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斐
江南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璀璨的一顆星星,彰顯出了無限的魅力,那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有義務傳承和發(fā)展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古詩詞教學的開展。古詩詞教學存在著一些教學的重難點,加上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一些不恰當?shù)慕虒W方式,從而導致目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學生的古詩詞素養(yǎng)也沒有得到一定的提升,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探索出目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難點的真正原因,并且從原因出發(fā)找到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目前我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的確在加強,而且素質教育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到目前應試教育仍舊在阻礙著教學的發(fā)展。很多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也習慣于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面,所以也就導致了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變得枯燥和乏味,而且比較的機械化。教師只能不斷地灌輸字詞的理解,學生進行筆記摘抄。對于古詩詞的內(nèi)容完全缺乏理解和判斷,這并不利于學生古詩詞的學習,時間久了學生會認為古詩詞越來越難理解,從而出現(xiàn)了很多學習上面的難點。
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學生總是缺乏思考的機會,只能盲目記筆記,但是無法深刻的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學生也缺乏對古詩詞真正的感悟,有的時候也只能夠盲目的進行背誦,為了提升教學的效率,避免浪費學生的時間,這樣的方式的確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終導致的就是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感悟不夠深刻,不理解古詩詞中句子的含義,學生單純通過死記硬背記住的內(nèi)容掌握并不牢固,從而影響到了學生長期的學習效率提升,真實給學生帶來了學習上面的負擔。
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因為缺乏學習的興趣,所以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課堂中,學習效率就會受到影響,也就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古詩詞。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注重對教學方法的改進,爭取能夠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的氛圍,比如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介紹古詩詞背景內(nèi)容,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也為學生后面理解古詩詞奠定了基礎。而且當學生今后再遇到類似的古詩或者同個詩人的作品時,就可以進行類比性的理解??梢院芎玫靥嵘龑W生賞析古詩詞的能力。比如在學習《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就可以借助視頻動畫呈現(xiàn)杜甫面對北秋風吹破的茅屋時候的無奈情境,這樣一個情境氣氛的渲染,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傳遞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思想。
在古詩詞教學中必須要加強學生和課堂之間的聯(lián)系,要能讓學生成為整個課堂的主導,充分的發(fā)揮出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在古詩詞課堂中只有真正的理解了古詩詞,對古詩詞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獲得能力的提升,而這樣的古詩詞教學也才是有意義的。比如在學習《江城子密州出獵》這首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完成相關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蘇軾晚年性格上面的轉變。這樣的問題相對比較的開放,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回答時一定要給到足夠的肯定,可以適當?shù)难a充,這樣才能進一步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獨立思考和賞析的能力。
對于每一篇古詩詞我們基本都是要求學生背誦的。但是教師一定要避免急于求成,很多教師習慣在學生預習的時候就要求學生背誦。但是這個時候學生對古詩詞的含義還有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并沒有形成一個深刻的印象和理解,那么背誦的時候可能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這種背誦的方式缺少了任何的意義。所以教師應該學會帶領學生去全面的了解古詩詞表達的思想,讓學生反復的去朗讀,在朗讀中不斷地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這樣可以在理解古詩詞含義的基礎上輕松地掌握古詩詞的含義,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背誦能夠對古詩詞留下更長久的記憶,印象更深刻。大大的提升整個學習的效果。
古詩詞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古詩詞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作為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對古詩詞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推廣和傳播。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中找到目前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問題出發(fā),從教學的難點出發(f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古詩詞教學的質量,從而實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希望本文的闡述能夠給一線的初中語文教師一些啟發(fā)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