡士英等各憲有關白鹿洞書院詩文,并匯編為《西江淳意》一書。

      三、范礽作興書院的評價

      范礽于順治十五年至十七年主洞任上的作為得到時人的充分肯定,如黎元寬稱“祖生其亦白鹿之長城,終不可墮。夫其嚴蔡公也,一如紫陽之嚴濂溪,而其官主洞也,一如紫陽之自請備員而愿以守祠相易”[6]卷七。明末清初江西著名學者熊文舉(1595—1668)稱“維時奉檄惟謹,課士必勤,以襄大中丞之德意者,實惟南康司李祖生范君”[6]卷七等。范礽對自己在鹿洞的作為亦頗為自許,他曾和外祖父張元忭《游鹿洞詩》,在和詩敘中稱自己的兩個舅父曾因公路經廬山,鹿洞應為踐更之地,“而外王父此詩,蒙翳于苔蘚之中,且當時洞學未興,游屐亦鮮,而兩舅氏又以大吏不得久盤桓名勝,故詩亦若與書院有待而顯也。兩舅氏未及見,而礽也乃獲見而和之,又自幸矣”[6]卷七,既有自幸更有不負書院的自豪。

      如前所述,清代補輯的明天啟《白鹿書院志》新增三通時任漕糧總督的蔡士英致范礽書函,蔡氏在第一書稱“白鹿在望,此不佞三載來百計經營崩榛斷壁之中,修締而后有此”[2]1023,獲悉范礽銳意斯道,“不佞獲同心之助,喜極莫可言狀”[2]1023,謂“小兒家報中屢道門下雄節(jié)邁倫,高氣蓋世,不佞心儀已久”[2]1023等,對范礽多有贊譽,引為同類,頗多期許。第二書再稱范氏“星渚新政,美譽流聞,一水盈盈,蚤已洋溢于江淮河漢矣。……昔賢有言,斯文未墜,必有英杰領袖之者,則門下真其人矣”[2]1024。在第二書中蔡氏并促范礽啟迷醒聵,知所向方,奉熊維典為山斗魁杓;第三書除美譽外更以“近聞圣殿修理未竟,廡舍仍舊傾頹,諸生托足無所,殊為愀然”[2]1024責托。因此,范礽集地方官員與儒家學者于一身,他主洞白鹿洞書院時的作為體現(xiàn)了其作為浙中文化世家傳統(tǒng)繼者及推官兼任主洞職責的統(tǒng)一,從而成為白鹿洞書院歷史文化中較為典型的個案之一。

      四、結語

      在白鹿洞書院的發(fā)展史上,范礽是個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其知名度與影響很難與同為推官的“東林七君子”之一的李應昇等主洞比肩。在明末清初天翻地覆后政局初平的特殊歷史時期,范礽通過自身的努力,不但將蔡士英、張朝璘等江西大憲振興鹿洞的宏愿落實,更把主洞所肩負的教育與文化職責作了較好發(fā)揮,書院史料的整理與書院志的補訂、刊刻,鹿洞科舉的恢復等推動了兵燹之后白鹿洞書院較早步入正軌,大歷史中的小人物以一己之力,在天下第一書院的復興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透過范礽個案,還可進一步研究清初江西巡撫等高級官員推動白鹿洞書院等書院復興的內在動機,從而深入探尋清初江西書院并未沉寂的真正原因。這又提醒我們,除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史料外,對既有資料的認真解讀,對包括范礽在內的書院歷史人物的重新檢視是必要的,因為范礽們的作為是構成白鹿洞書院整體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猜你喜歡
      白鹿洞主洞南康
      南康區(qū):“三融合” 振興美麗鄉(xiāng)村
      南康水廠超濾膜池自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運行
      供水技術(2021年2期)2021-07-16 07:30:12
      施工支洞與主洞交匯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第三系有水泥巖地質支洞進主洞施工技術
      河南建材(2021年4期)2021-05-08 07:39:38
      鹿拓霧來白鹿洞書院文化APP交互設計
      大斷面黃土隧道斜井與主洞交叉施工技術
      珠江水運(2020年9期)2020-11-28 09:32:45
      博瓦水電站引水隧洞三岔口開挖與支護技術淺析
      陜西水利(2019年10期)2019-11-22 08:48:54
      南康漳州龍
      白鹿洞書院八字學規(guī)被刻在聯(lián)合國總部墻上?
      白鹿洞書院記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4
      新田县| 长子县| 灵山县| 黄冈市| 长子县| 许昌县| 宽甸| 周口市| 华容县| 昌吉市| 襄汾县| 池州市| 嘉义县| 巴中市| 土默特左旗| 德昌县| 湖州市| 沂源县| 修水县| 荆州市| 新和县| 丹阳市| 通州区| 定襄县| 高邮市| 龙井市| 巴林左旗| 泾川县| 彰化市| 伊宁市| 清流县| 淮北市| 疏附县| 湟源县| 平邑县| 日喀则市| 崇文区| 深州市| 抚顺市| 大名县|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