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最近,以“書”為名的狂歡接連在京城上演。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等帶來了千余場活動、數(shù)萬種圖書,一時間讓書迷們應接不暇。作為今年北京國際圖書節(jié)的重要活動,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實體書店點亮北京文化之光”論壇上,發(fā)布了一份《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yè)報告》,報告中顯示:2020年我國新開業(yè)書店2800余家,其中,北京以新開書店639家的數(shù)量位居全國各城市榜首。
值得關注的是,在線上買書已成為大多數(shù)人消費習慣的情況下,各座城市紛紛傳來線下老書店大量關閉、消失的訊息,令書迷、書店迷們唏噓不已。但在繁華的北京城,尚有一批堅守數(shù)十年的老書店仍靜靜等候著讀者到來。比如位于海淀區(qū)的成府路上,依次坐落著萬圣書園、野草書店、雨楓書館、豆瓣書店等書迷心中的“樂園”,它們年代久遠、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一條書店街。近日,本刊記者跟隨書評人、作家綠茶的腳步,一一探訪了這幾家特色書店。
萬圣書園有著近30年歷史,是北京乃至全國書迷最愛的書店之一。頂天立地的書架雜而不亂,書與書的關系自有邏輯,成為各研究領域的學者最愛淘書的圣地。
成府路連接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而在這條書店街上,堪稱文化地標和核心的是有著近3 0年歷史的萬圣書園。
據了解,萬圣書園曾歷經3 次搬遷。其最早位于北京西北三環(huán)中國人民大學附近,1994年遷址北京大學東門外的成府街巷內。2001年,成府老街拆遷,萬圣書園第三次搬遷至成府路53號二層。它是傳統(tǒng)實體書店的重要標本,在北京乃至全國讀者心中都有著獨特的魅力,形成了一處重要的精神場域,也讓周邊不同類型的小書店在此匯聚成一片。
走進萬圣書園,仿佛走入一座書的迷宮。頂天立地的書架雜而不亂,人文、社科、古籍、藝術乃至音像類圖書均分門別類陳列著。進門便一眼掃盡“新書快訊”,更有萬圣圖書周排行、月排行供讀者參考?!拔颐髦谰W上買書會更便宜,但總會來萬圣書園買全價的書。”據綠茶介紹,他每周來書店,都會發(fā)現(xiàn)書的擺放位置有變化??梢哉f,這里的書是“流動的”,也是成體系的。不同于一般書店,萬圣書園的書有著極強的專業(yè)性、學術性,為各研究領域的學者系統(tǒng)性搜集文獻提供了極大助益?!拔也痪们皩η宕燃壷贫群芨信d趣,在這里一口氣買了好多相關的書,讀完以后收獲特別大。書店能幫讀者梳理出閱讀的譜系,這是非常難得的。”綠茶表示。
關于萬圣的生存之道,綠茶憶起萬圣書園店主劉蘇里曾說過的話:“開到第十年的時候,我想讓書店‘死掉都很難了?!彼袊@道:“ 萬圣這數(shù)十年來的經營過程中,淌過了所有雷區(qū)、克服了各種困難,不僅可以實現(xiàn)自身內循環(huán),讀者也都不允許這家書店消失。因為具備了這樣強大的生命力,哪怕是疫情之下也能堅持下來?!?h3>“春風吹又生”
緊鄰著萬圣書園的一個簡陋門面上,張貼著“ 服裝百貨”“ 晨光文具”“ 雨傘”“ 掛歷、臺歷”等廣告,“ 野草書店”也是其中之一。進門可見一道通往地下的狹窄樓梯,順著樓梯來到寬闊的地下空間,走過一排排衣帽服飾、日化用品、文具的陳列架之后,野草書店便出現(xiàn)在眼前。
這家書店堪稱傳統(tǒng)二手書店、獨立書店的典范。帶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意味,野草書店不管在哪里似乎都能頑強生存下來。綠茶介紹道:“它原本開在北大校園內,極大的圖書折扣讓其成為學生們最愛光顧的書店。如今搬到成府路地下,新的空間卻保留著原有的選書調性——書架上不見暢銷書的身影,而是成套的經史子集、古典文學、西方文學等,有著嚴格的學術標準。其最大特色就是新書、好書、學術書,包括中華書局、理想國叢書、甲骨文叢書等均是這里的熱門,圖書品類也非常豐富。”
在這里淘書,還會給讀者帶來新鮮的體驗和極大的樂趣。本刊記者走近桌面上平放的一摞摞書,發(fā)現(xiàn)它們均為當前口碑不錯的新書,且書上都貼著半價折扣的標簽,讓人心動。一旁的書架上則整齊碼放著許多分別打包、寫有人名的書。原來,野草書店的老板還會在朋友圈發(fā)布新書資訊,讀者們可在線上下單。這些書都是即將快遞給顧客的訂單,甚至多得堆到了地上。
野草書店。這里因地下小店之間的人情味而更顯獨特。中國古典文學、西方文化藝術愛好者定能在這里享受到淘書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本刊記者探訪書店時老板并不在店里,一旁賣服裝的阿姨熱心地幫忙聯(lián)系到了老板,并代為下單。足以見得,這樣互相幫襯的人情味,也是書店運轉和存活下來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在從萬圣書園出來向北步行數(shù)十米,可以看見雨楓書館裝飾以可愛公仔的小小門臉,不駐足仔細觀察的話,會讓人誤以為路過了一家女性服裝店。據綠茶介紹,作為開了多家分店的老牌書店,雨楓書館探索出了屬于自身獨特的書店運營模式。除了以經營女性主題圖書為主,書店里平時還會舉辦讀書交流會,成為不少書迷的一處心靈港灣。
來到馬路對面,位于成府路262號的一家二手書店——豆瓣書店至今已營業(yè)16個年頭。62平方米的空間內卻容納了多達2萬冊書。和野草書店一樣,這家小小的書店貨源是各出版社庫存書,以經營人文社科二手書為主。與豆瓣書店相鄰數(shù)十米的墨盒子繪本書館,無疑是一家專業(yè)特色更強的書店。店內的書籍以中外繪本、童書為主,書架、桌椅低矮而精巧,充分照顧到兒童閱讀的舒適性。來書店的顧客除了孩子和家長之外,還有不少熱愛繪畫的大學生和繪本從業(yè)者。此外,墨盒子還提供租書服務,顧客可借閱感興趣的繪本帶回家閱讀。
豆瓣書店、雨楓書店、墨盒子繪本書館有著各自的特色與經營之道。
據北京市委宣傳部早前公布的數(shù)據可知,2020年北京全市特色書店達到200家,“ 最美書店”17家。近幾年,特色書店不斷在全國各地涌現(xiàn),賣咖啡、文創(chuàng),舉辦展覽、沙龍、音樂會……到了今天,書店的功能似乎發(fā)生了一些轉變,不再局限于原本的書籍交易,而是成為一座城市里獨特的人文活動場所。
作為一位資深書店迷,綠茶表示:“好的書店應當有這樣的生命能量,而人文精神場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數(shù)十年的積累和各方人士的精神合力。大量實體書店正在逐漸消失,這些書店依然存在,對于廣大讀者的意義更為重大。城市中如果有一家好書店,對于讀者來說是多么地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