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抗美援朝中的一曲英雄贊歌

      2021-10-12 08:49:20陳輝
      黨史博覽 2021年10期
      關鍵詞:開炮王成巴金

      陳輝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一部戰(zhàn)爭片。該片由武兆堤執(zhí)導,毛烽編劇。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說《團圓》。

      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志愿軍戰(zhàn)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戰(zhàn)場,王成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王芳在師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以哥哥為榜樣,為戰(zhàn)士演出服務。王文清當年曾是黨的地下工作者,在上海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后,女兒王芳由王成的父親王復標撫養(yǎng)。最終,她與養(yǎng)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zhàn)場上團圓了。

      影片上映后,好評如潮,成為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經典影視作品。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揭開這部紅色經典影片幕后的故事,更加耐人尋味。

      著名作家巴金與《英雄兒女》背后的故事

      “沒有巴金的小說《團圓》就沒有影片《英雄兒女》,有了《英雄兒女》使《團圓》更加為讀者所喜愛?!边@應該是影片《英雄兒女》第一個幕后故事。

      小說《團圓》的問世,是與巴金兩次奔赴抗美援朝前線采訪分不開的。

      巴金(左)與志愿軍后勤部副參謀長羅文在朝鮮的合影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始“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1952年初,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曹禺受中宣部文藝處處長丁玲之托寫信給巴金,動員他參加全國文聯(lián)組織的赴朝創(chuàng)作組。

      1952年3月,全國文聯(lián)安排巴金率領一個由17人組成的訪問團前往朝鮮前線。訪問團在朝鮮停留的7個月中,巴金曾到過平壤、開城,但更多的時間是與指戰(zhàn)員們一起生活。為了能多搜集些生活中的素材,他采取了少休息、多跑路的辦法,同年輕人一起,不辭勞苦地翻山越嶺,穿梭在炮火硝煙之中。他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些普通的戰(zhàn)士身上。巴金的真誠、坦率、謙虛,以及滿腔的愛國熱情,使他很快與戰(zhàn)士們打成了一片。

      1953年7月,當聽到《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在板門店簽字時,巴金決定再次赴朝體驗生活。這次出行的時間為1953年8月至1954年1月。

      在朝鮮前線的日子里,他的身影穿梭在硝煙中。在志愿軍65軍194師582團6連,他體驗了鉆防空洞的險境以及“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艱苦生活。

      1952年10月,6連在開城保衛(wèi)戰(zhàn)中擔任攻打紅山包的主攻任務。在連長、指導員先后負傷后,副指導員趙先有指揮全連堅守陣地,最后只剩下趙先有和通信員劉順武兩人。趙先有用步話機向團長報告,敵人已沖上我軍陣地,要求炮兵直接向自己陣地炮擊,并大聲喊:“向我開炮!”陣地被奪回來了,但趙先有和劉順武壯烈犧牲。

      巴金到6連所在團采訪時,團長張振川向巴金詳細介紹了戰(zhàn)斗經過和趙先有烈士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后非常感動,這為塑造《團圓》中王成的形象奠定了基礎。

      有一次,巴金在某連隊采訪時,發(fā)現那些戰(zhàn)士在學習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時候,談得更多的是他們連隊自己的“黃繼光”——諶木春。于是,他的筆下又多了一位舍生忘死的英雄。

      1953年7月,該連3排副排長諶木春率領一個班作為前鋒,在進攻時遇到敵人地堡火力的阻擊。諶木春看到情況緊急,為使后續(xù)大部隊減少傷亡,他奮不顧身地用胸膛堵住了地堡的槍口。聽到這個英雄事跡時,巴金落淚了。他后來說:“即使寫出十倍多、二十倍多的作品,我也寫不完這些日子里堆積在我心中的愛,也表達不出這些日子里激動著我的心的感情。我找不出適當的話來感謝我在朝鮮遇見的每個志愿軍。”

      在兩次赴朝鮮共約一年的時間里,巴金的足跡遍及平壤、開城等地和前沿陣地的潮濕坑道,采訪了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特等功臣”趙先有所在連隊、“鋼鐵戰(zhàn)士”張渭良等,掌握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材料。

      回國后,經過七八年的沉淀,1961年,巴金終于寫出了3萬多字的中篇小說《團圓》。在這部小說中,巴金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用“我”的耳聞目睹,向讀者講述了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感人故事。1961年8月,小說發(fā)表在《上海文學》上。

      小說發(fā)表后,反響很好。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夏衍看過《團圓》后很受感動,責成長春電影制片廠將其改編成電影,作為文化部年度重點影片搬上銀幕。長春電影制片廠領導經研究決定,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導演武兆堤。

      武兆堤接到改編《團圓》的任務后,想到了抗大時期的同學、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傅鐘秘書的毛烽,并給其打電話談及此事。

      武兆堤從長春給毛烽打電話,讓他幫忙改編巴金的小說《團圓》。第二天,武兆堤就從長春趕到了北京。在賓館,毛烽看了小說《團圓》后,也為其中的情節(jié)所感動,下決心和武兆堤共同改編這部小說。

      武兆堤找到夏衍,請求其為毛烽請假。夏衍徑直找到傅鐘,說明了情況。傅鐘答應讓毛烽去改編劇本。當時,正值夏季,傅鐘去北戴河休養(yǎng)。毛烽和武兆堤也到了北戴河,兩人躲進賓館開始正式改編劇本。

      經過反復商討,他們決定將人物感情作為整個劇本的主線。小說《團圓》只有3萬多字,要把它搬上銀幕,絕非易事,改編成劇本的難度較大。但經過他們28天的艱苦奮戰(zhàn),《英雄兒女》劇本終于在北戴河宣告完成。當時沒有打印機,武兆堤和毛烽連夜抄寫。抄寫完劇本后,武兆堤返回長春,把劇本交給長影廠副廠長胡蘇。看完后,胡蘇連連叫好。

      劇本送到夏衍那里,他看后非常高興,當面對武兆堤和毛烽說:“你們真有本事??!這么快就改編成這么好的劇本?!毕难苤甘局鞴茈娪肮ぷ鞯念I導:“重點拍這部電影,膠片要用從英國進口的!”

      劇本送到巴金那里,他很快回話:“沒有意見,同意拍電影?!?/p>

      1964年,由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在全國上映后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風煙滾滾唱英雄”的歌聲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周恩來在百忙之中抽時間觀看了這部電影。一天晚上,在中國作協(xié)和總政文化部任職的劉白羽接到了周恩來打來的電話:“我想作家一定要到火熱的斗爭中去。你們不都是到了火熱斗爭中才寫出了新的作品嗎?巴金帶了個頭。他抗美援朝,深入生活很好嘛!寫出《英雄兒女》那樣好的作品?!?h3>《英雄兒女》四個王成原型背后的故事

      影片《英雄兒女》上映后,出現了4個英雄王成的原型,分別是于樹昌、楊根思、蔣慶泉、趙先有。那么,他們誰是真正的王成原型呢?

      第一個原型是于樹昌?

      1953年7月,志愿軍23軍73師218團的步話員于樹昌在戰(zhàn)斗中呼叫炮火,與美軍同歸于盡。

      1953年5月28日,夏季反攻戰(zhàn)于深夜開始。志愿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漢江以北向南朝鮮軍第2、5、8師實施打擊。

      6月29日,志愿軍218團接到上級指示:組織一支85人的突擊分隊,夜半插入南朝鮮軍第2師守備的核心陣地8251高地。在這支小分隊中,孫紹均擔任隊長,買榮彥擔任副隊長。這支小分隊只要占領了這個陣地,就可以控制左右兩側敵軍的陣地。團長指示他們搞清地形,標明火力點位置,拂曉以前返回。

      夜半時分,小分隊順利插入敵后,占領了8251高地的主要位置。次日3時,敵軍突然組織一個營實施快速反擊,小分隊被纏住了。

      孫紹均讓買榮彥帶人撤退,買榮彥卻堅持讓隊長撤退。在反復爭了幾次后,買榮彥只得服從命令,在炮火中帶領10名戰(zhàn)士撤離了高地。孫紹均則帶領大部分戰(zhàn)士和步話員于樹昌留在了陣地上繼續(xù)戰(zhàn)斗。

      買榮彥帶著戰(zhàn)士們在拂曉前回到團部,向團長報告了戰(zhàn)場上的情況,把戰(zhàn)士們冒死繪制的火力點位置圖交給了參謀長。團長把買榮彥留在了指揮部,命令他留在指揮部等消息,必要時和8251高地聯(lián)系。

      中午時分,指揮部接到報告,8251高地的處境相當危險,戰(zhàn)士傷亡很大。由于敵人炮火封鎖,增援只能等到天黑以后進行。

      團長、政委和參謀長經過反復研究,決定組織炮火,依靠于樹昌的報告,掩護8251高地的戰(zhàn)士們堅持到黃昏,等待增援。在隨后的對話中,于樹昌不斷地和指揮部聯(lián)系,報告敵情,指揮炮火進行精確打擊。

      指揮部里,回蕩著于樹昌的吶喊聲。他調動著志愿軍的炮火,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然而,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敵人的反攻又開始了。于樹昌又開始呼叫:“8251呼叫,快向1號目標射擊!敵人又上來一個連!快開炮!加空爆彈跟蹤射擊!快打!快打!”

      電影《英雄兒女》海報

      敵人離于樹昌越來越近。整個指揮部里,回響著步話機里傳出的聲音,所有的人都在擔心于樹昌。

      突然,于樹昌連代號也不用了,直接呼叫:“團長,我的地堡被包圍了??齑蛭业牡乇?!”

      團長急忙問:“于樹昌,你說什么?”

      于樹昌高聲呼叫:“團長!團長!敵人把我包圍了,對著地堡打,向我開炮!”

      緊接著,步話機中傳來一陣高呼:“祖國萬歲!向我開炮!”

      步話機里傳來一陣爆炸聲,隨后什么聲音都沒有了。

      志愿軍密集的炮彈,在黃昏步兵反擊前一直沒有停止發(fā)射,敵人也始終沒有在于樹昌犧牲的陣地上站住腳。

      當黃昏來臨,部隊反攻之后,發(fā)現漫山遍野都是敵人的尸體。于樹昌所在的地堡,一半已經被炸塌,洞口有9具敵人的尸體。買榮彥和戰(zhàn)友們在洞口旁找到了于樹昌的遺體,他的手指上還套著爆破筒的拉環(huán)。遺體的旁邊,是被炮彈炸扁的沾滿血跡的步話機。

      于樹昌手持步話機呼喊“向我開炮”的情景與影片中王成犧牲前的情景十分相似,因此他被認為是王成的原型。

      第二個原型是楊根思

      1922年11月6日,楊根思出生在江蘇省泰興縣羊貨郎店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2月,楊根思參加新四軍,成為老1團1營3連的一名戰(zhàn)士。

      此后,楊根思南征北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貢獻,被提拔為連長。1950年,被評為全國戰(zhàn)斗英雄。9月,出席了全國戰(zhàn)斗英雄、勞動模范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任志愿軍第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11月25日,中朝軍隊發(fā)起了第二次戰(zhàn)役,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開往東線長津湖地區(qū),對敵人實施分割圍殲。28日,楊根思奉命率1個排堅守咸鏡南道長津郡下碣隅里外圍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陣地,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

      29日,楊根思率全排打退了敵人的8次進攻。當增援他們的分隊還在途中時,敵人又發(fā)起第9次進攻,有40多個敵人爬上陣地。此時陣地上只剩楊根思一人,已負傷的他毅然抱起一個炸藥包,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8歲。

      楊根思抱起炸藥包同敵人同歸于盡的場景,與王成手持爆破筒沖入敵群與敵同歸于盡的場景非常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王成的原型。

      第三個原型是蔣慶泉

      蔣慶泉是王成四個原型人物中唯一的幸存者,但有一段坎坷的人生。

      蔣慶泉,1928年出生在遼寧省錦州大嶺村一個貧窮家庭。1949年參加解放軍,當了一名步話員。1952年隨部隊赴朝作戰(zhàn)。

      1953年4月18日,“聯(lián)合國軍”圍攻石峴洞北山。蔣慶泉所在的志愿軍第23軍67師201團5連接到上級命令:“攻占石峴洞北山,扼守陣地,務必組織炮火大量殺傷反擊之敵!”

      戰(zhàn)斗異常慘烈。盡管經過幾輪激烈的爭奪,5連成功占領了山頭,但傷亡慘重。加強連只剩下十幾名戰(zhàn)士,所有的指揮員全部犧牲。

      在陣地的暗堡中,蔣慶泉明白當時最要緊的任務,是向志愿軍炮兵指揮部標明開炮的位置。

      敵人又發(fā)動了新一輪的進攻,蔣慶泉手持步話機向上級指揮部報告炮擊位置。由于位置離蔣慶泉太近,志愿軍遲遲沒有開炮。

      蔣慶泉說敵人馬上就要攻上來了,讓炮兵趕快開炮。他果斷地向步話機高喊:“向我的碉堡頂上開炮!”

      志愿軍的炮擊還是沒有到來。敵人馬上就要沖上陣地,蔣慶泉再度聲嘶力竭地高呼:“向我開炮!向我開炮!”然而,蔣慶泉最終還是沒有等到志愿軍的炮火。他身負重傷,不幸被俘。

      石峴洞北山戰(zhàn)斗結束后,《戰(zhàn)地報》記者洪爐在實地采訪時,聽說了蔣慶泉在陣地上高呼“向我開炮”的事跡后,非常感動。因為大家未見到蔣慶泉本人,都以為他犧牲了,所以記者就采訪了當時同蔣慶泉通過話的兩名戰(zhàn)士,即指揮部的話務員谷德泰和陸洪坤,證實了當時戰(zhàn)場上的情況。他很快便寫成了反映蔣慶泉英雄事跡的戰(zhàn)地通訊《頑強的聲音》。但還沒來得及發(fā)表,便傳來消息,蔣慶泉被俘了,所以這篇通訊沒有發(fā)表。

      很快,于樹昌“向我開炮”的英雄事跡也出來了。后來,記者洪爐就將蔣慶泉和于樹昌的事跡結合起來,發(fā)表了《向我開炮》的通訊。再后來,電影《英雄兒女》的編劇毛烽和導演武兆堤看到了這篇文章,他們結合另一位志愿軍英雄楊根思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的事跡,塑造了銀幕上的王成形象。因此,喊出“向我開炮”的蔣慶泉也成了王成的原型。

      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后,蔣慶泉在交換戰(zhàn)俘后回到了祖國。蔣慶泉所在的部隊23軍67師政治部出面,替他“打抱不平”。最終,他受到警告,免去被開除黨籍和軍籍處分,回鄉(xiāng)務農。

      1964年,電影《英雄兒女》上映后,蔣慶泉看了這部電影。當他看到電影中王成對著步話機高呼“向我開炮”時,淚雨紛飛。1981年12月的一天,民政局和組織部來人,宣布取消對蔣慶泉的處分,還了他清白。

      第四個原型是趙先有

      筆者剛當兵時,是在河北省軍區(qū)獨立師服役。當時的河北省軍區(qū)司令員是張振川,曾任65軍代軍長,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曾任志愿軍65軍194師582團團長兼政委。他回憶了趙先有英勇犧牲的過程和巴金采訪的過程。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

      張振川經歷了趙先有壯烈犧牲的經過。1952年10月2日,5連奪取67高地,打退敵人反擊后,將陣地交給6連堅守。3日,南朝鮮軍第11師向趙先有所在6連堅守的67高地發(fā)起猛攻,6連官兵拼死抵抗,傷亡較大。連長、指導員受傷被抬下陣地,副指導員趙先有擔負起了連隊的指揮任務。在三天的鏖戰(zhàn)中,他們擊退了敵人多次反撲,殲滅了大量敵人。10月5日,敵機先對67高地掃射和轟炸,隨后敵數個炮兵群向67高地發(fā)射了上萬發(fā)炮彈、凝固汽油彈,使整個陣地頓時變成一片火海。隨后敵人以一個營的兵力,在8架飛機和多輛坦克的掩護下?lián)砩详嚨?。當時,陣地上僅剩下多處負傷的趙先有和通信員劉順武。面對蜂擁而來的敵人,趙先有命令劉順武用步話機請求炮兵向自己陣地炮擊。

      在團指揮所內,團長張振川和其他團領導都受到了極大震撼。

      最后,趙先有雙目失明,劉順武也多處負傷。劉順武用自己的眼睛代替他的眼睛,向他匯報敵情。萬分危急時刻,趙先有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此時,在團指揮所里,張振川聽到了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隨后陣地沉靜了。

      隨后,張振川命令炮兵向陣地上的敵人開炮。志愿軍奪回陣地后發(fā)現,趙先有和劉順武已與敵人同歸于盡。

      張振川回憶說:“記得在保衛(wèi)開城反擊作戰(zhàn)勝利后,作家巴金親臨朝鮮開城前線,曾對我志愿軍65軍第582團進行采訪。我作為582團團長兼政委向巴金介紹了我團三打紅山包戰(zhàn)斗中同志們英勇頑強、前仆后繼的戰(zhàn)斗作風。特別提到了我團2營6連副指導員趙先有和他的戰(zhàn)友們在堅守67高地戰(zhàn)斗中所表現的臨危不懼、視死如歸,最后全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完我的介紹深受感動,他說:‘你們團三打紅山包,打得很漂亮。美國人武器強,我們的士氣強。”

      王成的四個原型都是志愿軍英雄,王成就是志愿軍英雄的化身。志愿軍里有無數個王成式的英雄,王成是志愿軍英雄群體的象征。

      王芳的原型有兩位

      隨著影片《英雄兒女》不斷深入人心,又出現了王芳的兩位原型:一位叫柳岳繼,另一位叫解秀梅。

      王芳原型柳岳繼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芳的原型,一位在河南。

      柳岳繼1950年參軍的時候還不滿16周歲,她報考了軍隊文工團。1951年,柳岳繼隨志愿軍入朝。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嶺戰(zhàn)役進行了43天。戰(zhàn)役打響之后,柳岳繼等3名文藝兵也參加了戰(zhàn)斗,主要是負責救護傷員。在戰(zhàn)斗的間隙,柳岳繼為戰(zhàn)友們縫被子、包餃子。戰(zhàn)爭結束后,她轉業(yè)到了河南。

      1952年5月,毛澤東為解秀梅簽名留念

      柳岳繼老人說:“有一次,我們在鄭州拍一個片子,有一個記者采訪我。他說,別人都沒有戴軍功章,只有我戴了軍功章,就單獨采訪了我。我講了上甘嶺戰(zhàn)役,講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他就寫了一篇文章,講述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女戰(zhàn)士的故事,寫完文章讓我改。記者寫得很好,我沒改動一個字。我只在電影《英雄兒女》王芳原型后面加了兩個字‘之一。王芳是抗美援朝女戰(zhàn)士的代表形象,并不屬于我一個人。我們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女兵都是王芳?!?h4>王芳原型解秀梅

      1932年,解秀梅生于河北省高陽縣于堤村的一個貧寒農家。1950年2月,18歲的解秀梅參加了人民解放軍??姑涝瘧?zhàn)爭爆發(fā)后,她隨志愿軍第68軍前往朝鮮戰(zhàn)場。

      戰(zhàn)場上,解秀梅經常和文工隊的戰(zhàn)友們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深入到陣地前沿,奮不顧身地為戰(zhàn)士們演出各種節(jié)目,鼓舞士氣。

      解秀梅不僅要做好宣傳鼓動工作,還要給戰(zhàn)士們縫補衣服,甚至充當護士。1951年11月,上級派解秀梅和文工隊的幾個同志到前線慰問和護理傷員。在手術所,解秀梅對傷員的護理盡心盡責,傾注了全部心血。朝鮮的冬天十分寒冷,傷員凍傷嚴重,有傷員雙腳凍得紅腫,解秀梅毫不猶豫地把傷員一雙凍壞的腳放進自己的懷里取暖。

      1951年11月30日,9架敵機在志愿軍的病房附近狂轟濫炸,手術所頓時陷入火海之中。在護理員的幫助下,傷員們都轉移了,只剩下605團的一名重傷員——排長李永華還沒來得及轉移。在手術所門口,解秀梅不顧一切地沖了進去。她找到李永華后,沒有任何猶豫,背起他就往外沖。突然一顆炸彈襲來,解秀梅迅速趴在李永華身上。李永華毫發(fā)無損,她卻負了傷,胳膊上、手上鮮血直流。為此,志愿軍68軍領導機關給解秀梅記了一等功。她成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兵。

      1952年5月23日,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作為志愿軍文工團歸國代表,解秀梅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的接見。

      影片《英雄兒女》,讓人們記住了一個英雄的時代,記住了洗刷百年恥辱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記住了千千萬萬個王成式的人民英雄。

      猜你喜歡
      開炮王成巴金
      Dynamics of magnetic microbubble transport in blood vessels
      海上日出
      沖著敵機,開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巴金在三八線上(外四篇)
      神劍(2021年3期)2021-08-14 02:29:54
      向天開炮
      趣味(數學)(2021年4期)2021-08-05 07:58:52
      奇妙的大自然
      小巴金“認錯”
      向巴金學習講真話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1
      亂寫亂畫
      向誰開炮
      小說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1:05
      万年县| 九龙坡区| 平泉县| 永川市| 绥德县| 忻城县| 民勤县| 合水县| 临沭县| 竹北市| 利辛县| 海晏县| 南通市| 田阳县| 乌拉特前旗| 安西县| 黄浦区| 东明县| 榆林市| 枣阳市| 留坝县| 汽车| 左权县| 获嘉县| 康定县| 措勤县| 徐水县| 启东市| 巴中市| 个旧市| 达拉特旗| 将乐县| 兰溪市| 芜湖市| 东丰县| 巴里| 安岳县| 九龙坡区| 黄大仙区| 永川市|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