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玲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宗旨,要求教師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深化改革和突破創(chuàng)新。閱讀是英語學習的核心和根基,指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向知識的縱深處探究,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主要從提升語言能力、探究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高階思維能力及提升自主閱讀能力等幾個層面來開展,從而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本文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針對如何實施英語閱讀教學做了以下探究。
一、聽說讀寫有機結合,綜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知識和語言交際能力,語言能力的提升就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升。然而,由于種種局限,當前的英語教學多為“啞巴英語”式教學:重讀寫、輕聽說,導致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不相匹配。下面以第17單元第3課“My Favorite Com-edy”的文本為例,探討“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本篇文章圍繞喜劇大師卓別林及其扮演者進行介紹。在處理這篇文章時,我重點采用了“四步走”:
Stepl: (1)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2) find some supporting details of this passage
(通過對文本基本信息的解讀,引導學生獲取語言知識。)
Step2: watch a short video&role play
(觀看短片,并通過role play讓學生上臺模仿憨豆先生的一系列搞笑行為,深化對人物角色的理解。)
Step3: discussion(what do you think of Bean's ac-tion?)
(分組討論卓別林能走向成功的性格原因,使學生在大笑之余能夠進一步理解卓別林樂觀、勤奮、堅韌不拔的性格,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Step4: write down what you have discussed.
(把小組討論的結果形成一篇小短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筆者主要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綜合發(fā)展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交際能力,綜合提升語言能力。
二、探究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高度凝練了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本土文化自信心和多元文化認同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下面筆者將以高中英語(北師大版)模塊六第18單元第3課“Poetry”為例,探討如何在中西文化的滲透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本節(jié)課旨在讓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和感知語篇中包含的審美元素,如韻律美,意象美等,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欣賞。課堂中,我讓學生欣賞并對比一些中外詩歌名句,比如同樣表達??菔癄€、至死不渝的愛情,西方有蘇格蘭民歌“Till a'the seas gangdry...the rocks melt wil the sun.1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東方有漢樂府民歌《上邪》“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通過對比,學生在多元文化的比較鑒賞中拓展視野,體驗不同語言帶來的震撼,堅定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包容并認同外國優(yōu)秀文化,從而達到培養(yǎng)文化意識的目的。
三、深度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閱讀與思維密不可分,閱讀中的思維能力分為信息獲取型的低階思維能力和信息加工型的高階思維能力。傳統(tǒng)的“滿堂灌”式閱讀教學缺乏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懶于思考,不愿開口,無法實現(xiàn)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培養(yǎng)學生以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為主的高階思維能力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下面以第10單元第1課“A Material World”為例,談一談深度提問與思維能力之間的關系:
(1) Would you like to be a millionaire? Why orwhy not?
用這個問題進行導人,既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金錢觀,又為下文的講解埋下了伏筆。
(2) What's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Charles beforeand now? How do you think of his behavior?
通過拓展性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對主人公的行為進行大膽、批判性的分析評價,鍛煉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思維能力。
(3) Do you think money makes you happy? Arethere more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4) What's the ultimate goal for a lot of people?What will yOu dO if yOu beCame riCh?
這幾個問題是開放性問題,答案不唯一,目的是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通過深度提問來發(fā)揮其課堂主導地位:少問是什么、多問為什么;少問信息獲取型的問題、多問文章隱含的內(nèi)容和作者未表露的情感意圖。教師應通過讓學生合理大膽地推測、批判性地分析評價,來調(diào)動其高階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的思維由點及面,抓住中心點向四周輻射,從而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并幫助學生抓住思維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四、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能力是推動一個人終生發(fā)展的技能,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變盲目閱讀為高效閱讀,變淺表閱讀為深度閱讀,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從閱讀中獲取什么、怎樣獲取,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效率和綜合學習能力,并實現(xiàn)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第4單元第1課“Tomorrow's World”一課中,筆者利用學生對“未來科技”這個話題的濃厚興趣,在warming up中提出問題:Imagine life in me nexttwentyyears,how do you think technology will changeour lives?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發(fā)揮想象,在上課伊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其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筆者讓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并繪制思維導圖,將幾種不同的觀點進行對比,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分組討論了“What possible changes do you minkteChnOlOgy will bring uS?DO yOu feel OptimiStiC Or peS—simistic?”課后,學生們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寫了一篇關于未來科技的小短文。
這節(jié)課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已有的學習策略自主閱讀,自主搜索資料,自主設計練習題,自主掌控課堂,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學習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重在應用性。作為高中教師,我們不應將學生禁錮于高考的象牙塔中,而應更加注重個體的全面發(fā)展,探究高考指揮棒背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目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河南省鎮(zhèn)平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