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1952年輔導員的設立至今已經快70年了。70年來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一直是高等教育中備受關注的話題。隨著高等教育不斷大眾化,高校輔導員的角色似乎也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傳統(tǒng)的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也是學生高校生活的管理者。當前,隨著高等教育轉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和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也面臨轉型和過渡。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室;建設
引言: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在辦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上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隨著高等教育不斷大眾化,在校大學生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在自由思想中成長的大學生們,不論是思想觀念還是個人性格都與以往學生不同。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政治領路人和高校生活管理者,面臨社會環(huán)境和學生群體的變化,應該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轉變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
1.輔導員工作室的組織管理原則
輔導員工作室不是松散的組織,而是由高校組織的,以提高輔導員專業(yè)化水平為目的的教研組織。為了提高輔導員工作室的運行效率,達到工作時建立的根本目的,必須將工作室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規(guī)范化。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1校本化原則
由于高校的辦學特色和區(qū)域特色各不相同,在建設輔導員工作室時,也應當結合高校的實際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其根本目的在于建設符合校本情況的輔導員工作室,提高工作室的質量和效率。在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過程中將高校的發(fā)展目標和教師的成長目標融入體建設目標當中,使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工作有目標有動力,得到了更強更快的發(fā)展。因此在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工作當中,要秉承校本化的原則,發(fā)掘高校優(yōu)秀的輔導員資源,統(tǒng)籌業(yè)務培訓,科學教研等工作,提高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水平。
1.2專業(yè)化原則
由于部分高校沒有意識到輔導員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選拔高校輔導員時過于輕率和隨意。同時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輔導員,缺乏管理和培養(yǎng)制度,導致新輔導員在主持學生工作時由于缺乏經驗無法完成輔導員崗位職責。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輔導員還存在著人浮于事的不良工作態(tài)度,在自己的學生管理工作上不作為,同時也無法對新進學校的新輔導員進行指導和糾正,導致新輔導員在犯錯后也沒有及時幫其糾正的角色可以對新輔導員的工作加以輔助。工作室建設工作的主旨在于提高輔導員的專業(yè)化水平,推動輔導員教研活動的開展,提高輔導員專業(yè)能力。因此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應當注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專業(yè)化水平,重視包括研訓平臺、研訓成果評價體系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專業(yè)化建設。爭取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有任務,人人有目標,人人有方向,人人有成長。
1.3有效性原則
當前我國輔導員和高校學生的比例嚴重失調,每個輔導員要負責幾百個學生,再加上高校交給高校輔導員的任務繁瑣,工作責任重大,如此大的工作壓力導致高校輔導員無法達到家長學生和社會所期望的工作效果,產生部分任務上輔導員角色缺位、錯位等問題。遵循有效性原則就是注重輔導員工作室的落實效果。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為了提高建設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優(yōu)秀輔導員要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骨干輔導員擁有優(yōu)秀的輔導員經驗和專業(yè)能力,能夠為其他輔導員提供指導和案例與經驗參考,是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的核心力量。二是提高成員的參與熱情。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要遵循整體性原則,只有全員共同學習,共同參與,才能共同提高。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高校應當做好動員工作,鼓勵教師參與。同時,高校還應當建立公正平等的交流學習平臺,在提高成員交流熱情的同時,加強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
2.輔導員工作室的實踐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實踐制度
為了保障工作室平穩(wěn)運行,需要制定具體有效的實踐制度:
2.1.1建立任期制。主持人任期制是保障工作室民主性的基本實踐制度。有做主持人意向的成員通過資格申報、高校考核和民主投票三個環(huán)節(jié)當選后,以三年作為一個任期,在任期內主持人具有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目標和日常細則的權利。任期結束后,需要重新進行申報和考核。
2.1.2建立考核制度。為了保障各個成員的充分參與,將成員的工作貢獻量化,應該堅守考核制度,將科研課題、培訓講座等作為考核內容,將成員參與以上活動的次數進行統(tǒng)計,保證成員課題完成指標。
2.1.3公費公開制。輔導員工作室配置有一定的活動資金,為了保障活動資金的合理使用應當建立公費公開制度,每半年公開一次經費的使用情況,保障專款專用。
2.2加強高校輔導員自身建設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要充分認識輔導員角色的內涵,加強自身建設。高校輔導員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自己:第一,加強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導者,首先應該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日常生活中要關注時事,博覽群書,關心黨和國家的進步,學習先進思想。第二,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高校輔導員是一個思想傳導者和生活服務者的角色。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和任課老師、行政部門打交道,還要為學生解決生活難題和心理問題。良好的溝通能力,有助于日常工作順利展開,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總結
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是教育發(fā)展的產物,意味著新時代對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提高高校整體教育質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各高校應當重視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落實相關的制度。
參考文獻
[1]鄭婷婷."三化"背景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探索與實踐——以江蘇省高職院校為例[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6).74-78.
[2]花良鳳.基于輔導員工作室平臺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團隊建設[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4).88-90.
[3]牟宇.推進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J].長江叢刊.2020,(7).150-151,186.
[4]李曉敏.關于突發(fā)事件后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的思考--以“心語平話”輔導員工作室為例[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0,(23).154-155.
課題名稱:提質培優(yōu)行動計劃 “夢想起航”班主任工作室
作者簡介:姓名李艷芳(出生年1986-2),性別女,民族回,籍貫安徽,學位研究生,職位專職輔導員,職稱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政,單位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