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沙岸
人生有緣,幸遇形意拳。
歸來,霜染雙鬢。心中猶存江湖夢,眼底不過身外名。
——開篇語
為文半生,說形意拳改變了我的生活,恰當不過。
小時候,二哥習武,加上家鄉(xiāng)尚武風氣,我也練過幾天三腳貓的功夫。高一時,學校成立武術隊,我是隊員。和別的同學不同的是,武術隊員起床更早,要去操場練基本功。記得那時學了一套黑虎拳,我練了兩年。要說明的是,我那時最大的愿望是考大學、跳農(nóng)門,沒有太多時間花在練武上,只能算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好在,有一點點童子功底子吧。比如,練過幾天沙包,拳頭可能比一般人硬一點。
上大學后,我對文學、特別是詩歌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雖然學的考古專業(yè),但我一天到晚泡在圖書館里,看的卻是中外名著、文學期刊。如同一個嬰兒,我拼命吮吸文學的養(yǎng)分。那時候,我滿腦子都是文學夢,每天所思所為,都是閱讀和寫作。因為入迷,年紀輕輕我思考過沉重的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何來?很多次,我有恍惚感,身若飄浮,神游極外,不知自己是蟲是人,抑或是一根草一棵樹。今天,真的很難想象,20 出頭的我為什么有這樣的深思。
大學4 年中,除了1990 年秋天,我們班去襄陽宜城進行田野考古實習那半年,每天早上我搞過一點基本功練習之外,其他三年半時間我忘了功夫這回事。1992 年,我畢業(yè)分配到省文聯(lián)當編輯。當時,今古傳奇的名氣非常大,員工收入待遇也不錯。漸漸沒了生活壓力,散漫的我業(yè)余寫作也是時勤時懶,沒有恒心沒有毅力堅持,練武,更像遙遠的故事一樣。
功夫再次回到我的生活,已是20 多年后。前幾年我看到親人患病,跑醫(yī)院目睹親人離世,深深刺痛了我。擁有健康,是對自己、對家人的責任。正在這前后,遇到形意,我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一改多年懶散習慣,從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的鍛煉方式,變成每日必修課,終至大有收益。
初練拳時,毅力、吃苦精神決定你能走多遠。一年360 天,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你要爬起來練得一身汗,平常天氣還好,嚴寒酷暑時節(jié),還是很考驗人的意志的。很多人說,辛辛苦苦練上三年五載,不如去搏擊館練上一年,甚至很多人練了一輩子,被練搏擊兩三年的選手輕松KO,練傳武有什么用?
對于這個,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你想要什么?如果你是想肌肉健美,那去健身房,吃蛋白粉好了;如果你想實戰(zhàn)高人一籌,確實搏擊館效果好、提高快;如果你想強身自衛(wèi)、健康長壽,傳統(tǒng)內家拳最合適。三大內家拳中,太極被玩壞了,當代太極名家長壽者好像也不多,唯有形意拳,不光過去被稱為“國術”,從其流傳三百年來,形意名家長壽者遠超其他拳種,被公認是長壽拳。
形意拳為何有長壽功效?蓋因形意強調去后天拙力,強先天根本,改變人體后天形成的僵與拙,力圖恢復人類身上動物性的松與柔。通過站樁、五行拳千萬遍的練習,形成肢體協(xié)調,束展自如,達到氣血兩旺,筋骨強壯,即所謂不練硬有硬,不練力有力的效果。這種練習,可以從內到外改變一個人,從氣質到身體。
形意拳的“形”,指外在動作模擬動物形態(tài),有象形之意,形意有十二形拳,具體為龍形、虎形、猴形、馬形、鼉形、蛇行等,每形都有代表性的動作,如雞步、鷹捉、虎撲、馬奔、蛇行等,所以形意拳要求練就雞腿、龍身、熊膀等標配功夫。
這些功夫當然不是幾天練成的,在三體式基礎打下后,開始練習劈、崩、鉆、炮、橫五行拳,五行拳熟練有成之后,再開始習練十二形,最后再學習器械,如形意槍等,升級功夫。三體式和五行拳,為形意重中之重,不二法門。一般愛好者,真正練好了劈拳、崩拳,形意拳一半到家了,后面藝無止境,只是畢生提升的問題。形意宗師級人物郭云深,就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名號,一生鮮遇敵手。
五行拳練習之初,以柔練、慢練為主,以柔入剛,以慢入快。把發(fā)力路徑、方法用身體摸索出來了,整勁的感覺也找到了。要求習練者在慢柔中全身放松,肢體協(xié)調,動作源源不斷,繼之無窮,練出丹田勁道。初學容易犯的一個錯就是,懈,一松就懈,外三合也做不到。要說的是,并不是五行拳練好了,就馬上可以上陣干仗了。形意拳有體用之說,“體”指練,含自己體會之意;“用”指對敵,有運用之意。這說的是形意拳的練法和打法,兩者并不完全一樣。師父只教練法,不是入室弟子不教打法。五行拳的套路極短,劈崩鉆炮橫都只那么幾個動作,可打法變化無窮。
在功夫修行路上,很多奧妙、技巧,都要靠自己一邊勤習苦練,一邊琢磨領悟才能掌握。功夫不到,師父說的很多話、很多指點,你都聽不懂,不知道真實的含意,所以過去習武,弟子幾年侍奉師父,日夜在側的道理就在這里。隨著功夫漸長,過去不懂的玄妙之處一下明白了,一層過后還有一層新意,每天有新的感悟,越練越有滋味,這是上道了。
記得聽到“練時身到手,用時身追手”這句話時,我不由全身一震。練時無人似有人,用時有人似無人。真訣無多言,一字勝千金。
中國古代,武力炸裂的戰(zhàn)神可謂燦若星河,有“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的名言,說的是在帝王一級的戰(zhàn)神中,個人武力排第一的是項羽;大將一級的戰(zhàn)神,個人武力排第一的是唐末李存孝。項羽大家都知道,一生七十多場大戰(zhàn),縱橫戰(zhàn)場無敵手,劉邦手下的神射手樓煩,百步穿楊,看見項羽都不敢放箭,擔心一箭虛發(fā),自己小命休矣。其他帝王中,南北朝時南宋開國之君劉裕,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都算是勇猛過人的,但和楚霸王比,還差了那么一點。
相比帝王的稀少,中國古代猛將如云,張遼、關羽、典韋、尉遲恭、秦瓊、高敖曹、岳飛、楊再興……可以說數(shù)不勝數(shù)。李存孝這個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晉王李克義的義子,因排行第十三,被稱為“十三太?!?。薛居正等《舊五代史》記載他“便騎射,驍勇冠絕”,“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茍不為叛臣,則可謂良將矣?!崩畲嫘⒙仕窒? 百人的飛虎軍,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后來功高遭人妒忌離間,被處以五馬分尸??梢蛱焐窳?,五匹馬竟然拉不動他,只得先斬斷他的手筋腳筋再行刑,令人悲嘆。
說到個人武力值,扯多一點,還想提一個人。
在明代中后期,抗倭英雄俞大猷廣為人知。俞大猷一生轉戰(zhàn)浙閩、兩廣、云貴等地,數(shù)十年滅倭、平叛功勛卓著,更厲害的是他駭人的武功修為。作為統(tǒng)軍主帥,他卻多次單刀赴會,劍挑匪首降伏一方。俞大猷一生戰(zhàn)功赫赫,卻屢遭算計沒有封侯,這成了他的心病。我們今天,還可以讀到他69 歲時為了實現(xiàn)軍功封侯抱負,向他頂頭上司寫的一封請戰(zhàn)書,堪稱奇文:
“稟恩臺,以猷為老乎?猷兒咨榮之母今又得孕兩月。猷去冬在廣西,因家眷已盡回家,乃買得湖廣一女,得孕,此八月是產(chǎn)期。又房中尚有一二可望者。算命先生謂猷運今方亨通,故其氣尚強健如此。恩臺如不信,待猷至臺下,試選三十好漢,各提槍棍,以猷一人獨當。不令其披靡辟易,請就斧鉞。猷日暮道窮,勢誠急也。平虜壯志,報國雄心,竟不一試,恨遺千古,當有憐之者。愿恩臺圖之也?!?/p>
在信中,俞大猷為了顯示強悍實力,不惜曝光隱私,在得知自己的老上司譚綸可能出任兵部尚書,覺得是自己最后的機會,心急如狂,連發(fā)數(shù)信,想托譚綸舉薦,把自己調往遼東抗擊滿清,最后實現(xiàn)個人軍功封侯的心愿。
要知道,軍中無戲言,那時戚家軍俞家軍,挑選一名普通士兵,條件也相當苛刻,提得起300 斤的石鎖只是能否當兵的第一個測試。此時俞大猷已是69 歲高齡,還可單挑軍中30 好漢,年輕時的戰(zhàn)力,想想也駭人。“俞龍戚虎”中的戚繼光,和俞大猷是一時雙璧,并稱瑜亮,大約是比較接近的人。
為什么說這么多扯這么遠?因為形意拳,是明確記載從軍中武藝發(fā)展而來的。形意拳奉岳飛為師祖,脫槍為拳,形意拳核心要求的整勁和透勁,其實都是槍勁的轉化和表現(xiàn)。為什么要脫槍為拳?因為攜帶長槍等大兵器多有不便,所以精于槍術的前輩借鑒聞名的岳家槍,創(chuàng)設形意拳,把軍中武藝轉化為可廣泛傳授、廣泛應用的民間武藝??谷諔?zhàn)爭時期,民間武藝反哺軍中武藝,著名的二十九軍大刀隊,即是形意名家傳授。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占東北欲謀吞并全中國,守衛(wèi)北平的29 軍軍長宋哲元,和形意大家尚云祥先生都是山東樂陵人,兩人不僅是老鄉(xiāng),而且也算故交。1931 年,宋哲元軍長特命警衛(wèi)營營長尚其英到尚云祥家中,邀請尚云祥先生到29 路軍任武術教官。后來尚派的五行刀法在喜峰口、羅文峪等戰(zhàn)役中大顯神威。
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突然有一天,我琢磨形意這兩個字的時候,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形與意,我們在塵世的生活點滴,一言一行,身軀的運行軌跡,思想的表現(xiàn)形態(tài),無一不是“形”。換言之,所有外面的東西,你的我的他的,形形色色都是“形”。
意何在?
所思所想是意,所愛所恨是意,所念所執(zhí)是意;同樣,坐看云起,笑對風月,與世無爭亦是意。
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各種夢想,各種欲求,永遠沒有停止,過的都是“形意人生”。
于我,幸運地練上了形意拳,這真是一種安排,是命運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