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李少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合肥 230000)
在格斗類項目教學中加入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專項訓練中加入游戲,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專項能力和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依據。
該文主要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觀察法。
3.1.1 對于學生的意義
高校學生面臨很多學業(yè)的壓力,包括科研、作業(yè)、論文等,參與體育游戲,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壓力;提高學生興奮度,更好地激活肌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使學生通過體育游戲學會互幫互助、協同作戰(zhàn),提高學生的團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競爭性的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拼搏奮斗的道德品質;格斗類項目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不具有吸引力,其所具有對抗性會讓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教師可以跟學生玩一種體育游戲,這個時候學生不僅在心理上的壓力會減小很多,同時也樂于參加課堂的實踐學習[1]。
3.1.2 對于教師的意義
學生在課堂上玩游戲,也會創(chuàng)造出愉快的上課氛圍,可以消除教師上課的疲憊感和緊張感;體育教師在課堂上陳述游戲規(guī)則等,可以提高教師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亦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2]。
3.2.1 學生對格斗類課程的喜愛現狀
通過從2016-2019級4個年級各調查25名(共100名)學習過格斗類課程的同學,其中25名同學喜歡格斗類課程,占25%;52名學生對格斗類課程的喜愛程度一般,占52%;不喜歡格斗類課程的有23名學生,占23%??梢?,大部分同學對格斗類項目興趣一般,為改變這一現象,高校需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多方面著手。
3.2.2 格斗類項目訓練中游戲運用現狀
經調查,現在高校格斗類項目教學現狀主要是進行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性準備活動,然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包括拳法、腿法等技術或者戰(zhàn)術,然后緊接著就是學習新的技術或者戰(zhàn)術,最后可能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教師一般都是按部就班地布置學習任務,自己示范一些動作,學生也只是粗略地學習一些腿法和拳法,將基本招式學會,大概就是這個流程。長此以往學生可能就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習積極性,課堂的氛圍也會變得很沉悶,那么教師教學的熱情也會降低。
3.2.3 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態(tài)度
經調查,格斗類項目加入相關的游戲,很受學生歡迎。其中,接受體育游戲融入課堂的學生有68人,占68%;對體育游戲融入課堂保持中立的有23人,占23%;不接受體育游戲融入課堂的有9名學生,占9%。大多數學生期望格斗類選項課中加入體育游戲,讓體育課變得更有樂趣。
3.3.1 應用體育游戲的方法影響因素
影響體育游戲在格斗類項目教學中因素有場地、教具、適合的游戲教材、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配合等。老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才能讓游戲的作用最大化[3]。
3.3.2 體育游戲原則
(1)趣味性原則
單純的技戰(zhàn)術練習,讓課堂氛圍變得枯燥沉悶,設計選擇有趣的游戲可以打破這樣的學習訓練氛圍,讓學生更加愿意選擇上格斗類選項課[4]。
(2)針對性原則
體育游戲不能是單純的玩,而是在玩的過程中鍛煉到學生的某項技能或者某種身體素質,體育游戲是要為教學服務的,所以說體育游戲是要有目的、有意識的,游戲的選擇也是要符合課堂的實際需求。教師需要選擇適宜的教材、合理游戲形式、教學計劃等,才能早日實現教學目標。
(3)安全性原則
學生在進行游戲時可能太過于投入,所以在跑動中可能會發(fā)生碰撞等問題,那么在游戲前教師要強調安全問題,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盡可能排除安全隱患。在游戲中老師也要全面觀察,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體育游戲有一定的強度,所以在帶學生進行體育游戲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不受侵害。在游戲中要借用的體育器材也要具有安全性。
(4)科學性原則
在制定游戲時,要考慮到該節(jié)課的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游戲要根據強度和內容進行調整。體育游戲也要考慮到時間、場地、器材等,全面考慮,提高游戲的可實施性。游戲內容要符合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通過游戲來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道德品質。
(5)游戲的創(chuàng)新性
一個人的思維具有局限性,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設計游戲,發(fā)揮學生的智慧,而且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來創(chuàng)造出他們喜歡的游戲,也更加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可以參考其他項目的體育游戲進行創(chuàng)造[5]。
3.3.3 體育游戲的運用環(huán)節(jié)
(1)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
在進行體育鍛煉時,學生一定要進行準備活動,提高肌肉溫度,預防運動損傷,使大腦皮層處于最佳的興奮狀態(tài)投身于體育鍛煉之中。在準備活動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游戲,如“抱團”“鉆山洞”“貼人”“丟手絹”“溜猴”“反口令練習”“叫號”“三個字木頭人”“三國殺”和“拍肩摸膝”等游戲,合理利用體育游戲來調節(jié)學生在適當狀態(tài)下的興奮情緒[6]。
(2)體育游戲在技能教學中的運用
在技能學習中加入游戲,讓學生能夠更有趣味性地學習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游戲中提高技能的熟練度。
(3)體育游戲在專項素質訓練中的運用
格斗類項目身體對抗性較強,對練習者的身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單一的身體素質練習既累又缺乏樂趣,所以需要教師在身體素質練習時加入有一定訓練強度的游戲,但是在這類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控制游戲時間和游戲的強度。
(4)體育游戲在放松整理中的運用
鍛煉后的放松必不可少,有效的放松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緩解運動帶來的疲勞感,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投入到下次的學習訓練中。在格斗類課程的最后加入放松類游戲使學生擺脫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以比較輕松的身心狀態(tài)結束學習,緩解因項目對抗帶來的緊張,讓學生們更加期待下節(jié)課的到來。
3.3.4 提高身體素質類游戲
在格斗類項目中,面對對手快速地出擊,學生需要快速防守。靈敏性和反應能力是關鍵要素,要提高學生的靈敏性,可以在教學中加入“摸肩摸膝”游戲:由2名學生成格斗式站立,結合步法快速用手接觸對方的肩部和膝蓋,若接觸到則記1分,積分最高者獲勝,這類游戲對格斗類項目教學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幾組,每組人數相同,然后讓每組做劈叉動作,再把他們的兩腳之間的距離連接起來,哪一組的長度最長哪組就獲勝,最短的一組要接受一定的“懲罰”。這樣就會讓學生在歡樂中進行競爭對抗,學生下意識地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既鍛煉了身體的柔韌性,也培養(yǎng)了團結協作的能力,因為游戲的趣味性,學生不再抗拒柔韌訓練。上肢力量會影響學生出拳的力度和速度等,加強學生在上肢力量方面的訓練很有必要。在教學中,發(fā)展上肢力量的游戲包括倆人一組做俯臥撐擊掌等游戲,它比常規(guī)的俯臥撐訓練方法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能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下肢力量影響選手步法的靈活度及腿法動作的力度和速度,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下肢力量的練習,比如“雙人蹲跳”“蛙跳接力”等。
對于體育選項課,純粹的技戰(zhàn)術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欲望,在格斗類選項課中融入體育游戲,對學生、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等有著重要意義。要準確抓住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體育游戲的原則,把握格斗類項目特點,做好游戲教學優(yōu)化設計。定期給教師進行培訓,組建游戲設計小組,教師們一起探討,探討如何設計更加適合格斗類項目的游戲。在整節(jié)格斗類選項課的不同階段融入適合的體育游戲有著非凡的意義。身體素質對提高技戰(zhàn)術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可設計針對提高不同身體素質的游戲,在有趣味性的游戲中練習身體素質,提高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