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汝漢 湯存兵
2021年各地中考落下帷幕,筆者整理101個考區(qū)101套共124道作文題發(fā)現(xiàn),全命題作文約占62.9 %,再次“領銜”中考。而要想寫出佳作,必須邁好第一步——審題。下面結合2021年中考,著重談談全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與技巧。
一、抓住題眼,化暗為明
題目的關鍵詞就是“題眼”。抓住題眼的方法主要有三:其一,從標題的語言結構關系入手找“題眼”。如果標題是偏正短語,題眼一般是中心詞,因其直接規(guī)定了寫作內容與角度,而修飾成分的詞語則往往起限制作用。譬如濟南題“為自己賦能”, 題眼是“賦能”,賦能也就是增強能力,這就是寫作重點。怎樣“為自己賦能”呢?那就要結合親身經(jīng)歷談感悟,最后上升到要為國家強盛、中華復興而賦能,做最好的自己。按此思路行文,寫出來的文章就一定有深度。如果標題是主謂短語,題眼一般是謂語,譬如常州題“音樂讓這一刻閃閃發(fā)光”的題眼應是謂語“發(fā)光”。只要扣住“發(fā)光”,寫在“這一刻”所發(fā)生的與“音樂”有關的故事,表明思想、精神風貌的變化,就不會跑題。
其二,結構較復雜的句子作為題目,題眼可以有兩個或以上,只是側重點不同。譬如山東青島題“這才是該有的樣子”是個單句,審題時要突出兩個題眼“該有的樣子”“才”?!霸撚械臉幼印笔鞘裁??對學生來說,就是心中有夢,執(zhí)著追求;敢于拼搏,勇于承擔;不斷進步,收獲幸福。對“才”也有多種理解,可以理解為一種變化,對某事物原本不這樣認為,但后來看法發(fā)生了變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強調,事物該有的樣子或許很多,但我眼中這種才是最好的樣子。無論是人生、自然、情感、成長等方面,只要能寫出自己的思考就好。
其三,“記……”“談……”“……故事”等類型文題中的動詞或名詞已限定了文體,題眼就是這些動詞或名詞。如攀枝花題“我的閱讀故事”題眼就是“故事”,寫“故事”就必須有情節(jié),有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局,還要有矛盾沖突。因此,這道題不適合寫成常規(guī)的讀后感,更適合寫記敘文。
二、逐字掃描,兩“不放過”
兩“不放過”,其一,虛詞不放過。譬如上海題“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中,“比看上去”說明是在經(jīng)過實踐后才做出的判斷?!坝幸馑肌鼻暗母痹~“更”,說明在實踐前自己對這個人、事、物已經(jīng)有了初步判斷,是看起來有一點意義或看起來較為一般、普通,但經(jīng)過接觸、交流、勞作、體驗、思考等實踐后,發(fā)現(xiàn)這個人、事、物更有意思和耐人尋味,一定要在這個框架內構思。還有山東菏澤題“遇到你,真幸?!?、浙江湖州題“總會找到前進的方向”中的“真”“總”等副詞都是命題者設置的“小陷阱”,一定要留神。
其二,表情景、時間或人物的詞語不放過。譬如陜西題“這,是我的節(jié)奏”的題眼是“節(jié)奏”,可以寫音樂節(jié)奏、為人處世節(jié)奏、前進節(jié)奏、奮斗節(jié)奏、穩(wěn)定的節(jié)奏、亂中有序的節(jié)奏等。“這”創(chuàng)設了寫作情境,引導考生的回憶,直接帶動了考生的情感?!拔摇笔菍懽饕暯?,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民族、國家,抒發(fā)家國情懷。構思行文時既可從個人層面寫自己學習生活的節(jié)奏,也可寫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節(jié)奏;既可站在當今時代發(fā)展的角度寫我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的節(jié)奏,也可以寫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節(jié)奏,還可從國家和民族的層面寫中國發(fā)展的節(jié)奏等。
三、虛實結合,化實為虛
有些命題比較具體實在,需要化實為虛,抽象概括;有些命題比較抽象,需要化虛為實,找到抓手;還有些命題可能虛實兼?zhèn)?,則需要虛實結合。譬如理解四川巴中題“我心中有一粒種子”中的“種子”時就要化實為虛:“這種子是什么?”“誰種下的?”“如何種下的?”“這種子是已經(jīng)萌發(fā)了,還是正在萌發(fā),或是待萌發(fā)?”“為何能種在心中?”“是否之前心里沒有?” “是只有一粒,還是一粒粒?”搞明白這些內涵,也就讀懂了命題意圖,再進行構思,就能提綱挈領,避免偏題。又如山東淄博題“獻給自己的禮物”中的“禮物”、江蘇南通題“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中的“光”都很具體但又內涵豐富,既可實指,也可虛指。審題時就可運用虛實結合法來構思。
四、添加語素,化大為小
對詞語式全命題作文的審題,可以運用添加語素、化大為小的辦法,即在所給定的詞語前或后添加詞或短語,來顯示要表達的主旨。譬如審讀山東煙臺題“扶”時,首先應該考慮,誰扶了誰?扶什么?怎么扶的?為什么要扶?扶的結果怎樣?可在“扶”前或后加上“老師”“他”或“上演講臺”等詞語,使其表意趨于完整,意思更加明晰。其次可添加成“自己扶起自己”,用什么支撐自己,使自己從困境中崛起,從跌倒的狀態(tài)下爬起來,這也是很好的寫作角度。再次還可以辯證地考慮問題,化大為小,扶就是為了不扶,不扶就是為了扶。我們學習某項特長,老師手把手地教,這樣的扶,是為了以后的“不扶”,讓你站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國家的惠農政策,扶貧政策,也是這樣的思路。如此審題,小到個人成長、家庭建設、鄰里互助、社區(qū)和諧,大到國家戰(zhàn)略、民族復興、時代頌歌,均可入文。不過,運用添加法時要注意不能改變原題,補充的位置可前可后,而且只能在草稿紙上或心中填補。
五、審讀材料,化隱為顯
對材料式全命題作文,千萬不可忽略材料,一定要讀出隱含在其中的限制要求。當所給材料只有一個中心時,可直接將其提煉出來作為主旨;當同時有多個要點時,則須選擇一點作為寫作中心,然后再化大為小地立意選材、謀篇布局。譬如,上海題是由“材料+題目+要求”三部分組成的。審題時要認真推敲導入材料:“《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有意思有這樣一種解釋:有意義,耐人尋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痹~典對“有意思”還有其他解釋,但既然材料只強調“有意義,耐人尋味”的意項,其他的意項就不符合題意。
六、巧妙轉換,化虛為實
含蓄式全命題作文題語意委婉,往往包含引申、比喻或象征等意義。審題時需要將此類文題轉換成直接型全命題作文,即把題目中含蓄而富有哲理的文字轉換成簡明直白的語句,概括出其內涵后再運思行文。譬如江蘇鎮(zhèn)江題“只是一個數(shù)字”或“不只是一個數(shù)字”中的“數(shù)字”是個顯性的符號,但有點虛,審題時就要化虛為實。“數(shù)字”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感動甚至震撼人心的故事,而這一數(shù)字背后的故事,就是考生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梢允菍W習中碰到的解答不了的題目,可以是日常生活中造成困擾的事件,還可以是成長歷程中的心靈困惑等。同時還要弄明白:“只是”的意思是“僅僅是”“不過是”,作為連詞,表示輕微的轉折,是對有的“數(shù)字”價值的輕視和否定,是對看重“數(shù)字”之人的勸導和寬慰?!爸皇且粋€數(shù)字”是指顯現(xiàn)的數(shù)字背后有隱藏的與這一數(shù)字相應或相對的道理、體驗、品行等?!安恢皇恰毕喈斢凇安坏薄安粌H”,作為連詞,常表示遞進,暗示考生:數(shù)字是重要,隱藏在數(shù)字背后的問題或價值更重要。如果說“只是一個數(shù)字”帶有輕微轉折的話,那么“不只是一個數(shù)字”則有更強的遞進意味,它強調的是數(shù)字背后的問題或價值,所以寫作的聚焦點是數(shù)字背后的問題或價值體現(xiàn)。
七、理清關系,化繁為簡
對于關系式全命題作文,審題的關鍵是要辨清并抓住概念之間的關系,多角度、多層面解剖題意。一要準確把握作文題面意思,二要理清標題中各詞語之間的內在關系,三要深入挖掘深層含義及內在邏輯關系。譬如四川廣元題“體育鍛煉的苦與樂”,“體育鍛煉”指向明確,劃定取材范圍;“苦與樂”點明必須從“苦”與“樂”兩者關系入手敘事說理。體育鍛煉之苦,絕不僅僅是受“皮肉之苦”和一般的“精神壓力”;體育鍛煉之樂,也絕不僅僅是身體更健康,賽場上取得好成績,或者是體育考試終于達標甚至得到滿分??梢园洋w育鍛煉的苦與樂提到利國利民的高度,挖掘體育鍛煉更深的意義。
中考作文的寫作時間一般為50分鐘至一個小時,審題立意、列提綱一般不超過10分鐘,準確性和速度來自平時的嚴格訓練。所以平時要有意識地強化審題訓練,練就火眼金睛,才能為在中考中寫出佳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