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鑫
拳拳赤子之心,在半個多世紀的焊花中熾熱發(fā)光,在千萬次歷練中磨得更加堅韌,艾愛國用自身的言行踐諾著要為黨的事業(yè)做一把永不熄滅的“焊槍”的誓言。
一位71歲的老人,終日奮戰(zhàn)在高溫火花中,只為給我國焊接事業(yè)貢獻力量。
說到他的堅持不懈,他的親人會心疼無奈;談起他的無私培養(yǎng),他的徒弟們會紅了眼眶;了解他的淡泊名利,人們都不由被他的平凡而偉大深深折服。
他就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湖南華菱湘鋼工人艾愛國。
“獲得‘七一勛章是我最大的光榮,也是千千萬萬工人黨員的光榮?!卑瑦蹏f。
從響應黨的號召投身湘潭鋼鐵廠建設,他一直秉持“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shù)攻關(guān),攻克數(shù)百個焊接技術(shù)難關(guān)。
如今,71歲的艾愛國仍然奮斗在湘鋼生產(chǎn)科研的第一線,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生活上不講吃穿、不攀比。拳拳赤子之心,在半個多世紀的焊花中熾熱發(fā)光,在千萬次歷練中磨得更加堅韌,艾愛國用自身的言行踐諾著要為黨的事業(yè)做一把永不熄滅的“焊槍”的誓言。
“當工人就一定要當一個好工人”
1968年,還在攸縣黃豐橋公社插隊當知青時,18歲的艾愛國已經(jīng)顯露出要強的個性。
在大山里勞作的知青們要挑擔子,都會暗暗比力氣。別人扛50公斤,艾愛國偏要多一些;人家干8個小時,艾愛國總能干上10個小時,也因此得了個“拼命三郎”的綽號。
恰巧這一年湘鋼招工,原本攸縣是沒有名額的,但因為艾愛國踏實肯干,當?shù)氐闹?、貧下中農(nóng)、干部聯(lián)名向湘鋼寫了一封推薦信,向湘鋼力薦艾愛國。因此他成了攸縣大山里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進城、進廠的人。
臨行的前一晚,父親與艾愛國促膝長談,教導艾愛國說:“你要記住,當工人就一定要當個好工人,既要鉆研技術(shù),在思想政治上也要追求進步,爭取早日入黨?!本瓦@樣,直到2015年退休,艾愛國在焊工崗位上一干就是半個世紀。其間雖然有機會擔任管理干部,但他不忘初心,認準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當個好工人。
剛進廠,艾愛國是管道工。沒多久,北京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派來焊工支援湘鋼建設。焊工們身背氧氣瓶、手拿焊槍、頭戴面罩,神奇地將高爐裂縫“焊”在一起,手上被火星子燙出血泡也不在意。艾愛國認定,這群北京來的師傅們水平高,又肯吃苦,是好工人,值得學習。于是,艾愛國開始跟著他們學習焊接技術(shù)。
一個氧氣瓶重達80多公斤,要強的艾愛國背上氧氣瓶走得飛快;野外作業(yè)乙炔發(fā)生器要注水,1公里的路,來回兩趟挑來4大桶,艾愛國主動承包。
師傅們很感動:這小子,可教!
上班幫忙時,師傅教他幾招。下班后,艾愛國借來工具,自己反復琢磨。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1970年,湘鋼招聘焊工,名額僅有6個。在北京二建師傅的極力推薦下,艾愛國爭取到了一個寶貴的名額,轉(zhuǎn)崗成了一名焊工。
真正入門后,艾愛國發(fā)現(xiàn),焊接材料上萬種,焊接方法不下百種,哪是憑蠻勁能學會的?師傅水平高,何時能達到?20歲的艾愛國有些煩惱,卻也有了目標。
在家人看來,“坐不住”的艾愛國竟然捧起了專業(yè)技術(shù)書,筆記做得比誰都整齊認真,稀奇。
艾愛國跟師傅學習,在掌握了氣焊技術(shù)后,艾愛國迫不及待又開始學習電焊。自己沒有面罩,拿一塊黑玻璃代替,手和臉常被烤灼脫皮,一點點摸到竅門。
1982年,32歲的艾愛國以8項考核全部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氣焊、電焊合格證,成為湘潭市當時唯一持有兩證的焊工。
1985年,艾愛國決定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入黨。入黨后,艾愛國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大了。工作上,他起模范帶頭作用;工余時間,他也無私奉獻。當一些同行或者下崗工人在媒體上看到文章,紛紛來電來函咨詢技術(shù),他總是毫無保留,悉心傳授。外面企業(yè)遇到困難前來求助,只要是經(jīng)過單位領導批準,他都欣然前往,不問報酬。
1991年,艾愛國受命到湘鄉(xiāng)啤酒廠幫助焊一口從歐洲進口的直徑3米多的大型糖化銅鍋。在以仰位焊接銅鍋底部時,數(shù)百度的銅粒濺如雨下,劇烈的灼燒感,讓艾愛國疼痛難忍。他咬緊牙根,硬是手執(zhí)焊槍不松勁。任務完成后,摘下防護用的石棉手套,血泡已經(jīng)布滿他握焊槍的那只手。
像這樣的急難險重任務,艾愛國自己也記不清承擔了多少。真正做到了“黨的事業(yè)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獻出全部光和熱”。
“人家能干,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p>
愛學習、肯鉆研——這是老同事眼中的艾愛國。在湘鋼工作的半個多世紀里,他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shù)攻關(guān)。
1984年,為了解決我國鋼鐵產(chǎn)能發(fā)展的“卡脖子”難題,國家組織全國鋼鐵廠集中技術(shù)攻關(guān)?!柏灹魇健毙滦透郀t紫銅風口研發(fā),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種風口是煉鋼高爐輸送焦炭粉的核心裝置,這一零部件在當時國際市場上價格特別高,并很難買到。國產(chǎn)舊有零部件不耐高溫,短則10天,長則兩個月就需停產(chǎn)更換,嚴重制約國內(nèi)鋼鐵企業(yè)發(fā)展。
當時艾愛國還是一名普通青年焊工,但是他主動要求參加攻關(guān)。“人家能干,我們?yōu)槭裁床荒芨???/p>
如何將風口的鍛造紫銅與鑄造紫銅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為項目的關(guān)鍵障礙。艾愛國用了100多天時間,在國內(nèi)尚無先例的情況下,先是大膽提出采用當時國內(nèi)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然后在一次次試驗中不斷創(chuàng)新,對焊機、焊槍逐一改進,摸索出最佳焊接條件,經(jīng)過艱苦的反復試驗,艾愛國終于獲得成功,完成了焊接。這項技術(shù)的成功攻關(guān),直接推動全國鋼鐵產(chǎn)能提升。1987年,艾愛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后的幾十余年里,艾愛國又主持了焊接領域的諸多重大攻關(guān)任務。支援首都鋼鐵公司制氧機安裝,推動中厚板X形坡口對接埋弧焊工藝創(chuàng)新,幫助解決我國某大型設備0.2平方米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難題……艾愛國累計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yè)攻克技術(shù)難關(guān)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申報國家專利6項、獲1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在一次又一次挑戰(zhàn)里,艾愛國勇攀高峰,將挑戰(zhàn)轉(zhuǎn)變?yōu)闄C遇。百煉成鋼,在這轉(zhuǎn)變背后需要的是一次次自我磨煉和技術(shù)創(chuàng)新。
20世紀80年代,首都鋼鐵公司從德國引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3萬立方米制氧機。如何保證2萬多道焊縫在深冷狀態(tài)下不發(fā)生泄漏?首鋼向湘鋼求助,艾愛國帶徒趕去,采用國際上先進的交流氬弧焊雙人雙面同步焊技術(shù),啃下這塊“硬骨頭”。德國專家看了,直稱中國工匠不簡單。
20世紀90年代,湘潭食品機械廠制作一口直徑3米的啤酒糊化銅鍋,在焊接中遇到困難,公司委派艾愛國組成攻關(guān)隊前去支援??吹桨瑦蹏c同伴,在場的工人師傅圍在一塊嘀咕:“只怕又是一批牛皮客。”艾愛國憑著多年焊銅的經(jīng)驗和技巧,帶領隊員攻關(guān)12天,焊好兩口大銅鍋。原先不服氣的工人師傅見人就講:“這些年我們廠到處請‘神仙,誰曉得‘神仙就在屋門口?!?/p>
2018年,湘鋼寬厚板廠從歐洲某公司進口的大電機輪骨架焊縫出現(xiàn)裂紋,造成整條軋制線停產(chǎn),湘鋼不得不求助該公司售后。對方雖勉強同意過來維修,但維修后的機器只維持了4個月的運轉(zhuǎn)。湘鋼無奈,只好尋求內(nèi)部解決。艾愛國帶領團隊,認真研究裂紋成因,苦戰(zhàn)16個小時,終以全新工藝完成重新焊接。直至現(xiàn)在,焊縫都未出問題。
許多企業(yè)的技術(shù)專家都稱他為“鋼鐵縫紉大師”。有人向他請教秘訣。他說:“哪里有什么秘訣,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真理?!卑瑦蹏貏e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當一個好工人,成為一個好工匠,不但要懂操作,更要懂工藝?!?他緊跟新時代浪潮,將實操中的一點一滴磨煉成真知灼見,成為知識型好工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彼炎约杭夹g(shù)攻關(guān)的豐富案例加以總結(jié)分析,光紙質(zhì)版的筆記,艾愛國就整理了至少十幾萬字。1983年,他的《鎢極手工氬弧焊紫銅風口的焊接》在全國高爐風口學術(shù)論壇上發(fā)表并獲獎;1987年,《首鋼3萬立方米制氧機鋁焊總結(jié)》在學術(shù)研討會上獲獎;2001年,艾愛國與他人合編出版《最新鍋爐壓力容器焊工培訓教材》一書。58歲時,他又自學電腦。如今,辦公電腦里,他收集整理了有關(guān)各類攻關(guān)案例的資料,已經(jīng)有幾十個類別、上千個文件夾。
“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卑瑦蹏_@樣說。
“做好傳、幫、帶,實現(xiàn)高技能人才的傳承,是我的責任?!?/p>
這些年來,艾愛國傾心傳藝。他就像一頭“老黃?!?,默默地奉獻。他常說:“做好傳、幫、帶,實現(xiàn)高技能人才的傳承,是我的責任?!?/p>
現(xiàn)在湘鋼80%以上的高級焊工,都是艾愛國帶出來的。他們當中,有的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還有很多徒弟學成后,在國內(nèi)各個大型企業(yè),成為焊接班組的骨干力量。
“只要肯學,我就肯教。經(jīng)驗不教給大家,不就浪費了嗎?”艾愛國欣賞有干勁的年輕人,愿意為他們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
艾愛國除了耐心,培養(yǎng)徒弟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能進入焊工實驗室進行焊接研究的,都是焊工中的佼佼者。在艾愛國看來,要讓研究人員多一些自主性,讓他們有自由發(fā)揮和試錯的機會,“不能讓他們覺得這個老頭子管得太寬”。
“老艾啊,你技術(shù)這么好,能不能多教一些人?”2003年,有人帶著幾十個下崗工人和農(nóng)村青年找到他。艾愛國一聽,立刻答應。
由此開始,艾愛國著力無償培養(yǎng)下崗工人和農(nóng)村青年,先后向200多人傳授焊接技術(shù),其中有100多名工人考入南方電力機車集團、湖南三一重工集團等大型骨干企業(yè)。在湘鋼,焊工的任務很繁重,身為焊接班組骨干的艾愛國,尤其如此。一天作業(yè)下來,一般人只想早點摘下手套,讓在高溫炙烤下長滿血泡的手得到休息??砂瑦蹏鴧s利用工余時間,給這幫基礎不好的徒弟們補課。
來做學徒的農(nóng)村青年沒有地方住,他就自己想辦法騰出辦公室讓他們住下。每次徒弟們?nèi)ゼ依铮紙詻Q要求不要帶任何禮物,卻默默為他們準備一桌子的零食。
“我們沒有工作服,師父就到處找工人換下來不再穿的工作服拿來用,還把自己的新工作服拿來給我們穿。大家底子差,連焊縫都焊不直,師父就一句句、一條條講給我們聽,有時候講了三四遍,還是沒教會,就干脆抓住我們的手,手把手地教。”如今已是中冶京誠湘潭重工設備有限公司鉚焊車間二班班長的劉四青說。
農(nóng)村孩子劉四青父親早逝,他15歲開始跟隨艾愛國學習焊工,一學就是6年。艾愛國像父親一樣照顧他的生活,指導他的學習?!芭嘤柾旰笪胰バ陆ぷ?年,后來回湘潭工作,他去我們公司做技術(shù)指導,一眼就看到了我?!眲⑺那嗾f,“他一直在關(guān)心著我們的成長。”
直到現(xiàn)在,劉四青遇到較為復雜的焊接工藝,還會請教艾愛國。艾愛國卻從不第一時間作答。他必定要問清楚所有參數(shù)后,去翻閱相關(guān)理論書籍,再比照自己積累的材料,充分分析后,才給出參考意見——工藝上的事,艾愛國從不馬虎,他的徒弟們也是如此。
退休以后,艾愛國被湘鋼返聘為焊接顧問。如今,已經(jīng)71歲的艾愛國,每天仍舊忙碌在克難攻關(guān)、傳技授藝的一線。“井水取不盡,力氣用不完?!彼堰@門手藝繼續(xù)往下傳。
“我一輩子只專注一件事,那就是專心做一名好焊工。”艾愛國說,“我要把這件事做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為黨和國家、為企業(yè)和社會多作貢獻。同時,我也會繼續(xù)做好傳、幫、帶,帶動更多的年輕人成材,為我國的焊接事業(yè)登上一個新臺階做出自身的努力?!?/p>
“獲得的這些榮譽,只能說明過去,一切還要從頭開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