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友直
明代才子唐伯虎思維敏捷,聰明過人,詩畫精通。相傳有這樣一個(gè)故事:一位老太太做壽,她的子孫請來唐伯虎為她題詩。祝壽本是件莊重的事,唐伯虎卻以先抑后揚(yáng)的筆法來寫祝壽詩,起初給人造成一種大失所望的感覺,可之后,唐伯虎卻以出人意料的飛來之筆和一波三折之勢,把氣氛烘托到最高點(diǎn)。真可謂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敘事曲折才動人”。
閱讀拓展
唐寅(1470—1523),明代畫家、文學(xué)家。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年二十九中鄉(xiāng)試第一,會試時(shí)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繪事,賣畫為生。擅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采元人法,一變斧劈皴(cūn)為細(xì)長清勁線條的皴法。并工人物、花鳥,筆墨秀潤峭利,景物清雋生動,工筆、寫意俱佳。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明四家”。兼善書法,工詩文。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文以六朝為宗;詩初多秾麗,中尚平易,晚則縱放不拘成格。有《六如居士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