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文
由奧利維·那卡什執(zhí)導的影片《觸不可及》(2019)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喜劇故事片。導演從兩位主人公之間的反差入手,沒有過多渲染生活中的沖突,而是以幽默的手法和細膩的情節(jié)處理,來表現(xiàn)二人在相處過程中各自的成長、彼此的關(guān)懷與救贖,從而揭示友情的深刻內(nèi)涵。
兩位主人公原本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菲利普家財萬貫,卻在一次跳傘時發(fā)生意外,致使頸椎以下全部癱瘓,在輪椅上度日,生活無法自理,但他依舊穿著考究,保持著紳士風度;德瑞斯來自社會底層,他高大健壯,卻整日渾渾噩噩,沒有生活方向和固定工作,還因搶劫一家珠寶店而身陷囹圄。二人的生活條件形成了鮮明對比:德瑞斯家境貧寒,不大的房間里住著多個兄弟姐妹,家里的供水異常緊張;菲利普的家則截然不同,連家中護工的房間都享有寬敞明亮的獨立衛(wèi)生間,大浴缸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德瑞斯作為一個身體健康、膀大腰圓的年輕人,卻沒有人生目標,甚至不想找一份“正常的工作”,掙扎在社會邊緣;而菲利普雖然鮮衣美食、處尊居顯,卻受困于病痛,失去了往日的理想,他何嘗不是一個被社會遺忘的人?
出獄后的德瑞斯去菲利普家面試護工,如此機緣巧合之下,德瑞斯走進了菲利普的生活。兩個原本不會有交集的人成了朋友,由此書寫了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在生活上,菲利普行動不便,需要私人看護和貼身照顧。前來應聘的人大都具有高學歷或者專業(yè)的家庭護理證書,但他們將殘疾人視為弱勢群體,抱著同情憐憫之心提供幫助,而這是菲利普最不想要的。待到德瑞斯一出場,就與其他應聘者不同:其他人都是正裝前來,只有他是一身休閑裝扮。當他拿著失業(yè)證明沖進來面試時,并沒有發(fā)覺菲利普與常人有什么不同。當菲利普的朋友以德瑞斯“什么都不會”、有暴力傾向還犯過罪、“沒有一點同情心”為由,試圖說服菲利普換一個護工時,菲利普卻說:“這個就是我想要的——沒有一點同情心?!敝挥械氯鹚箷乱庾R地把電話遞給他,因為他忘記了癱瘓的菲利普無法接電話;德瑞斯知道菲利普的腿沒有任何知覺后,會拿熱水淋在他的腿上做實驗,菲利普則打趣地說“玩夠了沒有”……他們彼此就像普通的健康人一樣相處、相伴。
德瑞斯沒有因為菲利普的殘疾而同情他,沒有因為菲利普喪失了行動力而施舍憐憫。正是德瑞斯這些看似“沒有同情心”的行為,讓菲利普很享受這種“正常人”的感覺。
殘疾人在生活上需要幫助與關(guān)懷,精神上更渴望得到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們期待平等的對話與交流。正是兩位主人公彼此間的尊重與交流,才真正架起了友情的橋梁,他們不再是“觸不可及”的兩類人,而是跨越種種不同、達成理解與默契的朋友。
影片通過記錄兩個人相處的細節(jié),讓我們從點滴處感受到兩人友情的深化以及彼此為對方做出的改變;隨著兩人一步步放下心防,在相互吐露內(nèi)心苦楚的那一刻,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德瑞斯被雇傭后,不僅是菲利普的護工,更是菲利普的保護者。當?shù)氯鹚沟谝淮螠蕚溟_車帶菲利普出門時,他不愿意將菲利普放在車的后面:“我不會把您放進去的,怎么能把您跟馬一樣就這么放在后面?”德瑞斯選擇了菲利普認為不適合他自己的車,讓菲利普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當車發(fā)動時,菲利普的笑聲說明了一切。當車駛向大門時,兩人看見鄰居的車堵在門外,“這個就跟他的私人停車場似的?!狈评諏Υ艘恢毙挠胁粷M,卻從未制止過;而德瑞斯則不顧一切沖了出去,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訓”了鄰居。德瑞斯處事的果敢、自由和隨性,讓一直拘謹古板的菲利普體會到了來自生命本能的活力,無形之中也讓他有了跳出自我封閉怪圈的勇氣。
菲利普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深夜不能呼吸時,德瑞斯會推著他在凌晨的巴黎街頭呼吸新鮮空氣,讓菲利普感受到了久違的舒適與愜意,“能呼吸真好……我好久沒見過這個時間點的巴黎了。”就在這個凌晨,菲利普第一次吐露心聲,給德瑞斯講述了自己的很多過往——與妻子的愛情故事,自己在惡劣天氣下去跳傘,發(fā)生“第三四節(jié)脊椎骨折”“只有頭還能動”的意外事故,并且談及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我真正的殘疾,不是坐輪椅,而是在沒有她的世上活著?!贝藭r的菲利普已把德瑞斯當成了自己的知心好友,他不想再把自己封閉起來,試圖敞開心扉。而這些改變都源于德瑞斯。
德瑞斯來自一個底層黑人家庭,從小被叔叔嬸嬸撫養(yǎng)長大,家中有很多兄弟姐妹。叔叔過世后,嬸嬸改嫁,全家人的生計都靠她一個人承擔。德瑞斯沒有正當職業(yè),剛剛出獄時只想要靠失業(yè)救濟金生活;他對社會有抵觸情緒,不愿意工作。當菲利普雇他當護工時,他們打賭,德瑞斯工作不會超過兩周,然而德瑞斯竟通過了一個月的試用期,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勝任這份工作。通過日夜守護和照顧菲利普,德瑞斯懂得了堅持與責任,明白了靠自己雙手生活的意義;這份工作,讓他得到了來自他人的認可,他不再是那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邊緣人,而是勇于走進生活、融入社會的強者。
兩位主人公在對方出現(xiàn)后都開始發(fā)生改變,可以說他們的相遇就是相互救贖的起點,他們相伴的每一天都在為成就彼此而努力。
菲利普從未因德瑞斯魯莽的行為和不雅的語言而發(fā)怒,也不曾對其說教,反而對德瑞斯的種種行為表示認可。這樣不加審視的接納,使德瑞斯重拾信心;菲利普甚至為了德瑞斯而變賣自己的油畫,帶他去跳傘,這一切舉動都幫德瑞斯找回了面對親人、重返家庭的底氣和尊嚴,更成為他走向社會、實現(xiàn)自我的動力之源。當?shù)弥氯鹚沟募胰诵枰麜r,菲利普放下心中的不舍,真心希望德瑞斯開啟嶄新的生活。
德瑞斯得知菲利普有一個長達6個月之久的筆友,他當即鼓勵菲利普與其見面,而菲利普卻解釋說“精神和感情上的交流比較重要”,殊不知這是他的極度不自信。德瑞斯執(zhí)意撥通筆友埃莉諾的電話后,菲利普卻不敢問好,在德瑞斯的堅持下,菲利普才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自此便與埃莉諾保持電話聯(lián)系,不過當二人相約第一次見面時,過度緊張的菲利普還是選擇了臨陣逃跑。最后,在德瑞斯的安排下,菲利普終于與埃莉諾相見。一個不困于過往的菲利普真正誕生,他的情感得以復蘇。當菲利普與德瑞斯對視的那一刻,所有的語言都顯得多余,彼此間的理解與友情已超越了一切。
兩個原本頹靡的人,因為相互的關(guān)心與幫扶,讓對方有勇氣去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境,最終實現(xiàn)自我的回歸與救贖。菲利普身體殘疾,整個人的精神需要注入活力,煥發(fā)生機;德瑞斯沒有前進的目標,個人的生活價值和意義需要被喚醒。兩個遭遇挫折與苦難的人物,如不相遇可能會被困在各自的世界里渾渾噩噩、虛度光陰;幸運的是,在相識共處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們的生活變得充滿歡笑,各種喜劇性沖突的場面給彼此帶來了寬慰,兩個人相互支撐著走過了人生的低谷,重新找回生活的真諦和人生的意義。這份友情超越了所有外在的差異,他們的故事,溫暖人心,散發(fā)出人性的良善光輝;也讓我們在歡笑之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傳遞的真誠與信賴,可以撐起生命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