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宜
中班幼兒相比小班幼兒來說生活經驗更加豐富,他們不僅關注自身,也開始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象感興趣。在“尋找夏天的秘密”系列活動中,我先是通過談話活動幫助幼兒對夏天的季節(jié)特征和人們常用的避暑方式進行了梳理和總結,進而拋出問題“動物們是如何過夏天的”,引發(fā)他們關注動物們在夏天的生存狀況和避暑方式?;顒印皠游锏淖匀唤禍胤椒ā焙汀疤矫貏游飯@”,既能滿足幼兒的探究興趣,也有助于他們在自主探究、親身觀察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逐漸形成對人與動物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的認知和感受。
談話活動:夏日里的人們和動物
活動目標
1.了解并能夠用語言描述夏天的主要特征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2.知道并能清楚講述飼養(yǎng)員幫助動物降溫的幾種常用方法。
活動準備
體現夏天典型特征的掛圖若干,作品《涼快了吧!》PPT,幼兒人手一本2021年第9期《東方娃娃》智力版。
活動過程
一、結合經驗,初談夏日印象
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描述自己印象中的夏天。
師:誰來說一說夏天是什么樣的?你是如何過夏天的?
【說明】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開啟話題,能較好地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趣,引發(fā)幼兒積極思考,有助于后續(xù)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觀察掛圖,進一步了解夏天的特征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嘗試總結夏日特征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師:夏天,樹木枝繁葉茂,蚊蟲很多,太陽總是火辣辣的,天氣特別炎熱,人們會穿短袖、短褲,喜歡用吹空調、游泳以及吃冰淇淋、冰鎮(zhèn)西瓜等辦法來降溫解暑。
【說明】幼兒的生活經驗常常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教師在幼兒自主發(fā)言后結合掛圖進行總結和梳理,有助于提高幼兒思考與表達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三、積極思考,猜測飼養(yǎng)員幫助動物過夏天的方法
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思考人們會如何幫助動物們過夏天的,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或猜想。
師:夏天天氣炎熱,動物們也很怕熱,你們猜飼養(yǎng)員們會用什么方法讓它們感覺涼快點?
【說明】從親身體驗過渡到相關生活經驗的延伸與擴展,幼兒可適當遷移已有經驗并發(fā)揮想象進行思考與猜想。
四、作品欣賞,了解動物們夏天降溫避暑的方法
1.幼兒自主閱讀,根據畫面內容講述飼養(yǎng)員幫動物們避暑的方法。
師:你最想和大家分享哪種避暑方法?
2.教師與幼兒共同梳理飼養(yǎng)員幫動物們過夏天的多種方法。
師:真是多虧了飼養(yǎng)員叔叔和阿姨的悉心照料,他們根據動物們不同的生活習性,為每個動物都找到了合適的降溫避暑方法,如為小綿羊剪羊毛、在大熊貓的房間放冰塊、給大象沖涼……
3.教師鼓勵幼兒認真思考:如果自己是飼養(yǎng)員,會如何幫助小動物度過炎熱的夏天。
【說明】該談話活動為接下來幼兒繼續(xù)探索動物在夏天如何降溫避暑奠定了經驗與情感基礎。
科學活動:動物的自然降溫方法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降溫方法。
2.能通過模仿表演的方式表現動物自然降溫防暑的方法。
3.喜歡并愿意關心動物。
活動準備
狗、大象、兔子、河馬、袋鼠五種動物自然降溫防暑的視頻和頭飾若干,手電筒一個。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探究興趣
師:我們已經知道在飼養(yǎng)員的幫助下動物們是如何避暑降溫的,其實動物們自己就有獨特的降溫辦法,你們想知道嗎?
教師出示狗、大象、兔子、袋鼠和河馬的圖片,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它們是如何自然降溫的。
二、觀看視頻,了解動物們的自然降溫方法
教師播放視頻,邀請幼兒總結視頻中看到的五種動物各自的降溫方法:小狗用伸舌頭來散熱降溫;大象用長鼻子吸水相互噴灑或將沙子和牧草甩在背上來降溫;兔子豎起兩只長耳朵來散熱降溫;袋鼠舔濕自己的前爪來降溫;河馬泡在水里來降溫。
【說明】幼兒天生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教師應充分信任并提供機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適當補充與提升。
三、參與游戲,表演不同動物的降溫方法
游戲名稱:太陽公公出來啦
游戲規(guī)則:假裝手電筒是“太陽公公”,小朋友帶上動物頭飾扮演不同的動物在“森林”中自由玩耍。“太陽公公”照到誰,誰就要模仿并講述自己扮演的動物是怎么降溫的。同伴間可交換佩戴頭飾,進行多輪游戲。
【說明】相較于枯燥的識記和強化,在輕松愉悅的角色扮演游戲中內化關于不同動物的降溫方法的經驗,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
四、拓寬經驗,了解更多動物的避暑方法
教師播放故事《誰跟小羚羊去避暑》,鼓勵幼兒繼續(xù)收集、了解大自然中其他動物的避暑方法,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動物的生存狀態(tài)并愛護它們。
親子活動:探秘動物園
活動目標
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能有目的地制訂探究計劃。
2.能認真觀察并記錄三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避暑方法。
3.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樂于與同伴分享。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確定好交通路線和參觀路線,提醒家長準備好自帶物品(水、食物、帽子、紙巾等),幼兒人手一份觀察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我來定計劃
1.教師向幼兒介紹出游目的地和探究內容。
2.師幼共同討論:調查小動物的避暑方式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如:用來記錄的紙、筆,動物園的動物分布圖,零食、水杯、帽子等日用品。
3.師幼共同制定出游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如緊跟隊伍、不去危險的地方、不亂扔垃圾等。
【說明】幼兒參與探秘動物園的活動不止局限于到動物園觀察、記錄,前期的準備工作同樣能夠發(fā)展幼兒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探究精神,因此應盡可能讓幼兒參與其中。
二、我們來探秘
1.幼兒人手一份觀察記錄表,先用繪畫表征自己選擇的動物的外形特點。
2.仔細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避暑方式。
3.繪畫表征或拍照記錄觀察到的動物避暑方式。
【說明】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近距離觀察動物方便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更好地豐富相關認知經驗。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也許并不能準確判別哪些是動物的降溫方式,這正好為幼兒后期繼續(xù)探究、求證提供了契機。
三、我們來分享
教師組織幼兒圍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探秘發(fā)現,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動物的避暑方式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氐綀@所后,教師將觀察記錄表裝訂成冊供感興趣的幼兒自主翻閱、繼續(xù)探討。
【說明】中班幼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師要鼓勵并充分支持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或發(fā)現提出值得繼續(xù)研究的問題,激發(fā)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幫助他們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延伸
戶外游戲:開展“玩水大作戰(zhàn)”游戲,允許幼兒帶自己喜歡的動物玩具、水槍和毛巾,體驗夏天玩水的快樂,達到降溫避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