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 龐賡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體育健康學院 天津 300193)
人文素質教育是現階段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加強對于高校的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是現階段高校教學改革的發(fā)展需求?,F在我國的發(fā)展目標主要是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社會的發(fā)展使得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社會對于人才的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提出更高的需求,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所以,對于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教學能力的發(fā)展,能夠直接地影響社會未來的發(fā)展,影響國家的整體發(fā)展。
健美操是一個將力量和美學融合在一起的課程,學生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肌肉、韌帶和關節(jié)都能夠進行強化,在身體素質強化的基礎上也會融合舞蹈因素,也會發(fā)展一定程度的協(xié)調能力,這些都能夠進一步地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讓高校學生能夠通過健美操課程的學習,進一步促進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完善自身的機能[1]。與此同時,健美操還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在新鮮事物的吸引下,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健美操教學與活動中,達到提高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在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將動作做到位,還要求健美操團隊整體的一致性和連貫性,高校學生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團隊之間合作精神的發(fā)展[2]。在團隊的隊形上產生問題時,能夠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的素質,促進集體的利益最大化,而且在團隊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能夠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包容、相互幫助、相互理解,減少隊員間的相互抱怨和責怪。對于新時期下的社會發(fā)展而言,學生精神層面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的,團結合作作為當代高校學生必須要具備的重要素養(yǎng),同樣需要在課上予以針對性培養(yǎng)。健美操本身具有一定的團體性質,以團體的形式展現效果更佳,學生在不斷的團體活動中,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對于自身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適應今后的社會發(fā)展打好基礎。
健美操的要求是美、力、健,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發(fā)展是健美的重心,通過健美操的教學,學生能夠得到身體和心理上雙重的改變,雙方是相輔相成的作用,能夠共同發(fā)展[3]。同時,健美操具有豐厚的欣賞價值,通過音樂的律動、動作的延展、團隊的編排,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健美操的高度,讓學生可以得到多種角度審美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健美操不僅是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同時也可被視為一種舞蹈藝術,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與審美價值。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健美操的自身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自主創(chuàng)作的空間,同時在課上融入音樂,使高校學生能夠將音樂與健美操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實現藝術與體育的雙重教育。
高校健美操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校園內和課堂的人文素質教育的氛圍來影響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健美操的課程實施過程中,高校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比如讓學生可以得到平等的展示機會,在學生展示完成以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鼓勵,這樣讓學生在充滿著人文氛圍的課堂中,進行健美操的學習,更能夠促進高校學生的進步,同時進一步促進健美操課程的發(fā)展[4]。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課上應為高校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要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人文素質教育應與健美操相互結合,實現全方位教學,保證人文素質教育的價值能充分顯現。
高校健美操的教學過程中,發(fā)展高校健美操的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通過教師的主導帶頭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高校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讓學生在學習到健美操的基礎上,也能夠對高校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提升,促進高校學生對于人文精神的領略[5]。在充分挖掘健美操中人文素質的基礎上,在高校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的實施過程中,讓高校學生能夠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水平,讓高校健美操能夠進一步成為高校中的教學典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掌握與理解情況,開展健美操比賽,讓學生在深層次理解健美操的同時,改編健美操并展示出來,鼓勵學生融入自己的想法,為其提供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空間,也可以為學生指定主題作業(yè),要求學生圍繞人文主題進行健美操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
提高高校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人文素質教育能力是促進人文素質滲透到高校健美操中的基礎。一方面,需要對教師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促進教師人文素質的提升。將教師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納入到教師的職稱評定中,強行促進高校教師人文素質的提升[6]。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師人文素質在教師評價中的占比,促進高校教師對人文素質進行主動的學習。最后,通過教師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進一步地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可以說是高校學生的重要領路人,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若是想要全方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需要從教師角度出發(fā),高校應充分利用有限時間,不斷強化教師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使其在課上能夠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從精神、行為、思想等諸多方面引導學生,為學生個人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好基礎。
在高校的教學中需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在以學生的形體塑造,提高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為的基礎上,注意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實施素質教育。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一個優(yōu)秀的高校健美操教師需要具有優(yōu)秀的人文素質,在高校的健美操的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不只是教學的需要,更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該文對在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素質的教學的優(yōu)勢和實施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地促進我國高校健美操事業(yè)的發(fā)展。