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隸屬于丹麥,領(lǐng)土的2/3位于北極圈以北,4/5被冰雪覆蓋,冰層平均厚度達千米,即使在無冰地區(qū),腳下也多是裸巖和永久凍土層,遠不如它的名字“Greenland”所暗示的那樣春意盎然。格陵蘭島的常住居民多為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和丹麥人,總?cè)丝谥挥写蠹s5.6萬,人口密度極低。冰原之上,草色罕見,僅夏季的峽灣海岸附近,才有野花野草的蹤跡。加上極地天氣嚴寒,氣候多變,交通落后,這一切都使戶外足球運動開展困難。
1971年,格陵蘭足協(xié)成立,但數(shù)十年來,格陵蘭島連一塊符合國際足聯(lián)標準的草皮球場都沒有,島上球隊訓(xùn)練條件不足,球員都是業(yè)余水平,無法參加世界杯,國際足聯(lián)也一直拒絕格陵蘭加入。盡管如此,足球在格陵蘭島還是一項極受歡迎的運動,當(dāng)?shù)刈郧騿T約有5500名,約占總?cè)丝诘?0%,每年一度的格陵蘭足球聯(lián)賽就是當(dāng)?shù)厥⑹隆?/p>
格陵蘭一年里有7個半月是下雪的,即使6~8月,相對暖和一點的好天氣也不多,因此格陵蘭島的足球聯(lián)賽時長被壓縮為短短一周,通常是周一到周日,場地固定,共6支參賽隊伍角逐冠軍。造成賽事時長縮短的原因除了氣候,最大的挑戰(zhàn)是交通。在格陵蘭,像樣的道路并不多,雪橇是人們的常備交通工具。但是球隊總不能坐雪橇去踢比賽吧?由于各地區(qū)之間距離遙遠,多數(shù)球隊需要坐船抵達目的地,這些船會在不同的沿海城市間航行,在途中接載旅客和球隊。對所有格陵蘭島的業(yè)余球員來說,參加這場比賽通常需要他們離開家人和曠工兩周,此外,他們還必須自掏腰包,支付旅費、住宿費和足球俱樂部的會員費。比賽每年會在不同地方輪流舉行,在一些地方,住宿條件簡陋,長途跋涉過來的球隊有時只能住在幼兒園或市政體育館里。
在一年的其他時間里,為了這場備受期待的賽事,格陵蘭島的球隊通常在堅硬的沙地上訓(xùn)練,遇上寒冷的月份就轉(zhuǎn)移到室內(nèi)。球員們知道,盡管這里不是足球世界的中心,但是島上的家人朋友都會觀看這場比賽。即使嚴寒就在明天,即使海霧可能要升上來,他們還是想踢會兒足球,能站在那塊人工草皮上,比賽就可以開始了。
(林芯芯/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