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東寧蔬菜村三個舊石器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器研究

      2021-10-04 07:43陳全家魏天旭宋吉富楊樞通李有騫
      文物春秋 2021年2期
      關(guān)鍵詞:舊石器

      陳全家 魏天旭 宋吉富 楊樞通 李有騫

      【關(guān)鍵詞】舊石器;東寧蔬菜村地點;舊石器時代晚期;黑龍江東寧市

      【摘要】東寧蔬菜村Ⅰ、Ⅱ、Ⅲ地點發(fā)現(xiàn)于2018年4月,均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東寧鎮(zhèn)蔬菜村無名小河的Ⅱ級侵蝕階地上。Ⅰ地點發(fā)現(xiàn)石制品37件,原料以凝灰?guī)r和流紋巖為主,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和斷塊;Ⅱ地點獲得石制品9件,原料以凝灰?guī)r為主,類型包括斷塊和工具;Ⅲ地點獲得石制品8件,原料均為火成巖類,類型均為工具。三個地點石制品風化程度大多較為嚴重,工具均采用錘擊法修理或截斷修理,工業(yè)類型均屬于石片工業(yè),年代較晚,推測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早段。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批準號:16JJD780008)研究成果

      一、地理位置、地貌與地層

      東寧蔬菜村Ⅰ、Ⅱ、Ⅲ地點發(fā)現(xiàn)于2018年4月,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東寧鎮(zhèn)蔬菜村無名小河的Ⅱ級侵蝕階地上。東寧市位于黑龍江省的東南部,地處中、俄、朝合圍的“金三角”腹地,北鄰哈爾濱市依蘭縣和七臺河市勃利縣,西通哈爾濱市五常市、尚志市、方正縣,南瀕吉林省汪清縣、敦化市,東接雞西市、雞東縣,并與俄羅斯接壤。

      三個地點均無文化層,石制品均發(fā)現(xiàn)于無名小河的Ⅱ級侵蝕階地上。Ⅰ地點地勢平坦,南側(cè)有無名小河由西南流向東北,匯入綏芬河干流,周圍為丘陵。地點南距206省道142米,東距206省道206米、無名小河244米、蔬菜村281米,地理坐標44°02′55.77″N,131°16′49.61″E,海拔156米,采集范圍面積約8000平方米。Ⅱ地點位于無名小河西岸的二級階地上,無名小河在地點東側(cè)自西南流向東北。地點東北距Ⅰ地點約1500米、東寧市殯儀館444米,東距206省道321米,地理坐標44°02′20.03″N,131°06′06.30″E,海拔192米,采集范圍面積約6000平方米,分布大量的石英和石英巖。Ⅲ地點與Ⅱ地點東西隔河相望,無名小河在地點西側(cè)自西南流向東北。地點北距Ⅰ地點約1000米,西距Ⅱ地點約880米、無名小河329米,西北距東寧市殯儀館458米;地理坐標為44°02′22.01″N,131°06′45.86″E,海拔176米,采集范圍面積約2500平方米(圖一)。

      二、石制品的分類與描述

      本次調(diào)查共獲得石制品54件,包括石核2件,石片6件,斷塊8件和工具38件。現(xiàn)詳述如下。

      (一)蔬菜村Ⅰ地點

      共發(fā)現(xiàn)石制品37件。

      1.石核2件。1件普通石片石核,1件盤狀石核,原料均為流紋巖。

      普通石片石核1件。標本18DDSⅠ∶1,雙臺面石核,形狀呈長方體。長42.03毫米,寬59毫米,厚94.36毫米,重199.31克。A臺面為節(jié)理面,長52.44毫米,寬71.04毫米,臺面角為72°。剝片疤2個,最大者長28.58毫米,寬39.94毫米。B臺面也為節(jié)理面,長34.63毫米,寬16.24毫米,臺面角為74°。剝片疤3個,最大者長23.33毫米,寬19.23毫米,延伸長,深入核體較深,表面中等風化(圖二,1)。

      盤狀石核1件。標本18DDSⅠ∶4,形狀近龜背狀。長79.9毫米,寬62.63毫米,厚40.65毫米,重199.31克。臺面為修理臺面,長79.9毫米,寬62.63毫米,臺面角為70°~ 80°。AⅠ剝片面有11個剝片疤,最大者長59.52毫米,寬39.78毫米。BⅠ剝片面有17個剝片疤,最大者長38.23毫米,寬26.83毫米,延伸長,深入核體較深,表面中等風化(圖二,2)。

      2.石片6件。根據(jù)其完整程度可分為完整石片和斷片。

      完整石片4件。原料為砂巖、角巖和玄武巖。長20.26~61.96毫米,平均40.38毫米;寬24.28~60.09毫米,平均43.76毫米;厚3.55~27.03毫米,平均12.19毫米;重1.59~ 71.58克,平均27.31克;石片角89°~134°。標本18DDSⅠ∶26,原料為砂巖,形狀近橢圓形。長33.1毫米,寬39.44毫米,厚6.91毫米,重10.24克。臺面為修理臺面,長27.11毫米,寬4.31毫米,石片角為89°。打擊點集中,半錐體微凸,有錐疤,同心波不顯著,無放射線。背面均為石片疤,共6個。兩側(cè)聚斂,側(cè)緣中等磨蝕,遠端為羽狀。表面嚴重風化(圖二,3)。

      斷片2件。均為左邊斷片,原料為玄武巖和瑪瑙。長21.57~ 59.74毫米,平均40.66毫米;寬16.22~36.39毫米,平均26.31毫米;厚7.54~13.98毫米,平均10.72毫米;重3.24~ 30.10克,平均16.67克。標本18DDSⅠ∶17,原料為玄武巖,形狀不規(guī)則。長59.74毫米,寬36.39毫米,厚13.98毫米,重30.1克。臺面為打制臺面,長9.67毫米,寬9.13毫米,石片角為109°。打擊點集中,半錐體凸出,無錐疤,同心波不顯著,無放射線。背面分布有2個石片疤,部分為自然面。兩側(cè)先擴展再聚斂,側(cè)緣中等磨蝕,遠端為羽狀。表面嚴重風化(圖二,4)。

      3.斷塊共5件,原料種類有硅質(zhì)灰?guī)r、安山巖、凝灰?guī)r和角巖。長43.43~79.23毫米,平均61.22毫米;寬30.7~44.13毫米,平均35.78毫米;厚13.29~32.16毫米,平均23.1毫米;重16.22~98.58克,平均61.18克。

      4.工具

      本文按照陳全家先生的分類方案,將工具分為三類:一類工具為制作石器的工具(石錘和石砧),二類工具為未經(jīng)加工直接使用的工具,三類為片狀或塊狀毛坯經(jīng)過加工修理(修刃、修形和修理把手)的工具。Ⅰ地點發(fā)現(xiàn)的工具均為三類工具,共24件,包括21件刮削器、1件兩面器和2件砍砸器。

      (1)刮削器21件。根據(jù)刃緣數(shù)量可分為單刃和雙刃。

      ①單刃20件。根據(jù)刃緣形態(tài)可分為尖刃、直刃、凸刃和端凸刃。

      尖刃4件,原料有凝灰?guī)r、玄武巖和流紋巖。長51.11~89.57毫米,平均69.43毫米;寬38.45~66.42毫米,平均52.8毫米;厚11.15~25.45毫米,平均17.13毫米;重26.95~ 75.58克,平均50.71克;刃角為35°~97°,平均68.25°。標本18DDSⅠ∶19,原料為凝灰?guī)r,以石塊為毛坯,形狀近三角形。長89.57毫米,寬38.45毫米,厚25.45毫米,重68.62克。A側(cè)刃部采用硬錘反向加工方式,修疤為單層,呈普通狀,疤間連續(xù),加工距離遠,刃角為35°。表面嚴重風化(圖三,1)。

      直刃7件。原料有玄武巖、板巖、凝灰?guī)r和流紋巖。長32.46~81.07毫米,平均59.35毫米;寬25.22~80.57毫米,平均50.88毫米;厚5.28~35.73毫米,平均20.69毫米;重4.44~143.09克,平均69.55克;刃長30.74~ 57.11毫米,平均43.1毫米;刃角為31°~ 67°,平均48.57°。標本18DDSⅠ∶5,原料為玄武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81.07毫米,寬80.57毫米,厚23.23毫米,重143.09克。A側(cè)為直刃,刃長43.1毫米,刃角52°。B側(cè)較鈍,修疤為修理把手。表面中等風化(圖三,2)。

      凸刃9件。原料有砂巖、凝灰?guī)r和流紋巖。長22.89~55.30毫米,平均45.22毫米;寬33.31~92.79毫米,平均44.06毫米;厚5.21~22.25毫米,平均12.99毫米;重4.59~ 133.01克,平均34.65克,刃長8.03~54.14毫米,平均37.1毫米;刃角為21°~90°,平均42.78°。標本18DDSⅠ∶22,原料為砂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39.98毫米,寬25.09毫米,厚5.21毫米,重34.41克。A側(cè)為凸刃,使用硬錘錘擊正向加工,修疤為單層,呈普通狀,疤間斷續(xù),加工距離近,刃長34.41毫米,刃角21o。B處截斷是為修理形狀。表面中等風化(圖三,3)。

      ②雙刃1件。標本18DDSⅠ∶8,為尖凸刃刮削器。原料為板巖,以石片為毛坯,呈梯形。長72.68毫米,寬50.26毫米,厚14.62毫米,重69.08克。A側(cè)為凸刃,采用硬錘錘擊復向加工,多層修疤呈疊層狀,加工距離遠。長51.15毫米,刃角為45°。A側(cè)與C側(cè)夾角為127°,形成尖刃,B側(cè)長29.5毫米,C側(cè)長39.81毫米,夾角為尖刃。B側(cè)采用截斷方式修理形狀。表面嚴重風化(圖三,4)。

      (2)兩面器1件,為舌形兩面器。標本18DDSⅠ∶21,原料為凝灰?guī)r,毛坯為片狀,形狀為舌形。長51.98毫米,寬33.4毫米,厚8.66毫米,重19.44克。采用硬錘錘擊通體修理,多層修疤呈疊層狀,加工距離遠。表面嚴重風化(圖三,5)。

      (3)砍砸器2件,為單凸刃砍砸器,原料有板巖和流紋巖。長83.78~97.45毫米,平均90.62毫米;寬57.86~84.85毫米,平均71.36毫米;厚22.39~38.12毫米,平均30.26毫米;重184.06~229.72克,平均206.89克;刃長70.18~113.15毫米,平均91.67毫米;刃角為60°~80°,平均70°。標本18DDSⅠ∶31,原料為板巖,以石塊為毛坯,呈梯形。長83.78毫米,寬84.85毫米,厚22.39毫米,重184.06克。A側(cè)為凸刃,使用硬錘錘擊復向加工,修疤為多層,呈疊層狀,加工距離中。刃長70.18毫米,刃角80o。B處截斷為修理把手。表面嚴重風化(圖三,6)。

      (二)蔬菜村Ⅱ地點

      共發(fā)現(xiàn)石制品9件。

      1.斷塊共3件,原料有凝灰?guī)r和流紋巖。長50.26~400.78毫米,平均173.41毫米;寬34.66~47.63毫米,平均39.69毫米;厚13.29~24.54毫米,平均17.64毫米;重22.28~ 83.24克,平均43.39克。

      2.工具共6件,均為三類工具,包括5件刮削器和1件砍砸器。

      (1)刮削器5件。均為單刃,根據(jù)刃的形態(tài)可分為直刃、凸刃和端凸刃。

      ①直刃2件,原料有玄武巖和凝灰?guī)r。長27.33~100.1毫米,平均63.72毫米;寬29.43~51.02毫米,平均40.23毫米;厚5.88~ 24.6毫米,平均15.24毫米;重3.65~118.41克,平均61.03克;刃長17.13~92.94毫米,平均55.04毫米;刃角為22°~77°,平均49.50°。標本18DDSⅡ∶9,原料為玄武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27.33毫米,寬29.43毫米,厚5.88毫米,重3.65克。A側(cè)為直刃,刃長17.13毫米,刃角22°。B和C側(cè)采用截斷方式修理形狀。表面中等風化(圖四,1)。

      ②凸刃2件,原料有流紋巖和凝灰?guī)r。長46.58~55.01毫米,平均50.79毫米;寬21.5~42.21毫米,平均31.86毫米;厚9.79~ 12.55毫米,平均11.17毫米;重7.71~31.42克,平均19.57克;刃長33.35~45.07毫米,平均39.21毫米;刃角為33°~52°,平均42.5°。標本18DDSⅡ∶8,原料為流紋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46.58毫米,寬21.5毫米,厚9.79毫米,重7.71克。A側(cè)為凸刃,以石片自然邊緣作刃,刃長45.07毫米,刃角33°。B側(cè)截斷是為了修理形狀,C側(cè)修疤是為了修理把手。表面輕微風化(圖四,2)。

      ③端凸刃1件。標本18DDSⅡ∶3,原料為流紋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65.15毫米,寬56.33毫米,厚30.53毫米,重85.05克。A側(cè)為端凸刃,使用硬錘錘擊正向加工,多層修疤疊壓,加工距離遠。刃長110.59毫米,刃角55°。表面輕微風化(圖四,3)。

      (2)砍砸器1件,為單凸刃砍砸器。標本18DDSⅡ∶1,原料為玄武巖,以石塊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134.63毫米,寬96.62毫米,厚49.01毫米,重596.77克。A側(cè)為凸刃,用硬錘錘擊復向加工,多層修疤呈疊層狀,加工距離遠。刃長110.63毫米,刃角54°。B和C側(cè)修疤是為了修理把手。表面嚴重風化(圖四,4)。

      (三)蔬菜村Ⅲ地點

      共發(fā)現(xiàn)石制品8件,均為工具。

      1.一類工具1件,為修理石錘。標本18DDSⅢ∶1,原料為凝灰?guī)r,毛坯為石塊。長57.09毫米,寬65.66毫米,厚39.59毫米,重204.75克。A處有明顯的使用崩疤。表面嚴重風化(圖五,1)。

      2.三類工具7件。包括6件刮削器和1件凹缺器。

      (1)刮削器6件。根據(jù)刃緣數(shù)量可分為單刃和雙刃。

      ①單刃4件。根據(jù)刃緣形態(tài)可分為凸刃和凹刃。

      凸刃3件,原料有硅質(zhì)灰?guī)r、砂巖和安山巖。長39.14~ 82.18毫米,平均58.5毫米;寬32.45~78.45毫米,平均53.82毫米;厚7.97~21.6毫米,平均14.64毫米;重8.89~151.36克,平均66.36克;刃長43.22~125.55毫米,平均74.77毫米;刃角為35°~50°,平均45°。標本18DDSⅢ∶3,原料為硅質(zhì)灰?guī)r,以石片為毛坯,形狀為橢圓形。長54.19毫米,寬50.57毫米,厚14.34毫米,重38.83克。A側(cè)為凸刃,使用硬錘錘擊復向加工,多層修疤呈疊層狀,加工距離近。刃長55.55毫米,刃角50°。B處修疤是為修理把手。整個工具加工精美細致,表面中等風化(圖五,2)。

      凹刃1件。標本18DDSⅢ∶6,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石片,形狀不規(guī)則。長43.31毫米,寬37.48毫米,厚7.9毫米,重9.05克。A側(cè)為凹刃,采用硬錘錘擊正向修理,雙層修疤呈階狀,疤間連續(xù),加工距離遠。長35.75毫米,刃角為33°。表面中等風化(圖五,3)。

      ②雙刃2件,均為凸凹刃刮削器,原料為流紋巖和石英巖。長40.96~76.25毫米,平均58.61毫米;寬31.86~57.51毫米,平均44.69毫米;厚8.29~18.13毫米,平均13.21毫米;重10.82~78.28克,平均44.55克;刃角為32°~37°,平均34.5°。標本18DDSⅢ∶4,原料為流紋巖,毛坯為石片,形狀不規(guī)則。長40.96毫米,寬31.86毫米,厚8.29毫米,重10.82克。A側(cè)為凸刃,長31.15毫米,刃角為35°;B側(cè)為凹刃,長38.75毫米,刃角為32°;C側(cè)采用截斷方式修理形狀。表面輕微風化(圖五,4)。

      (2)凹缺器1件。標本18DDSⅢ∶7,原料為黑曜巖,以石片為毛坯,形狀不規(guī)則。長36.55毫米,寬16.64毫米,厚8.36毫米,重4.63克。A側(cè)為凹缺刃,采用硬錘錘擊正向修理,雙層修疤呈階狀,加工距離中等。長15.56毫米,刃角為74°。表面嚴重風化(圖五,5)。

      三、結(jié)語

      1.石器工業(yè)特征

      從原料來看,三個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制品均以火成巖為主,其中主要為流紋巖和凝灰?guī)r,另外還有玄武巖、砂巖、角巖、石英巖、硅質(zhì)灰?guī)r、安山巖、板巖、瑪瑙、黑曜巖等(表一)。

      從石制品類型來看,除Ⅰ地點類型較豐富外,其余兩個地點均較為簡單:Ⅰ地點石制品類型有石核、石片、斷塊和工具,其中石核包括普通石片石核和盤狀石核,工具均為三類工具,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和兩面器;Ⅱ地點石制品類型包括斷塊和工具,工具均為三類工具,包括刮削器和砍砸器;Ⅲ地點石制品類型均為工具,包括一類工具和三類工具,一類工具為錘擊石錘,三類工具包括刮削器和凹缺器(表二)。

      從加工技術(shù)來看,三個地點相同,石制品均屬于硬錘錘擊技術(shù)產(chǎn)生的石核、石片和以錘擊石片為毛坯的工具,未發(fā)現(xiàn)其他剝片技術(shù)。工具修理的部位多為刃部和把手,對形狀的修理多為截斷處理,目的是使工具形狀更加規(guī)整。多為簡單修理,正向、反向和復向比例接近,精修類工具較少。

      2.遺址年代

      東寧蔬菜村Ⅰ、Ⅱ和Ⅲ地點發(fā)現(xiàn)的石制品均采自地表耕土層或風化殼,無確切斷代依據(jù)。但通過與同一流域的芹菜溝東山地點(待刊)和新立村北山地點(待刊)比較可知,在工業(yè)特征方面,新立村北山地點和芹菜溝東山地點發(fā)現(xiàn)有大量石葉工業(yè)的石制品,芹菜溝東山地點還發(fā)現(xiàn)有典型的虎頭梁技法的細石葉石核,而蔬菜村三個地點均為典型的石片工業(yè)的石器組合。另外,蔬菜村Ⅰ地點發(fā)現(xiàn)有勒瓦婁哇風格的盤狀石核,Ⅱ地點的砍砸器修理也具有典型的向心剝片的痕跡,這些技術(shù)風格出現(xiàn)的時間均早于石葉和細石葉工業(yè)的出現(xiàn),由此可以推測蔬菜村三個地點的年代要早于芹菜溝東山和新立村北山地點。

      從風化程度來看,石器表面風化程度可分為四個等級[1],同種類型的原料,往往風化程度越嚴重,說明其年代越久遠。蔬菜村三個地點絕大多數(shù)石器表面磨蝕和風化較為嚴重:Ⅰ地點超過50%的石制品屬于嚴重風化程度,Ⅱ、Ⅲ地點屬于嚴重風化程度的石制品比例也超過33%;三個地點中等風化程度的石器比例均超過37%,只有極少數(shù)石器邊緣仍顯得比較新鮮和鋒利,屬于輕微風化。另外,在石器采集區(qū)未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以后的磨制石器和陶片,說明其不晚于新石器時代早期。

      綜上可以推測,東寧蔬菜村三個地點的年代跨度較大,從舊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且至少早于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段。

      3.遺址性質(zhì)

      東寧蔬菜村Ⅰ、Ⅱ和Ⅲ地點位于一條匯入綏芬河干流的無名小河的Ⅱ級階地上,且與綏芬河干流距離很近,地表平坦,地勢較高,取水方便,較適合人類活動,但未發(fā)現(xiàn)其它居住遺跡和文化層。三個地點石器數(shù)量較少,類型組合簡單,無碎屑,工具類型也較為單一,石器風化程度相差較大。由此推測該遺址可能為不同時期工具的遺棄地或臨時使用地。

      附記:參加調(diào)查人員有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的陳全家教授,魏天旭、劉祿碩士;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的楊樞通;東寧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宋吉富。調(diào)查期間得到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牡丹江市政府和文物管理站、東寧市政府和文物管理所等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

      [1]裴樹文.舊石器時代石制品室內(nèi)觀測項目探討[C]//董為.第十四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181—194.

      〔編輯:遲暢;責任編輯:李琳〕

      猜你喜歡
      舊石器
      巖畫保護,數(shù)字影像數(shù)據(jù)庫來幫忙
      石器,有看頭——舊石器館參觀指南
      科技手段在考古調(diào)查中的應用
      從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場說開去
      后崴子北山地點發(fā)現(xiàn)的舊石器研究
      簡述阿拉善舊新石器的演變
      高校特色博物館建設可行性研究
      中國黃士高原.最早的古人類活動記錄
      江西萬年縣舊石器時代考古調(diào)查報告
      丹江口庫區(qū)舊石器考古調(diào)查記
      集安市| 桃园县| 弥勒县| 墨脱县| 广东省| 潍坊市| 阜宁县| 甘肃省| 乌兰县| 蕉岭县| 广灵县| 天柱县| 临海市| 榆中县| 固原市| 横峰县| 韩城市| 镇赉县| 普定县| 唐山市| 上饶县| 台南市| 三河市| 闵行区| 桃源县| 安平县| 临沧市| 孟村| 冷水江市| 印江| 互助| 阳城县| 丹东市| 清流县| 金乡县| 石首市| 昌邑市| 达孜县| 南投市| 民和|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