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穎
一、建構游戲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經常是以游戲的形式展開的,積木建構游戲是集藝術、設計等能力于一身的教學游戲,不僅能夠增強幼兒對知識的認知,還能夠增強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積木就是不同形狀、大小各異、多種顏色的積木,積木建構游戲名如其意,是現階段最受幼兒喜愛的一種游戲。幼兒在積木建構游戲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選擇各種形狀的積木進行組合、疊高等,也可以結合自己生活中所見事物進行積木的建構,如街上的高樓、行駛的汽車等等,積木的建構主要在于將事物特征體現出來的過程。積木建構的特點不僅僅是參照物多、積木材料多種多樣,而且積木實際的建構過程其實并不簡單,它能夠在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心理認知能力,在五彩斑斕的積木中自行建構游戲,是匯集整理歸納、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個活動過程。
二、概念界定
分享環(huán)節(jié):談話是人類交流最基本的方式。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即教育,自由、愉悅地溝通,生活化,讓分享環(huán)節(jié)成為教師和幼兒情感交流以及了解和教育幼兒的重要途徑,讓幼兒在分享環(huán)節(jié)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建構能力:幼兒建構游戲的水平、建構技巧,建構活動中的目的性、計劃性,利用建構物進行游戲。
三、建構游戲的影響因素
在選擇積木或游戲材料時要考慮積木或游戲材料的大小和重量等,積木的大小以適合幼兒把握為宜。在積木建構材料的投放中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材料之間的搭配
據研究表明,積木材料的提供與兒童的游戲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如給兒童提供多種多樣的游戲材料,兒童在解決問題時表現出更多的發(fā)散思維行為給兒童提供沒有固定玩法的材料,兒童就會創(chuàng)造出他們自己的玩法:完全陌生和比較復雜的積木材料比較容易引起兒童的興趣和好奇,只有中等熟悉和復雜程度的材料比較容易引發(fā)兒童的象征性游戲和聯系性游戲行為的產生,積木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
游戲材料的品種及其搭配會對兒童的游戲造成影響。搭配不固定的材料比搭配固定的游戲材料更容易導致沖突的發(fā)生( Doyle,1978),這是因為搭配靈活的材料可以被兒童用來參與許多不同的游戲活動,所以容易導致在使用上的爭奪。材料的不同搭配會導致不同的游戲行為。
劉焱指出,提供不同種類和數量的積木會引發(fā)幼兒開展不同的游戲。丁海東認為,不同種類和數量的積木相互搭配放在一起,構成一定的知覺場,影響著兒童游戲的性質和主題。可見即使是同一類積木,即使是數量不同的搭配,只要兒童把這些積木建立起聯系,就會影響到其游戲的過程。有許多研究者進一步指出,搭配上注意系列化,聯系性對兒童游戲其智力發(fā)展更有效,對同一類或特點的積木也是如。
(2)材料的數量
華愛華認為,游戲材料的數量不同,可實現幼兒多種發(fā)展可能性,依據的原則是:托班孩子正處于獨自游戲與平行游戲階段,投放材料時要做到種類少,而同種材料的數量多,以免他們因爭搶材料而產生的糾紛。而對大年齡班幼兒,則要增加種類并減少同種材料的數量以滿足幼兒多種需要以及合作游戲的開展。
四、幼兒建構能力分析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兒學會排列、組合、接抽、鑲嵌等技能建構稍復雜的物體形象。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利用建筑物開始象征性游戲,開始出現有意識的給建筑物命名,建構活動開始有目的性、計劃性,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進行建構活動,象征性游戲增多。目前在建構活動中他們只是無目的地擺弄建構材料,然后會根據自己的想象對結構的物體加以命名?;蛘邇H僅是將材料堆起壘高,然后推倒,不斷重復。幼兒在建構活動中往往缺乏目的性,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思維的直覺行動性導致的,他們在活動中常不知道玩什么。幼兒對建構游戲的興趣僅限于單純的擺弄、操作,造型單一。缺乏建構技巧。
五、提升幼兒建構能力的行動研究
1.了解幼兒需求
指南中指出觀察幼兒在建構活動中,我們嘗試根據幼兒建構游戲中游戲表現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幼兒活潑好動,而建構游戲的多動、多變正好符合了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但是這一時期的幼兒對集體的生活還處于適應期,他們對建構材料不熟悉,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常常你拿幾塊,我拿幾塊,搬來搬去,有的在地上隨意擺擺,此時老師應該適時地介入并加以指導。這一時期指導重點應放在及時引導幼兒從對建構材料的好奇轉化為對建構活動的內在興趣上,充分熟悉材料是幼兒開展建構活動必然經歷。也是教師在分享環(huán)節(jié)中需要進行分享。幼兒的建構的造型還處于單一狀態(tài),對于細節(jié)部分還不會裝飾,反映的物體不夠過真,孩子們的游戲開展不起來??梢姡嫾寄艿那啡庇绊懥私嬘螒虻倪M一步開展。因此,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嘗試并掌握新的建構技巧,如圍攏、蓋、聯結中空等??筛鶕敃r的游戲情景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暗示解決問題的思路,也使幼兒在游戲情景中擴展新的建構方式學習一些簡單的裝飾技能。建構材料的名稱形狀、色、大小用途和用方法。啟發(fā)幼兒進一步觀察,把平面的物體拼搭成立體的。從游戲內容的單調轉向游戲內容的豐富幼兒在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建構技巧之后,開始按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建構而且游戲的堅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強了。
2.與幼兒對話
對話幼兒,了解幼兒的前期經驗、活動需求、興趣、能力。在分享環(huán)節(jié)中予以呈現,讓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獲得經驗和體驗,在遷移獲得的經驗過程中快樂地玩、有效地進行游戲。
六、研究問題的提出
“生活、游戲、綜合”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的三個核心理念。大部分研究都放在建構游戲對幼兒的發(fā)展價值,而沒有深入研究如何借助建構游戲提升幼兒建構能力。僅有的文獻,也只是簡單篇幅闡述建構材料對幼兒建構游戲的影響,教師該如何指導幼兒的建構活動也是一筆帶過。教師通過分享活動,在建構活動中提升幼兒的建構能力,是本文研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