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德
(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大榆樹鎮(zhèn)中心校 內蒙古 開魯 028400)
小學時期的學生由于受到年齡限制,他們自主意識較弱,對家長以及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強。雖然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與成長影響非常大。在以往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下很多教師都是在課堂上講為主,并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意識,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需要我們積極轉變這種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擺脫對教師了家長的依賴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化被動為主動,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受我國應試教育所影響,很多教師的理念并沒有轉變過來,依然在課堂上照本宣科的講解語文知識,認為只要完成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也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完全沒有考慮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僅僅將成績看作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另外在課堂模式上很多教師以口頭講解為主,缺乏師生間的良好互動,在課堂上多是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很容易失去自主探究的熱情,無法體現(xiàn)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1]
2.1 基于問題清單導學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如果想要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那我們就需要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而在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通過問題清單來進行課堂導入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立足于教材并以問題為核心巧妙的設計問題,為學生編制出問題清單。將問題清單在課堂的初始階段發(fā)放到學生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根據(jù)問題清單展開自主閱讀,通過閱讀解決清單上所列出的問題。在這樣的閱讀氛圍下也就實現(xiàn)了學生了的自主閱讀,久而久之,自然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教學《竊讀記》這篇文章的過程中,這篇散文中主要描述了作者小時候去書店免費看書的精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完全可以根據(jù)文本內容為學生羅列出這樣的問題,如,在這篇文章中主要是描述了什么故事?作者為什么會選擇去書店看書?當作者在趁人不注意進入書店之后為什么會暗喜?為什么書店的人越多作者越開心?通過問題清單羅列出的一系列問題幫助學生展開自主閱讀活動,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來回巡視,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所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也就能夠在課堂上順利的開展自主閱讀了。
2.2 建立語文合作學習小組,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環(huán)境。分組合作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教學手段,在課堂中可以將班級學生3-4人劃分為一個小組,并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一些相對比較困難的問題,然后由小組選出代表來進行描述。[2]比如,在教學《丑小鴨》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出這樣的問題來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如,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白天鵝?丑小鴨為什么會離家出走?丑小鴨在離家出走之后都遇到了什么小動物?當問題提出之后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來解決這些問題,并通過小組代表來回答,最后評比哪個小組的答案最正確,另外,小組回答完之后其他小組可以做出點評,并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提出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課文和分析課文,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也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展開自主學習,以此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上去。
2.3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親身體驗來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教材中所收錄的內容很多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那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趣味十足的內容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學生在這樣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中展開學習,一定提升學習的興趣,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的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學生理解課堂所學內容。[3]比如,在教學《守株待兔》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現(xiàn)文中情景,通過學生對文中角色的扮演來強化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充分感悟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從教者來說,我們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徜徉在語文的海洋里,充分感受語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