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容
摘要:目的:探究在口腔正畸中運用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治療的口腔正畸患者66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開展傳統(tǒng)固定矯治術,觀察組開展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比較兩組綜合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運用于口腔正畸中,可以提升患者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臨床效果較好。
關鍵詞: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口腔正畸;運用
口腔正畸主要是指患者牙齒出現(xiàn)擁擠錯位,常見錯牙因創(chuàng)傷而造成牙齒松動,在患者開唇露齒的時候,上前牙進一步突出,對美觀產生極大影響[1]。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在口腔正畸的治療過程中發(fā)揮了一定的效果,但會影響患者舒適度與美觀度[2]。本研究探究在口腔正畸中運用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的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66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26~52歲,平均年齡(43.81±4.32)歲。觀察組男18例,女15例;年齡27~51,平均年齡是(44.93±4.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牙齒錯頜畸形;需要開展口腔正畸治療。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口腔疾病;配合度較差;開口度與口型異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開展傳統(tǒng)固定矯治術。在了解患者口腔情況之后,采取直絲弓矯治器有效開展治療,在患者下牙列的位置對托槽進行粘接,叮囑患者對所用的弓絲進行定期更換。觀察組患者開展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患者入院后,醫(yī)生充分分析明確其符合這一治療方法的適應證,利用硅膠模型明確患者上下咬合關系,對顱側位片進行準備,按照患者實際情況進一步委托矯治中心對矯治器進行制作,對患者進行佩戴矯正器與粘結附件,患有的是2周更換1次矯正器,每日佩戴矯正器的時間一定要保持在22 h以上。矯正總體所用時間應保持在5個月~1.5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每項總分10分,評分高表明效果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近些年來,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注重頜面部的美觀性,作為頜面部的重要組成,牙齒極大地影響了頜面部美觀性。為了對牙齒錯位以及畸形進行糾正,口腔正畸治療不斷形成了完整、有效的人工矯治體系?,F(xiàn)如今,口腔正畸臨床治療大部分以固定矯治器治療為核心,將其進一步用于牙齒錯位以及畸形患者相關治療過程成效尚可。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屬于一種全新的矯治技術。這種矯治方法有效填補了傳統(tǒng)矯治技術在佩戴舒適度、美觀性以及便捷性等方面的缺陷,采取全新的無托槽+隱形模式,更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相比于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治療,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的核心優(yōu)勢包含:第一,摘戴比較方便。在傳統(tǒng)固定矯治器使用過程中,需由醫(yī)生來完成矯治器的摘以及戴操作。而無托槽隱形矯治器方便患者自行摘、戴,全面滿足了患者進食以及清潔需求。第二,舒適度高。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進一步摒棄了常規(guī)矯治方法的托槽以及鋼絲,導致患者不會受到以上矯治工具的嚴重約束,整個矯正治療過程,舒適度較高。第三,美觀性好。固定矯治器矯治技術大部分采取鋼絲等來實現(xiàn)口腔正畸終極目的,而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能夠在無鋼絲與無托槽的條件下,充分滿足患者矯治需求,美觀性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運用于口腔正畸中,可以提升患者語言功能、便攜性以及美觀舒適度,值得廣泛推廣以及使用。
參考文獻
[1]王麗萍.無托槽隱形矯治技術對青少年牙周健康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20,32(9):120-122.
[2]冷相英.無托槽隱形矯治器與固定矯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療的臨床比較[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