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禹
死亡,從來都是一切哲學的源頭!而不知死,焉知生?
假如原創(chuàng)江南越韻歌劇《秋瑾》,不遇紹興文理學院藝術學院長李強,倘若李強先生不是《秋瑾》落戶紹興文理學院的推手,第一鍬破土動工的奠基人,也就不會有歌劇《秋瑾》今天的轟動效應!不會有本月22日晚7點,登臺紹興大劇院的發(fā)軔,更不可能有12月8日晚,《秋瑾》在杭州余杭保利大劇院首演的誕生!以及作為一部在秋瑾的故鄉(xiāng)紹興,于145年之后,再度重溫秋瑾精神的壯麗史詩,和即將挺進明年全國政協將辦的“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大慶!怎不叫我淚流滿面,錐心刺骨?
初識李強,是在今年立夏,秋瑾故居旁的一家餐館。
在我們的執(zhí)行導演張海,《秋瑾》的領銜主演、總策劃胡雁的陪伴下,我見到了李強。那時的他臉色蒼白,身形瘦削,一條假肢,額上虛汗涔涔!據說,他去年剛剛逃脫了糖尿病綜合征的折磨,經歷40多天的昏迷,截去一條腿后,暫且逃脫了死神的索命!據說此人先前與我一樣,體大塊沉,有裂帛之聲,快人快語且率直無心!而此刻的李強卻寡言少語,氣若游絲,神情憂郁。這個李強,與先前那男高音李強,竟判若兩人。他在聽完我與胡雁、張海匯報完三人省城之行,向省委宣傳部領導表述《秋瑾》“基金扶持”一事,在我提出:能否先樹戲,等撥款了再了斷其他事情后,他當即拍板,并囑張?!耙欢▽⑽野仓煤谩?。于是,我像個復轉軍人,心里充滿了慰藉與溫情!后來,我們的《秋瑾》經一個多月的砥礪前行,竟百無禁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如臂使掌,酣暢自由,如沐春風!而此事的牽線者李強,卻好似忘卻了有《秋瑾》的存在,一任導演心靈自由的藝術創(chuàng)作,決不做半點掣肘之為!那時,我暗自驚嘆,李強真乃高人,竟無師自通藝術創(chuàng)作之規(guī)律,精品誕生之艱辛,竟無為而治,專等《秋瑾》長成枝葉繁茂的大樹之后,這才微笑著走向前臺!但我仍在疑惑,為何我們“月明樓”的首演,他竟缺席?為何校級的《秋瑾》懇談會上,卻不見他的身影?是韜略,還是姿態(tài)?是病重,還是力不從心?當我攜《秋瑾》劇赴杭州保利大劇院,為《秋瑾》演出講座熱身的半道上,驟然獲悉李強因心梗,猝然撒手人寰的一瞬間,我深深抱憾自己的誤判之中!
李強啊李強,你這個為《秋瑾》挖下第一鍬的奠基者,讓2500年來不知歌劇為何物的紹興,明白了什么是歌??!讓《秋瑾》在145年后,又在她的故鄉(xiāng)復活了,你卻永遠離開了我們!至此,我以淚洗面,救贖無門,我不相信也決不甘心,因為你再也看不到女神秋瑾,終將走上了只屬于她的圣壇!早知如此,我不管再忙,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與你親近,與你交心,與你懇談!歌劇《秋瑾》中有這樣的詞句:“待到山花爛漫時,女兒紅遍紹興城!”你的英年早逝,這種千里馬痛失伯樂的刻骨銘心,終將成為我人生中無法忘卻的沉重!
而今,當我再度想起李強托張海轉告我的話:“希望孫導,將紹興所有英雄寫盡”時,我再度淚流滿面!
因為,這是一個要強的男人,行前,對另一個有英雄情結男人的信任!
(作者系浙江省紹興文理學院鑒湖學者,歌劇《秋瑾》編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