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馨卉,劉晨怡
(山西工學院 山西 朔州 036000)
眾所周知,好萊塢作為世界電影的主要發(fā)源地,的確創(chuàng)造了很多優(yōu)秀的電影。但好萊塢流水線的制作方式,也備受詬病。很多電影導演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能都會傾向于采用一種模式,尤其是在一些同類型的電影中,即便偶有創(chuàng)意,也更多立足于內容方面,其電影的創(chuàng)作形式是相對不變的。但在諸多好萊塢知名導演中,蒂姆·波頓絕對是一個特殊存在。在他的電影中,蒙太奇機制的運用恰如其分,在詮釋電影主題以及深化電影內容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新鮮感。
在蒂姆·波頓的電影中,蒙太奇的應用活靈活現,恰到好處。之所以他會科學精準地利用蒙太奇的創(chuàng)作方法,關鍵在于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有效地將時間與空間進行了高效化的整合。蒙太奇幫助電影人完成了對時間與空間的征服,電影中的時空因為蒙太奇而可以被分割、延伸和重組,獲得了一種強大的流動性與靈活性,電影的表現容量也因此得到擴充。因此人們認為:“在本質上,蒙太奇是一種連續(xù)的時空碎片,生產中斷和空白,然后拼接新時空的方法。”當然,在電影領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蒙太奇的表現方式,尤其是它將時間與空間進行高度化的整合。一些知名導演就曾對蒙太奇的表現進行過相應的抨擊,在他們看來,蒙太奇的創(chuàng)作方法,事實上割裂了電影原本的特色,也抑制了攝像本體作用,反而會干擾受眾的注意力,或者有意引導受眾來觀看電影內容,這實際上是侵害了受眾的自由選擇權利。但即便面對較多的抨擊以及中傷等,諸如蒂姆·波頓等優(yōu)秀的電影人,并沒有放棄對蒙太奇方法的科學使用。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蒙太奇的運用,恰好表現了電影的層次感,也讓電影內容有了更大的質感。面對傳統的電影導演對蒙太奇侵犯攝像本體的描述,蒂姆·波頓等人用實際行動回擊了他們的抨擊以及挑戰(zhàn)。在后者看來,蒙太奇更多是一種方法論,它不會破壞攝像的意境和美感,反而會成為攝像的重要補充以及應用手法,會讓電影更上一層樓。
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蒂姆·波頓絕不會妥協于人們的批評。在他看來,蒙太奇的運用,是為了更好地彰顯電影表現主題,是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電影思想內容等。不過,雖然蒂姆·波頓是極力推崇蒙太奇電影創(chuàng)作手法的,也在一系列的電影中進行了實踐。但就蒙太奇的創(chuàng)新以及高效化應用,或者對蒙太奇賦予精神追求,蒂姆·波頓是明顯不如諾蘭的。首先是共時層面上的空間切換。在諾蘭的電影中,他完美地將同一時間的不同畫面等有效地拼接了起來,同時,在畫面轉換的過程中,受眾在觀看時不會感覺到突兀和矛盾,也不會感覺到畫面轉換之間的隨意。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觀感,就在于導演在應用蒙太奇時,是明確其主要的應用主題以及思想的。在統一化的思想主題或者表現同一主題內容時,導演巧妙應用了不同畫面之間的切換以及轉合等,讓不同的畫面有效地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從表現上來看,雖然不同畫面之間是斷開的,但其實它們之間的內涵或者主題線是統一的。比如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導演會選定一個主題,并將同一時間軸下,不同空間的人物等有效地與主題關聯起來。在電影畫面的呈現過程中,處于不同空間視角的人物會依次出現,甚至會交叉出現等。這種蒙太奇的應用,更好地突出電影的表現內容,同時也能夠全方位提升電影內容的整體表現水平,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受眾的電影視角,確保受眾能夠在同一時間觀看到不同的畫面。
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蒙太奇的表現,不僅能夠有效地表現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狀態(tài)下的畫面或者內容等,也可以卓有成效地表現同一空間下制造出來的不同的時間向度,以此來更好地完成對敘事的補充和對情感的渲染。比如在電影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導演為更好地詮釋主題,同時也為了進一步渲染情感等,可能就會采用蒙太奇的方法來進行回憶或者追溯等。以一些愛情電影為例,當主人公回到以前的老房子中時,往往就會觸景生情。若導演直觀地進行表現主人公此時此刻的情感態(tài)度等,往往難以達到啟發(fā)以及感染受眾的目的。但若導演在表現主人公現階段的情感狀態(tài)時,采用蒙太奇的方式來展現同一空間下過去某一階段的畫面等,則能夠更好地提升情感的整體濃度,也能夠全方位提升情感的渲染力度,進一步優(yōu)化情感的表現方式。對于受眾而言,當他們設身處地地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時,能夠被這種蒙太奇法下的疊加化的情感作用所觸動,繼而更好地迸發(fā)出真情實感??梢哉f,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實踐過程中,依托于蒙太奇的表現方式,能夠對電影情感進行深入的渲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感染以及啟發(fā)受眾的目的,能夠進一步提升電影的表現主題。
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實踐過程中,蒙太奇方法的科學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電影的表現質感,也能夠進一步豐富以及提升電影的整體表現魅力以及價值,進一步優(yōu)化電影的情感迸發(fā)。事實上,蒙太奇不僅僅是一種非??茖W且高效化的電影表現手法,更是一種高效化的思維方式。對于導演而言,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蒙太奇的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思維,繼而有效地引導以及啟發(fā)受眾的思維,引導受眾跟隨自身的思維認知來進一步把握電影的主題情感,更好地理解電影的創(chuàng)作初衷。在現階段下,很多知名的導演在利用蒙太奇的過程中,都注重行之有效的通過其電影手法的高效應用,來更好地表達以及詮釋思維,更好地啟發(fā)受眾的觀感以及認知。雖然,思維的啟迪是導演在電影領域創(chuàng)作認知的提升。但事實上,在波頓的年代,電影人已在以蒙太奇攫取和支配觀眾的思維、輸出心象上進行了多方面的開掘。波頓同樣積極地嘗試以蒙太奇來讓觀眾產生心象,讓觀影成為一項審美主體自覺、充分參與的精神活動。尤其是在波頓電影風格體現最為明顯的《剪刀手愛德華》中,他更是利用蒙太奇的方式將心象等進行了科學有效的輸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電影的表現層次感,也將情感從抽象化的形式,轉變?yōu)閷嶋H化的物體。通過借助于物體的呈現方式,引導人們更好地進行感知以及理解,有效地傳達了電影的表現主題。
除此之外,段落之間的蒙太奇切換,即結構蒙太奇也有著輸出心象的意義。電影作為一種藝術作品,受眾在觀看以及欣賞的過程中,除感嘆于電影精妙的拍攝技巧以及深刻的內容外,還可能會通過心象生成的方式來了解電影的表現主題,甚至有效把握導演的創(chuàng)作思路以及創(chuàng)作意圖等等。在波頓諸多的電影作品中,他都精準高效地利用了蒙太奇的表現方式,科學且高效地實現了結構之間的有效化轉換和切換等。受眾在觀看他的電影時,不僅不會產生思維層面的混亂,也不會感覺到電影畫面的雜亂無序等,反而會通過心象的有效生成等來將自身的真情實感與導演的創(chuàng)作情感等有效融合起來,繼而更好地感受電影作品的本質情感。當作為觀者的受眾的思維被電影作品或者電影導演等所引領時,他們的思維認知會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以及提升,他們也會跟隨著電影作品中的情感來出現不同程度的情感起伏或者波動等。比如在電影院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被電影深深觸動,甚至淚流滿面的受眾。
波頓電影被認為有著濃郁的哥特氣質,黑暗、神秘與病態(tài)往往是解讀波頓電影的關鍵詞,這都是源于波頓對表現主義的堅持。在波頓的電影表現過程中,蒙太奇風格是非常獨特的,蒙太奇風格也是較為全面的。正是因為這樣獨特化的表現風格,別致化的表現思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電影的整體質感。在波頓的電影表現過程中,表現主義風格是非常明顯的,甚至可以說是具有深刻的烙印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表現特征,就在于波頓深受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在夯實且全面化的思想引領中,在深刻且高效的思想促動下,波頓在蒙太奇的應用中,科學精準地進行了畫面或者結構的切換,進一步提升了電影的整體表現能力。可以說,波頓蒙太奇的表現重點,就在于對表現主義的深刻詮釋以及整體優(yōu)化。波頓本身不僅是一個導演,其實也是一個思想家。在他的電影作品中,能夠窺探出他對于自身或者命運的思考,能夠窺探出他對整個社會的認知等,他將這些復雜的情感等蘊含在電影作品中,并通過蒙太奇的方式來加以展現以及表達,不僅整體夯實了思想的表現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電影的表現內容,進一步提升了受眾的認可程度。
作為好萊塢諸多當代導演中最為特殊的一個,蒂姆·波頓在電影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科學巧妙地應用了蒙太奇的表現方式,也恰如其分地提升了電影的整體表現魅力。在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利用蒙太奇的方式將時空進行了高效化的整合,讓時間與空間進行了合理的切換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凸顯了他表現主義的濃郁風格以及表現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