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洪根 沙艷偉 陳景海 黃源鵬
1.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男科(福建 廈門 361003);2.廈門市中醫(yī)院男科(福建 廈門 361009)
早泄是指射精潛伏時間較短、射精控制能力較差,以及帶來消極情緒結果的一種常見的男性性功能障礙疾病。早泄在全球范圍發(fā)病率都比較高,亞太地區(qū)的有關研究表明早泄的發(fā)病率約為31%[1]。導致早泄的病因很復雜,包括器質性因素和心理性因素,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有心理療法、性行為療法、局部治療、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等。藥物治療是早泄治療的主要手段,但至今還沒有一種臨床療效很理想,副作用又很少的藥物。中醫(yī)藥治療早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中醫(yī)治療早泄主要根據辨病與辨證結合用藥,但很多早泄患者癥狀不明顯,有時會出現“無證可辨”。中醫(yī)體質學相關理論[2]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和方法。然而早泄與中醫(yī)體質的相關性研究這類文章非常罕見,為此,筆者對早泄患者進行中醫(yī)體質學臨床調研,了解其體質學規(guī)律和特點,結合臨床資料加以統(tǒng)計分析,探討早泄治療的新思路。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男科門診就診的486例早泄患者臨床資料,對其進行體質問卷調查。早泄組年齡最小為22歲,最大為49歲,平均年齡為(31.48±5.76)歲。病程最短為半年,最長為8年,平均病程為(3.6±1.8)年。對照組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來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做孕前體檢的正常育齡男性200例,平均年齡為(30.85±6.12)歲,排除患有早泄、合并嚴重疾病以及不按要求填寫體質調查問卷者。兩組平均年齡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yī)早泄診斷標準。參照國際性醫(yī)學會對原發(fā)性早泄和繼發(fā)性早泄的循證醫(yī)學定義[3],原發(fā)性早泄的診斷主要包括:①射精潛伏期從一開始就≤1分鐘;②射精控制能力的下降;③伴有消極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郁等)。繼發(fā)性早泄的診斷主要包括:①射精潛伏期短,通?!?分鐘;②射精控制能力的下降;③伴有消極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郁等);(2)年齡范圍22歲~55歲;(3)病程半年以上;(4)自愿接受臨床調查者。 排除標準:(1)生殖器官畸形,泌尿、生殖道感染;(2)合并有心血管、肝臟、腎臟等嚴重疾??;(3)無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
中醫(yī)體質辨識采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09年4月實施的《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ZYYXH/T157-2009)[4]。
(一)中醫(yī)體質分類判定方法
按照中醫(yī)體質類型概念確立量表,由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9個亞量表構成。
(二)計分方法
回答中醫(y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中的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先計算各亞量表的原始分數,然后再換算為轉化分數。9個亞量表分別計算分數。
(三)判定標準:
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它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30分時,判定為“是”;平和質轉化分≥60分,且其它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均<40分時,判定為“基本是”;否則判定為“否”。
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是”;轉化分30~39分,判定為“傾向是”;轉化分<30分,判定為“否”。
復合型體質類型取偏頗體質分數排序前2位為2類型復合體質,第3位及以后的偏頗體質類型予以舍棄。單一偏頗體質為只有一種偏頗體質類型,混合偏頗體質為有兩種及兩種以上偏頗體質類型。
運用SPSS 21.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運用構成比及卡方檢驗等方法處理數據。
早泄組中醫(yī)體質構成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01),早泄組以偏頗體質為主,與平和質比較存在差異(P<0.001),其中偏頗體質又以混合偏頗體質為主,與單一偏頗體質比較存在差異(P<0.001),早泄組平和質和偏頗體質與對照組比較存在差異(P<0.001),早泄組單一偏頗和混合偏頗質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早泄組與對照組平和質以及偏頗體質的分布情況[例(%)]
486例早泄患者中平和質占比為25.93%,106例單一偏頗體質中陽虛質、濕熱質、氣虛質3種體質類型占了67.92%,254例混合偏頗體質中濕熱痰濕質、濕熱陽虛質、濕熱陰虛質、氣虛陽虛質、濕熱氣虛質5種體質類型占了58.26%。
表2 486例早泄患者體質類型分布(前10位)
在前10位混合偏頗體質類型中,濕熱復合類體質共140例,占混合偏頗體質的55.12%,濕熱復合類體質為主要的混合偏頗體質類型,其次為氣虛復合類體質和陽虛復合類體質分別為71例和58例。
表3 486例早泄患者復合體質類型分布情況(前10位)
早泄是男科門診中經常遇見的一種男性性功能障礙,早泄的發(fā)病率很高,有資料顯示大約有75%的男性一生中都曾出現過早泄[5]。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性生活的質量。早泄患者的性生活質量很低,早泄是造成夫妻關系緊張,家庭不和諧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早泄主要還是依靠藥物治療,現代醫(yī)學治療早泄的主要藥物為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早泄患者服用后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但是存在服藥后不良反應較多,治療費用比較昂貴,停藥后癥狀容易復發(fā)等問題,西醫(yī)在早泄治療上很難實現療效最大化與副作用最小化[6]。
祖國醫(yī)學治療早泄的經驗非常豐富,對早泄的認識也很深刻,如《秘本種子金丹》云:“男子玉莖包皮柔嫩,少一挨,癢不可當,故每次交歡,陽精已泄,陰精未流,名曰雞精。”又如《沈氏尊生書》云:“未交即泄,或乍交即泄”。中醫(yī)學認為,早泄是精關約束無權,精液封藏失職,病位在肝,與心、腎關系最為密切,其制在心,其藏在腎,其動在肝,臨證多為虛實夾雜之證。但是臨床上很多早泄患者并沒有明顯的癥狀,這樣對于依靠臨床癥狀進行辯證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將中醫(yī)體質理論運用于臨床疾病的診治,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中醫(yī)體質是人體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形成的固有特質,不同的體質通過其相應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表現出來。人體的體質和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關,人體的體質是相對穩(wěn)定的,也是動態(tài)可變的。針對不同的體質采取相應的措施,可以糾正或改善某些體質的偏頗,可以減少對疾病的易感性,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7]。體質、疾病、證候三者對于個體及所患疾病反映的側重面不同,體質主要闡述人體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狀態(tài)以及對疾病的易感性;證候主要闡述疾病的某階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關系;疾病則注重從貫穿疾病始終的根本矛盾上認識病情[8]。體質因素決定了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轉歸。證候是在體質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的,體質制約和影響證候的形成與演變。辨體、辨病、辨證各有側重,如果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將辨體、辨病、辨證三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樣能拓展臨床思維空間,有利于對疾病本質的全面認識,制定出更符合患者個體情況的診療方案,以適應多元復雜的臨床要求。
很多西醫(yī)大夫在臨床診療中會使用中成藥,有研究顯示我國醫(yī)院的中成藥大部分是西醫(yī)大夫開具的。國內學者賀鵬等[9]調查北京醫(yī)院門診中成藥處方分析發(fā)現,西醫(yī)大夫開具的的中成藥處方占中成藥處方總數的70.9%。西醫(yī)大夫一般都不了解中醫(yī)的辨證論治,這給中成藥合理應用帶來困難,也導致療效受到影響。國內學者關玉琴等[10]調查新疆哈密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發(fā)現,西醫(yī)大夫開具中成藥處方不合格率為41.3%,其中未按中醫(yī)辨證施治用藥造成處方不合格的所占比例最高為35%。如果把中醫(yī)體質理論運用于臨床診療中,通過中醫(yī)體質辨識來指導臨床大夫使用中成藥,這樣就能大大提高中成藥的正確使用,不僅能提高臨床療效,而且也能減少患者的醫(yī)療費用。
國內已有很多中醫(yī)體質學基礎實驗和臨床研究都表明不同體質的人對某種疾病有易感性[11],人體體質的偏頗與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2]。國內學者研究認為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礙、男性不育癥等多種男科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演變與其體質有著密切的關系[13-15]。本研究發(fā)現早泄患者總體以偏頗體質為主,偏頗體質人數占總人數的74.07%,偏頗體質中又以混合偏頗體質為主,占偏頗體質的70.56%。單一偏頗體質主要為陽虛質、濕熱質、氣虛質;混合偏頗體質主要為濕熱痰濕質、濕熱陽虛質、濕熱陰虛質、氣虛陽虛質、濕熱氣虛質。濕熱復合類體質為主要的混合偏頗體質類型,這可能跟閩西南所處的地域特點有關。閩西南地區(qū)位于我國東南方沿海地區(qū),常年氣溫較高,而且雨水多,易潮濕,再加上當地居民愛吃肥甘厚膩之品,因此容易形成濕熱類體質,同時也說明人體體質的形成和發(fā)展與其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密切關系。
本研究提示體質偏頗是早泄男性人群的基本特征,可能與所處的環(huán)境氣候、飲食習慣、煙酒嗜好、精神壓力、缺乏鍛煉等因素有關。男性亞健康狀態(tài)是一個普遍現象,而且男科疾病患者大部分為混合偏頗體質,與國內其他學者研究觀點類似[16-18]。男科疾病與中醫(yī)體質偏頗密切相關,將中醫(yī)體質理論運用到男科疾病的診療中,有利于開拓臨床診療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