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玲
在多年的小學低段數(shù)學教學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讀題的重要性。讀題是解題的基礎,學生讀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解題的正確與否。低段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在低段的教學中應重視數(shù)學讀題教學,使孩子在數(shù)學讀題中領悟數(shù)學語言的魅力,提高讀題審題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讀題能力呢?我結合平時的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讀題前先解決題目中的生字
低段小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我們在讀題前先給學生不認識的字注上拼音,帶領學生認讀字,對學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詞語適當進行解釋。比如,15枝鉛筆,賣出9枝,還剩多少枝?孩子們不認識賣和剩,我們在解題前先給這兩個字注上拼音,并給孩子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問題一下子就得到了解決。
二、帶領孩子一起讀題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一年級的學生,因為剛入學,他們的識字水平和知識能力有限,沒有閱讀經驗,閱讀理解能力低。而老師領讀是培養(yǎng)學生讀題能力的基本方法,讀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發(fā)現(xiàn)學生唱讀一定要及時糾正,在讀題時要逐字點讀,不漏字,不添字,要讀正確,流利。比如,5和8相加是多少?5個8相加是多少?差別也就是一個字,而忽略了這部分信息,解答結果卻是張冠李戴了。
三、讀題要抓住關鍵詞
在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在讀題的同時,標注重點字詞并著重理解,以便盡快掌握題目內容或找出解題思路。如3和9相乘,積是多少?3個9相加,和是多少?在讀題時一定要抓住關鍵詞“積”“和”,求積用乘法,弄清誰是乘數(shù),求和用加法,弄清誰是加數(shù)。這樣,通過標出關鍵字詞,理解題意,孩子也就能正確解題了。
四、激發(fā)孩子的讀題興趣
我們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可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開展比賽等多種方法,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低段的數(shù)學練習題很多是圖文題目和情景對話題目,我們可以讓孩子進行分角色朗讀,提高他們的興趣,還可以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孩子閱讀,及時肯定孩子在讀題中的進步,讓孩子快樂閱讀,對于數(shù)學讀題產生興趣。
總之,小學低段數(shù)學讀題能力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能力,它需要有一個學習、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老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技巧和教學手段,增加數(shù)學讀題教學的樂趣,逐步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讀題習慣,提高數(shù)學讀題能力。
(作者單位:咸陽紡機學校 陜西咸陽7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