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鋼石家莊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新鳳
在冶金工業(yè)生產活動中,常在涂料加工、清洗作業(yè)中,造成工業(yè)廢水中富含鉻元素,考慮到含鉻濃度高于0.1mg/L 會引起人體健康問題,并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不利影響,故而在冶金工業(yè)廢水排放中,需針對含鉻廢水實施有效處理,善于借助高效工藝,確保含鉻廢水經過凈化后,能夠適當降低含鉻濃度,為冶金領域的生態(tài)化發(fā)展給予保障。
在冶金工業(yè)含鉻廢水處理工藝中,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多種處理方法。綜合多個冶金企業(yè)的實際應用成果,本文具體以化學法中的還原沉淀法作為研究對象予以深度討論。其中還原沉淀法在實踐應用中實則是在PH 調節(jié)過程(PH調節(jié)池)中,重新將含鉻廢水轉化為堿性溶液,之后借助硫酸亞鐵、氫氧化鈉、亞硫酸鈉等還原劑的投放,于反應池中實現還原反應,促使廢水中的“鉻離子”能夠得到還原反應,從“六價離子”還原為“三價離子”,并在沉淀池操作下實現重金屬成分的有效沉淀,此時還可對其實施過濾,便于沉淀物得到相應的沉淀處理,確保含鉻廢水經由還原沉淀法處理后,成為鉻濃度符合安全排放標準的廢水,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由于各個冶金工業(yè)企業(yè)中應用的還原劑類別、沉淀技術存在差異,造成還原沉淀法獲得的處理成效不一致。同時,雖然此種方法確實具備低成本、易于操作等優(yōu)勢,但處理期間產生的污泥也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因此,可參照還原沉淀法的操作流程加強改造。
圖1 還原沉淀法的處理流程圖
在金屬冶煉中,常造成工業(yè)廢水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這不但會威脅人體健康,還會降低冶金工業(yè)的生態(tài)性,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需通過對還原沉淀法中含鉻廢水處理工藝現下成果找出不足之處,并對其進行改造,由此提升還原沉淀法的實踐應用性,要求改造后的廢水處理工藝,能夠將冶金工業(yè)廢水中的整體含鉻濃度保持在0.1mg/L 以下,“Cr6+”濃度低于0.05mg/L。其中就原有還原沉淀法中的還原池部分進行分析,對于還原劑等輔助原料的投放量,以往過于依靠人力經驗,在投放量準確度不高時,自然無法取得最優(yōu)化還原結果。
在還原沉淀法中,常需要投放還原劑等原料,對含鉻廢水中的重金屬提供還原條件,但與氫氧化鈉相比,若投放氫氧化鈣,盡管能夠增強沉淀作用,但不能完全控制污泥生成量,污泥的存在會導致含鉻廢水整體回收利用價值下降。因此,可從中和劑改進上優(yōu)選適合的投放原料,便于在還原反應作用下,能夠達到最佳沉淀效果。
按照原有還原沉淀法中,為了確保含鉻廢水能夠形成還原沉淀反應,還需要專門投入絮凝劑(PAM),促使含鉻廢水在沉淀池中生成沉淀物。但從實際成果中可發(fā)現:絮凝劑的反應時間并不長,在絮凝劑反應不完全的情況下,一般不易產生充足的氫氧化鉻沉淀物,導致含鉻廢水整體濃度遠達不到排放要求。因此,還可從沉淀池中的絮凝反應上做出改造,保證改進后的含鉻廢水處理工藝具備推廣價值。
還原沉淀法是經過對含鉻廢水中的游離鉻進行還原處理,使之形成沉淀物,繼而在過濾后促使含鉻廢水中的含鉻濃度得以下降。然而,從當前采用的含鉻廢水處理工藝中,可發(fā)現其沉淀技術尚未達到合乎規(guī)定的廢水排放要求,導致含鉻廢水在沉淀前依舊不能實現完全沉淀,其中含鉻廢水中若鉻離子還原產物較少,將無法確保含鉻濃度控制在安全范圍內。所以,需借助全新的沉淀技術,既要及時處理未沉淀物質,又要促使污泥得到相應凈化。
在冶金工業(yè)中對于含鉻廢水處理工藝的改造,可針對原有投料系統(tǒng)加以完善,以往多依靠經驗法控制中和劑、還原劑等輔助試劑投放量,造成含鉻廢水無法實現真正的完全反應。因此,可進一步應用自動控制技術,對原有系統(tǒng)功能進行優(yōu)化,使其形成自控投料價值,以免因投放量問題,導致含鉻廢水處理效果達不到預期標準。若以氧化還原電位作為自變量,鉻離子濃度作為因變量,在改變氧化還原電位條件時,產生的鉻離子去除率結果也會有所差異。氧化還原電位與含鉻廢水酸堿度往往成反相關關系,隨著氧化還原電位的上升,其PH 值逐漸降低,而酸堿度的變化也會對鉻離子去除率產生一定影響。據相關研究結果,酸性溶液的去除率可達到99.52%,隨著PH 值的增加,其去除率明顯出現下降情況。此時,可通過對其展開研究,實現含鉻廢水酸堿度的合理控制,判斷氧化還原電位的最佳值,然后將其輸入自控投料系統(tǒng)的參數設定模塊中,繼而強化鉻離子去除效果。經過多次測定,在350mg/L(A 組)、500mg/L(B 組)的進水濃度下,其“Cr6+”濃度測量結果分布如(表1)所示。由此證實若在自控投料系統(tǒng)中將還原氧化電位參數控制在25mV,此時形成的“Cr6+”濃度未超過0.1mg/L,符合工業(yè)廢水排放標準。另外,還應當加強系統(tǒng)性能的維護,確保在此系統(tǒng)輔助下,能夠保持良好的鉻離子去除效果。
表1 在不同氧化還原電位條件下的“Cr6+”濃度對比
對于含鉻廢水的處理,可從投放的輔助試劑中進行合理選用。一方面,可對原有投放的中和劑進行改造,以氫氧化鈣單方中和劑為基礎,新增氫氧化鈉中和劑,從而實現含鉻廢水酸堿度的科學調節(jié)。另一方面,還可選擇適合的還原劑。經過相關研究,若選擇硫酸亞鐵還原劑,可起到顯著的鉻離子去除作用。從酸堿兩種不同條件下,其還原沉淀法中的化學式表現如下:
①6H++2Cr2O72-+6SO32-=3 S O42-+4Cr3++8H2O 酸性條件;
②4H++H2O+2CrO42-+3SO32-=3SO42-+2Cr(OH)3堿性條件;
其中堿性條件下將生成氫氧化鉻沉淀物,并且能夠經過過濾沉淀后快速將“Cr6+”還原為“Cr3+”,經由沉淀后降低鉻離子濃度。
此外,在中和劑改造中,選用兩種堿性物質作為中和劑,有利于控制鉻泥產量。尤其是適當降低氫氧化鈣的占比率,可減小鉻泥自身體積,即Cr6++Ca(OH)2=Cr(OH)3+Ca2+。綜合鉻泥體積與鉻離子濃度排放標準,最終可將氫氧化鈣與氫氧化鈉的具體比值保持在2∶5,這樣才能促使改造后的廢水處理工藝具備突出的鉻離子去除作用?;诖耍趹眠€原沉淀法處理含鉻廢水時,可合理增加氫氧化鈉的投放量,并投入硫酸亞鐵還原劑,以此保證整個含鉻廢水的總鉻濃度實現穩(wěn)定降低。
關于絮凝劑的投放也是影響鉻離子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工藝改造中,還應當針對絮凝條件予以優(yōu)化。由于尚未改造前的絮凝劑未能實現完全反應,此時可對沉淀池中的實際攪拌強度、攪拌時間、水動力條件分別提出改進建議,便于優(yōu)化去鉻效果。
第一,攪拌強度,在具體研究中,為了獲取最佳攪拌強度,可對不同攪拌強度下的鉻離子出水濃度結果進行比對。首先,可將攪拌器中的轉數進行調整,按照每分鐘30 轉到70 轉的范圍改造;其次,將攪拌后的含鉻廢水統(tǒng)一保持半小時的靜止狀態(tài);最后,在其距離底部2cm 部位測量鉻離子濃度。據相關研究,鉻離子濃度(總鉻)在強度增加過程中呈現下降趨勢,從0.12mg/L 逐漸降至0.1mg/L,直到達到每分鐘50 轉后,出現反轉,故而可將沉淀池中絮凝劑的攪拌強度保持在每分鐘50 轉的標準內。
第二,攪拌時間以及水動力條件,參照上述相同要求進行測量。具體的時間范圍可從五分鐘到半小時內分別設定,然后分析是否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引起鉻濃度的降低。經過多組對比實驗,可掌握在投放絮凝劑后,若攪拌時間達到25min,此時將達到最優(yōu)化鉻離子去除效果。參照水動力絮凝公式:
式中P、n、ρ、l、r1、r2、CD、μ、ω、p 分別指代的是絮凝攪拌機中槳板功率、槳板數量、水密度、長度、內外旋轉半徑、阻力系數、轉角、流體功率、水動力黏度。代入相關數據可計算出具體參數。
含鉻廢水的優(yōu)化處理,還可引進鉻泥回流技術,它是通過原水回流的形式,強化水凈化效果,在原水回流過程中,能夠針對沉淀后的含鉻廢水中的鉻泥物質進行二次凈化,以免形成污染物,破壞廢水處理工藝的實踐性。此外,經由此項技術需科學設計回流比,進而實現絮凝劑的完全反應。
在冶金工業(yè)中針對含鉻廢水應用改造后的還原沉淀法處理廢水,可有效降低鉻泥產量。尤其在鉻泥回流技術的輔助下,可進一步去除污泥量。經過對改造前后含鉻廢水濃度、鉻泥產量等指標長達一個月的監(jiān)測記錄,改造后確實優(yōu)化了廢水處理效果,具體細節(jié)如(表2)所示。在整個廢水處理過程中,經檢測進水“Cr6+”濃度為350mg/L 到1000mg/L 范圍內,分別采用改造前后的還原沉淀法,可發(fā)現:改造后的還原沉淀法,不但降低了原有的總鉻濃度、“Cr6+”濃度,而且還減少了鉻泥產量。因此,經過對比驗證了改造后含鉻廢水處理工藝的實踐作用。
表2 改造前后含鉻廢水的總鉻與“Cr6+”濃度、鉻泥產量指標對比
在比較改造前后含鉻廢水處理工藝的費用情況時,由于可選擇的還原劑類別繁多。此次對比暫不考慮不同還原劑下的費用問題。主要以單方中和劑與聯用中和劑兩種形式為主。其中在尚未改造前具體以氫氧化鈣中和劑為首選,改造后則以“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為基礎,具體費用信息如(表3)所示,從中知曉,在選用同一種還原劑的情況下,若聯合兩種中和劑,可更加精準的把控投放量,在處理鉻泥期間,也能適當節(jié)省成本,共計1491 元中和劑費用。隨著鉻泥產量的降低,所消耗的脫水成本等額外成本也將得到適當的降低。所以,整體費用上,改造后更少。綜合上述月鉻泥產量,若1t 需要消耗1100 元鉻泥處理成本,改造前后的整體費用能夠節(jié)省10071 元,即(15-7.2)×1100=8580 元,再加上中和劑節(jié)省的1491 元,能夠為冶金工業(yè)企業(yè)節(jié)省較多的含鉻廢水處理費用。
表3 改造前后消耗費用情況對比
綜上所述,在冶金工業(yè)含鉻廢水處理過程中,若能針對原有化學法中還原沉淀法實施改造,有利于優(yōu)化處理效果。據此,應從自控投料系統(tǒng)、還原劑、絮凝條件、鉻泥回流技術等方面著手,促使改造后的還原沉淀法,能為冶金工業(yè)企業(yè)綜合效益的提高、鉻泥產量的合理控制產生積極影響,便于改善含鉻廢水處理現狀,使其發(fā)揮出顯著的含鉻廢水處理作用,實現冶金產業(yè)的長遠發(fā)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