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雪林
某女士常對人說,她平生最不喜接近的人為老人,最討厭的事為衰邁,她寧愿于紅顏未謝之時便歸黃土,也不愿以將來的雞皮鶴發(fā)取憎于人。為怕老丑而甘心短命,這種念頭從來不曾在我腦海里萌生過。我只希望多活幾歲,讓我多讀幾部奇書,多寫幾篇只可自怡的文章,多領(lǐng)略一點人生意義就行。
當學生的喜愛星期六下午更甚于星期日,星期六就好像負重之驢卸去背上的負擔而到清池邊喝水那么讓人暢快。到了次日,想到國文筆記未交,數(shù)學練習題未做,不得不急,只好埋頭用功。老年就是我們一生里的星期六。為什么呢?世界無論進化到何程度,生活總須用血和汗去換來。少壯和中年時偶爾得點閑暇,心里還是營營擾擾。唯有老了,由人生的戰(zhàn)場退到后方,塵俗的事,不再來煩擾我,我也不必再去想念它,便真正達到心跡雙清的境界。
中國是個善于養(yǎng)老的國家,圣經(jīng)賢傳累累數(shù)千萬言,大旨只教你一個“孝”字。我不敢輕視那些教訓,但不能不承認它是老人根據(jù)自私自利的心理制定的,如“出必告,反必面”,或扶持搔抑,倒痰盂,滌溺器……兒女簡直成了父母的奴隸。
當我死時,要在一間光線柔和的屋子里,瓶中有花,壁上有畫。親友若來問候,叫家人在外室接待,垂死的心靈擔荷不起情誼的重量,他們應(yīng)當會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