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馬揚
部分中職學生不僅有青春期普遍的心理特征,還面臨著復雜的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帶來的心理壓力。對中職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安穩(wěn)地度過這段時期。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生長規(guī)律,使用心理學的各種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中職學生的心理進行適當?shù)囊龑?,促進中職學生健康發(fā)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塑造其健康人格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部分家長和學校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有的中職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且很少有時間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家長僅僅從手機、電視上獲取心理健康知識,知識量太少,較難滿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需要。有的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不足,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只停留于班主任思想教育工作這一層次上,并沒有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良好地開展下去。有的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較關注心理健康活動形式,沒有達到心理健康教育本質(zhì)的效果,較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部分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不足。部分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師數(shù)量不足或不專業(yè),嚴重影響了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部分中職擁有專業(yè)知識、豐富經(jīng)驗的專業(yè)教師不夠,同時一些教師進修的機會不多,阻礙了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影響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另一方面,部分中職學校還沒有設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編制,多由其他教師兼任或個別心理輔導員承擔心理健康教育任務。
第三,一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科研交流的機會不多。一些學校沒有組織系統(tǒng)、有效的教科研活動,教科研交流不夠。各地區(qū)學校與學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交流合作的機會不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心理輔導水平的提升。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起點,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家庭教育的補充和延伸,能為學生以后步入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學??梢愿鶕?jù)中職學生實際情況(如認知能力、行為能力、自我意識、人際關系、良好的性格特征、健全的人格、社會適應能力),制定符合該年齡階段學生的教學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提高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可以發(fā)展中職學生的認知能力、行為能力、自我意識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中職教育教學的目標決定了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職學校的辦學目標是為社會各行業(yè)培養(yǎng)具有熟練操作技能和一定技術專長的技術人才。部分學生較早選擇就業(yè),很早步入社會。當今社會,就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使學生更快地適應工作、適應社會,學校必須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中職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銳意進取、自強自立的精神以及勇于創(chuàng)新、樂觀向上、善于合作的品質(zhì)。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并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中職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中職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一個人只有心理健康,思維才會活躍,才能擁有勤奮、積極上進、堅強、吃苦耐勞、恒心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學生未來的道路上起到的作用非常大。
中職學校應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運用多種形式、途徑,構(gòu)建科學、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聘請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授課;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科學、有效地評估和記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完善的學校心理咨詢機制,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輔導;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升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入日常教學和管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和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社會、家庭、學校需要構(gòu)成合力,為中職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加中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其中,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心理健康課程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勢在必行。學校可以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訓練、團體輔導、問題辨析、音樂放松、沙盤游戲輔導、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劇、專題講座等。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漸提高。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根據(jù)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要求,引導其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開設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堅持開設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可以提高我國整體的人口素質(zhì),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