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珍
自文字誕生以來,中國故事從未斷裂,從“文以明道”“文以載道”到“文自有理”,文章如一面“鏡子”,反映情感、映照現(xiàn)實,文章是一種載體,傳播道理,足以改變世界。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都說“見字如面”,從李清照“尋尋覓覓”的婉約,蘇軾“把酒問清天”的豪邁,岳飛《滿江紅》的愛國情意,到習(xí)近平總書記《梁家河》的為民情懷等等,無不反映作者心聲、凝結(jié)真情實感、照射性格秉性、檢驗文字功底。文章又能書寫春秋,記錄歷史,啟蒙孩童,塑造世界觀、歷史觀;書寫英雄之事,激勵青年,影響人生觀、價值觀;評價時事,引導(dǎo)輿論,傳遞正能量聲音;傳播新聞,反映時代之變,縮小世界距離,展現(xiàn)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秉性和樣貌。
萬丈高樓平地起,好文章需要積累。肚子里沒貨,手底下沒墨,只有以勤為徑,不斷加強知識儲備、夯實文字基本功、全面提升綜合素質(zhì),下筆才能不慌不空不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讀原文、悟原理,用最新的理論武裝頭腦,以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導(dǎo)實踐。
空談?wù)`國,好文章要言之有物。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坐等材料憑空虛構(gòu),靠電話微信搜集數(shù)據(jù)只會落入形式主義的窠臼。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一線,以人民為師,多聽各方聲音,在深入調(diào)研中察實情,寫真文章,避免看似“花團錦簇”實則“空無一物”。要結(jié)合工作練,善于運用所思所學(xué)所得,在工作材料寫作中錘煉本領(lǐng)、施展才干,做到知行合一、學(xué)以致用、學(xué)用相長;更要強化實踐,筆耕不輟,在“推”“敲”中加深思考,在苦練筆力上下真功夫。
文章是塊“敲門磚”,我輩青年人唯有不斷練就硬本領(lǐng)、真把式,才能克服“本領(lǐng)恐慌”,以筆書寫青春文章,用文章繪就時代風(fēng)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