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鷹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里最苦的崗位。當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感觸頗深:有幾分勞累,也有幾分收獲。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洗禮,才發(fā)現(xiàn),一個班級的發(fā)展單靠班主任的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要借力發(fā)力推動班級積極發(fā)展。既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好,又增加自己的職業(yè)幸福感,班主任應掌握一些方法和竅門。
抓好學生思想工作,讓學生為班級管理出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就得增強其自信心,并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別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并且做得更好?!碑攲W生開始不敢去做,就要鼓勵他去做,給予肯定和贊揚。對于“學困生”要多鼓勵,少批評,不能歧視,要幫助他看到自己的每一點進步,從而培養(yǎng)其上進心。大多數“學困生”長期處于低評價的外界環(huán)境中,喪失自信心,缺乏成就感。其實,“學困生”身上都有各自的“亮點”,如何正視、挖掘、肯定他們身上的“亮點”,是成功轉化他們的重要方法,因此班主任要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指學生自覺意識到作為集體一員的尊嚴和榮耀,從而更加熱愛集體、珍惜集體的榮譽,并能推動學生積極向上的一種情感。有了集體榮譽感,學生就會熱愛集體并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會不斷進取,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表現(xiàn)出主人翁的責任感,形成一種合力,從而使班集體更具凝聚力。
加強各項常規(guī)管理,讓制度為班級管理助力。加強班級各項常規(guī)管理工作,緊跟學校步伐,及時了解學校工作的長遠目標和階段性工作計劃。每周一,班主任組織班干部開例會,小結上周工作并指出存在的問題,明確本周具體工作。每周一就把工作安排好,將做好的、沒做好的、將要做的事情迅速傳達給班干部,讓他們早知道、早配合。
重視早晨三部曲工作。每天清早做衛(wèi)生、收作業(yè),并及時了解當天學生的到校情況和作業(yè)上交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督促學生盡快進入早讀狀態(tài)。
長期堅持日清、周結、月評工作。每天早晨小結學生到校、上交作業(yè)情況;中自習前小結上午上課和中午就餐情況;下午放學小結一天的學習情況和紀律情況;周五下午班會課小結一周的學習、生活情況;月底對本月各項工作進行小結總評。這些工作很平凡,很瑣碎,但只要長期堅持,一定能營造良好班風、學風。
帶動家長積極配合,發(fā)揮家校合力。要當好一個班主任,既要會管理學生,又要協(xié)調好跟家長的關系。確保家長跟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方面是一條心、一個戰(zhàn)線、一個方向。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成為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每接手一個新班,一定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開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自己的治班理念、管班計劃和需要家長配合的方面,讓家校之間多些溝通了解,為以后開展工作打好基礎。動員家長積極配合班級和老師的各項工作,把家長這個群體的力量發(fā)揮出來,成為教師工作的“后援團”和管理學生的幫手。
只有多方借力,多管齊下,班級發(fā)展才能獲得多方推力,班級進步才能更快更穩(wěn)。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