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京
【摘要】近幾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fā),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本文就如何防治校園暴力,談談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校園暴力;成因;對策
近幾年來,校園暴力問題日益嚴重,各類重大校園暴力案例屢屢見諸于媒體報道。有關部門對15個省市中小學的抽樣調(diào)查顯示,36%的在校學生被搶劫傷害等暴力犯罪侵害過,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校園暴力不光是影響文明校園的創(chuàng)建,更是對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構成了極大的消極影響。應當說,校園暴力是嚴重玷污了學校這一教書育人的圣潔之地,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嚴重影響教育事業(yè)。因此,防治校園暴力已經(jīng)是勢在必行!
那么如何去防治校園暴力呢?首先,我們要探究一下校園暴力的成因。校園欺凌的成因是十分復雜的,是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多種因素交織、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良的社會風氣和泛濫的網(wǎng)絡媒體是校園欺凌產(chǎn)生的重大社會因素,青少年通過模仿習得暴力行為和污言穢語。學校過分注重應試教育,忽視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校園氛圍建設,致使校園欺凌屢見不鮮。家庭缺乏溫暖、父母自身行為粗暴、無視或溺愛的教養(yǎng)方式等家庭因素同樣不容忽視??梢苑譃閮?nèi)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內(nèi)部方面原因
首先,是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叛逆心強。這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所特有的特征,這種學生希望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用來引起師生及家庭的關注。如果此時父母學校采用了不恰當?shù)慕逃驼T導手段,就會使他們的內(nèi)心遭受傷害,從而作出報復外界的暴力行為。2.自身抗壓能力弱,極易產(chǎn)生報復心理。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學生教育的課容量逐漸增多,隨著知識難度的加大、作業(yè)的增加、以及考試的頻繁和升學競爭壓力的猛增。學業(yè)上的繁重壓力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或宣泄,會使他們產(chǎn)生煩躁、焦慮、易怒等不良情緒,從而導致學生厭學情緒高漲,甚至對老師和優(yōu)等生充滿敵意,最后作出實行暴力的行為。3.法律意識淡薄,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爭強好勝,崇尚武力,追求刺激,是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青少年受到外界不良影響的表現(xiàn)特征。但同時他們又嚴重缺乏相應的道德觀念和法制意識,當他們遇到矛盾沖突時愛走極端,喜歡直接采用暴力手段去解決,而不考慮此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后果,以至釀成大錯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其次,是學校自身的原因
一是學校教育和規(guī)章制度存在問題。如今學校大都片面追求“分數(shù)”和“升學率”來提高本校威望。這就使其教學重心嚴重偏移到智力教育上,只看到學生的成績提高與否,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教育基本無人過問,繼而引發(fā)嚴重的社會問題。二是部分教師思想行為存在缺陷。在我國不少教師任職只需通過考核即可,缺少對其師德方面的關注。有一些老師體罰學生、向?qū)W生施暴等現(xiàn)象直接影響班級的學生,讓學生以為依靠拳頭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間接導致校園暴力事件升級。
(二)外部方面的原因
家庭方面:不少農(nóng)村家庭,父母忙于掙錢,疏于對子女進行教育,若家長有酗酒、賭博等惡習也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存在嚴重弊端,極易使青少年產(chǎn)生暴力行為。在某些家庭中,父母道德修養(yǎng)較差,常常爆粗口,與人發(fā)生矛盾時,多以暴力相向。這些惡劣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以至于變異的體現(xiàn)在孩子身上外化為嚴重的暴力和反社會行為。在這種家庭中的子女大多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并生活中會產(chǎn)生莫名的自卑感、缺少同情心、反社會心理加重,從而導致子女染上暴力的惡習。
社會方面:片面追求物質(zhì)享受,社會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等不良因素對青少年影響很壞。此外,黃色漫畫、游戲、互聯(lián)網(wǎng)等宣揚的暴力文化直接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自制力較差的青少年喜歡模仿打斗,槍戰(zhàn)的暴力場面,從而增加青少年施暴力犯罪的潛在可能。
搞清楚原因后,就自然可以采取相應對策來解決問題了。應對校園欺凌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1、國家和社會方面
制定法律法規(guī),頒布個性教育計劃,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肅清網(wǎng)絡媒體的不良影響。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國家有關部門已在積極制定新的法律政策,來加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2、學校和教師方面
第一,定期邀請人民警察、教育專家、法制專家到學校傳授科學健康的法律教育知識,加強孩子們的法制意識。第二,開設家長學校,相互溝通,幫助家長正確教育子女。第三,加強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第四,培養(yǎng)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第五,完善設施,建全監(jiān)控網(wǎng)絡、設立安全室和心理咨詢室等。第六,健全匿名舉報體系,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切實保障舉報者安全。第七,發(fā)給教師指導材料,培訓教師正確處理欺凌事件。第八,對青少年進行預防性教育,進行早期行為干預,防范欺凌團伙的形成。
3、家庭方面
家庭是孩子最溫暖的港灣,家長是孩子最大的支持。第一,為孩子營造安全、溫暖、穩(wěn)定的家庭氛圍。第二,以身作則,用文明的方式解決沖突矛盾。第三,采取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幫助孩子完善性格。第四,培養(yǎng)孩子的移情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第五,當?shù)弥⒆颖黄哿钑r,給予孩子支持,傳授孩子應對技巧,必要時尋求法律援助。
4、青少年自身方面
第一,勇于溝通,積極取得教師和家長的支持和幫助。第二,進行自我訓練。面對校園欺凌,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要以暴制暴,應依法行事。第三,學校、教師、家長、青少年要經(jīng)常溝通交流,進行談話,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易行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校園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方一起高度關注這個問題,共同探討避免和解決的方法,才能有效減少校園欺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校園暴力欺凌法治研究》九州出版社 2018年出版 張娟娟
2.《校園暴力控制研究》姚建龍 復旦大學出版社
3.《校園暴力及其防治研究》宋雁慧 北京師大出版社 2013年出版
4.《校園欺凌問題與對策》 王大偉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5.《校園暴力心理機制研究》支愧云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