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瓊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統計學在各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具備統計思想和掌握統計方法應是未來公民的基本素養(yǎng)?!度罩屏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次將“統計與概率”作為數學內容的四大領域之一,明確提出“統計觀念”是統計課程的核心?!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統計觀念”更名為“數據分析觀念”,并將“數據分析觀念”作為統計課程的核心概念,這些都凸顯了數據分析的重要性。近日,本人執(zhí)教了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復式統計表》一課,現反思如下。
一、重視課前教師用書、教輔的研讀,了解學生情況
《復式統計表》這一課是在學生一二年級已學習分類知識、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單式統計表和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皬褪浇y計表”是把兩個(或多個)相同統計項目的數據合并在一張表上,它可以清晰、全面地反映數據的情況。它是學生高年級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是統計知識從簡單到復雜的過渡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習有著承上啟下、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復式統計表,在課堂教學中,是不是讓學生只停留在能讀懂復式統計表中數據和會填寫空白復式統計表的水平就可以了呢?經過研讀教師用書、教輔,在了解學生已有學情的前提下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認識、會讀、會填、會用復式統計表上。其中,會用為重點,即通過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整體觀察數據,建立某些數據之間的聯系并嘗試通過數據做判斷和預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二、巧設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四能”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和提出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chuàng)新的核心。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本節(jié)課我沒有按常規(guī)讓學生在課堂上先經歷收集數據的過程,而是分別出示了三(1)班男女生課外活動的兩個單式統計表,讓學生通過解決男女生數量比較的問題時感到尋找數據不方便,從而引發(fā)思考:不方便怎么辦?學生說合起來,我繼續(xù)質疑怎么合?為什么可以合?順水推舟地引出了復式統計表的認識和形式更簡潔、更便于比較、信息更豐富等特點。在課末,又設計現場對班里男女生最喜歡的課外書情況的統計,再次經歷收據數據、整理數據、繪制統計表和分析數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讓學生經歷了一個完整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了自己的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活動經驗。
三、重視利用課本的資源,讓學生真正讀懂復式統計圖
分析統計數據的前提是會讀數據。在認識了“復式統計圖”和“復式統計圖”的結構后,我出示了課本練習題中的各種復式統計圖讓學生去讀,一是讓學生熟練地讀懂數據,二是打破學生學習例題時的思維定勢,不要認為統計數據只能是統計人數,還可以統計重量、長度等,而要根據統計的內容和標注的單位,為緊接下來的填寫統計表和數據分析打下基礎。
四、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托尼·博贊先生發(fā)明的一個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以圖片、文字等形式對知識體系進行重新構建,是一種幫助大腦全方位、多角度思考的思維工具,也是一種高效、快速的學習方法。本節(jié)課我邊授課邊板書,最后利用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知識的總結形成了本節(jié)課的思維導圖(如下圖)。
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印象更深。但是本節(jié)課只是在課要結束的時候由老師完成,如果能給學生一同繪制成圖效果會更好。
五、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后負擔
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正是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階段,作息時間不合理、課外作業(yè)負擔過重、學習時間超長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根據有關文件規(guī)定,三年級學生語數英三科的課后作業(yè)時間要控制在30分鐘以內。要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作為老師就得想方設法提高課堂的效率,向40分鐘要質量,把課后時間留給學生。本堂課,我沒有另外印制練習紙或學案給學生,而是直接選用廣州市教育研究院研發(fā)的《陽光學業(yè)評價》里的題目進行練習減輕了學生課后負擔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指導,受到了聽課老師的好評。
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本節(jié)課我設定的教學重點為會用,即通過設計學習活動來讓學生整體觀察數據并建立某些數據之間的聯系,嘗試能通過數據做判斷和預測,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但在實際授課時前幾點都達成了目標,在通過數據進行預測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例如,我能引導學生讀懂中、美、俄三國奧運會金牌的統計表,能根據通過觀察數據判斷問題的對錯,根據觀察到的數據求總數和進行比較。但對于統計表中數據的預測功能就疏忽了。如果在解決完以上問題后,緊接著提出一個請你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預測第30屆中國的奧運金牌數,然后再引發(fā)沖突,再完善就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據分析意識了。
本次研討課后,科組老師進行了評課和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數據分析觀念這一核心概念,在此表示感謝。今后我將繼續(xù)吃透教材,精心設計和實施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扎實培養(yǎng)學生數據分析能力而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