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紅
誰是最可愛的人?在這里,我想借用魏巍的一句話,問一問讀者們,這個世界上,什么人才能稱得上最可愛的人?在那個戰(zhàn)亂動蕩的年代,他們從不畏懼死亡,情愿吞風咽雪,血染江河,也不愿做亡國的奴隸,為天下蒼生而隕命,為天下黎民重生,這樣的人被稱為最可愛的人。在當下,也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手握鋼槍,屹立于祖國的邊陲,守護著前人打下的萬里江山的將士們,也可以被稱為最可愛的人;還有這樣的人,他們是百姓中最普通的一員,他們可以是工人,他們可以是農(nóng)民,他們甚至可以是一個不知姓名,不知年齡的一名最普通的中國公民,但他們,可以為一個遇到危險卻毫不相干的人挺身而出,他們甚至可以用自已的生命去挽救一個即將凋亡的另一個生命,而這種敢于舍己的精神卻可能只是出于下意識的,這種人,也是最可愛的人。
6月1日,是六一兒童節(jié),這是孩子的節(jié)日,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但是,這一天,卻是一個三歲孩童永遠的痛,因為他失去了惟一的父親。
融入骨血里的無私。做為一個教書育人的老師,似乎“老師”這稱號,生來就帶有一種魔性,它生來就帶有一點點“俠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這是一種融入于每個中國人骨血中的“俠氣”。作為孔圣人的門徒,“王紅旭”這個名字,足可以在歷史的沙卷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王紅旭老師可以在生死瞬間,忘卻自已的生死,挺身而出,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我們譜寫了一首生命之贊歌,是當代社會之模范,我輩之楷模,是真正具有俠義精神的血性漢子,不僅是我們教師之楷模,更是全黨全人民學習之楷模。
人之生命是無價的,但是,還有一種比生命更加可貴的東西。有人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對,這沒有錯,生命是最可貴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在這世上,還有一種東西比生命更重要,那就是信仰。曾幾何時,我也曾聽過,“中國人沒有信仰”這句話,到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我是何等的愚昧無知,是何等的不知所謂,我不知這話出自何人之口,出自何時何地,在他們心中,中國人心中沒有上帝,他是在用西方人的衡量標準來衡量我們中國人,這種想法,是何等的不知天高地厚。中國人沒信仰,可細細想來,“中國人沒信仰”似乎又覺得帶有幾分道理。說我們有信仰,是因為中國人的信仰是我們自己,我們真正信的是內(nèi)心的情感。說沒有信仰,是因我這份情感已深深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完全與我們的血液融合,因為我們將善良與德操的信仰當作了人生的一部分來行動,所以我們“沒信仰”也不無道理。而王紅旭老師,就是用自己的信仰,來詮釋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在遇人險難時應有的態(tài)度,他用自己大愛無疆的品行,來證明中國人的信仰,正是在別人危難的關頭而從我們內(nèi)心涌現(xiàn)出來的一剎那情感。
做為一名教師,我會認真學習王紅旭老師的先進事跡,學習他那種無懼生死,見義勇為的俠義之心,更要學習他的正直無私,成人之樂的高尚德行和舍己為人的英雄氣概,我們學習他的精神,并不是非要奉獻自己的生命,而是要奉獻自己的愛心。
王紅旭老師之所以能在為難之時敢于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人,并不是突發(fā)善心,而是因為平時的日常中,他必是一個品行卓越的人。從2010年起,他連續(xù)10年帶領著學校田徑隊參加了大渡口區(qū)的運動會,并名列于前,他成績突出,也多次獲得過優(yōu)秀教練員與優(yōu)秀指導教師的稱號。如果不是平時日積月累,如果不是心存善心,他怎么可能在危難之時舍身救人,王紅旭老師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一名人民教師的價值追求與責任擔當。王紅旭老師出身教育世家,秉承著一家三代人熱愛教育事業(yè)的熱情,發(fā)揚著優(yōu)良家風的風氣,身為老師,他兢兢業(yè)業(yè),教書育人;身為老師,他無私奉獻,為了學生耗盡心血。作為80后的王老師,他有熱情,他有朝氣,他更有一份老師的情懷,這些品行,是用金錢買不到的,他用自己的言行,為80后的一代人代言。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時刻依照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標準行事,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極高的人格魅力隨時隨地感染著周圍的學生,以厚實的教書育人經(jīng)驗,引導著學生,以寬廣的胸襟,呵護著學生。我作為一名幼師,深知自身所肩負的重任,特別是在當下,每個家庭只有那一兩個心尖尖,他們將孩子交于我們,無需語言,這是對我們最大的信任,無論出于何種目的,不用說對得起黨,對得起國家這樣的高大上,至少要對得起我們自己,對得起良心。王紅旭老師的事跡,也給我深深的上了一課,這是一堂用生命給全中國教師上的最后一堂課。我們一定要認直做好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學習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甘當學生錘煉風致、學習知識、立異思想、勇于奉獻的帶頭人。
作為一名老師,要有一顆大愛之心,愛教育,愛生活,要有耐心,更要有責任心,最重要的是要愛學生。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誰”,正如那句尊重是需要相互的,沒錯,當你真正用心去愛孩子,全心全義去對待你的學生,在此基礎上,縱然你是嚴厲的,孩子也是愛你的,因為,你對孩子用的是一顆無私的心,做為回報,孩子也會還你一片赤誠的心。愛孩子的老師,一定是個愛教育的老師,也只有愛教育的老師,才不會將老師當做鐵飯碗,而是做為一種情懷去對待。
有人說,當一名合格的老師很難,特別是當下家庭結構中的塔尖,不知如何面對,在《北齊書·王昕書》:“楊愔重其德業(yè);以為人之師表?!彼渍Z道:“德不近佛不可為醫(yī),技不近仙不可為醫(yī)?!倍鳛榻倘司袷澜绲睦蠋?,同樣也適用于這句話,德不似圣不可為師,術不達古通今不可為師。
盡管教師的行業(yè)是又苦又累的,卻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盡管孩子們平時調(diào)皮搗蛋,但他們對你的感情卻是真誠的??傊處煹男袠I(yè)是辛苦的,同時也是無尚的光榮。我會永遠帶著責任心與愛心,去教導我的每一名學生。使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