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戰(zhàn)中,西楚霸王項羽率領(lǐng)區(qū)區(qū)3萬之師,在半日內(nèi)便擊潰了劉邦的56萬漢軍。這一戰(zhàn),劉邦遭遇了起兵以來的最大慘敗,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其父劉太公、妻子呂雉均被楚軍俘獲。千鈞一發(fā)之際,劉邦僅帶10余名騎兵突圍而逃。
可是,劉邦剛剛逃到彭城以西,便被楚將丁固率兵追上。這個丁固,又稱丁公,是項羽最信任的得力干將。劉邦寡不敵眾,便向丁公求情說:“兩條好漢非要相互迫害嗎?”言外之意就是:丁公,你放我一馬吧!丁公想腳踩兩只船,且是個性情中人,竟然對劉邦動了惻隱之心,便帶兵返回,劉邦逃此一劫。
當(dāng)時,丁公若俘虜或斬殺劉邦,簡直易如反掌,但他沒有這么做,而是放了劉邦。對于劉邦來說,丁公無疑是救命恩人。如果沒有丁公這一念之仁,就不會有劉邦后來的君臨天下,歷史也將被徹底改寫。
垓下之戰(zhàn),項羽烏江自刎,楚軍一潰而散,走投無路的丁公前去投靠劉邦。丁公自以為對劉邦有救命之恩,必然會得到劉邦的厚封。但是,劉邦卻說:“你這叛徒,當(dāng)初項羽兵敗,都是因為你!你還想請賞?朕要殺的就是你!”
隨后劉邦下令,把丁公五花大綁,帶到軍中游行示眾后斬殺。劉邦警示道:“就是這個叛徒,害得項羽兵敗,大家千萬不要學(xué)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東漢末年的謀士許攸,本是袁紹的手下,但在官渡之戰(zhàn)的緊要關(guān)頭投靠了發(fā)小曹操。他對曹操最大的貢獻有兩個:一是獻妙計奇襲烏巢,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戰(zhàn)中取得了旋轉(zhuǎn)戰(zhàn)局的大勝;二是獻計決漳河之水,霸占了袁紹團體的老巢冀州,完成了對袁氏團體的致命一擊。總之,他在剿除袁紹的戰(zhàn)役中,的確居功至偉。
許攸為人膚淺,自恃功高,總喜歡在人前顯擺與邀功。他屢次不分場合,輕慢曹操,直呼曹操乳名,甚至趾高氣揚地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到冀州?!辈懿俟笮Γf:“你說得一點不錯?!辈懿僮焐线@么說,但心里卻頗有芥蒂,懷恨許攸太無禮、太放肆、太過分!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有一天,許攸率侍從出鄴城東門,得意忘形地對手下人炫耀:“小的們,你們知道嗎?他們曹家沒有我,大概也不會出入此門?!?/p>
有人向曹操告發(fā)許攸的囂張:“許攸不懂君臣之禮,肆無忌憚,動不動就說主公欠他的?!边@徹底激怒了曹操,終于忍無可忍,下令殺了許攸。
東漢末年政治家、戰(zhàn)略家,輔佐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一語道破了許攸的狂妄、愚蠢和死因:“貪而不智?!?/p>
與居功自傲、索要功名的丁公、許攸相反,幫助越王勾踐成功復(fù)國的范蠡,幫助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大將軍王翦,幫助劉邦建立漢朝的張良,他們都功成名就,都有功不邀功,急流勇退,都消除了帝王的猜忌,名利雙收、福報深厚、得以善終。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币馑际牵喝松谑啦槐乜桃馊幦」?,只要沒有過錯就算功勞;幫助別人不必希望對方感恩戴德,只要對方不怨恨就算是積德了。明朝洪應(yīng)明在《菜根譚》中的這句話,是值得記住的處世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